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6-16 03:15:02 阅读:64
发生在唐僖宗执政期间的军阀李昌符叛乱,平定这场叛乱的人就是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平定李昌符叛乱是李茂贞在乱世捞到的第一桶金,这也帮助他走上了军阀化的道路。
大宦官杨复恭拥兵抗命后,李茂贞马上自告奋勇打击杨复恭,唐昭宗明知道李茂贞不是好东西,等他灭掉杨复恭之后,很可能就会使得关中局势失控,但此时的唐昭宗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果然,李茂贞张灭掉杨复恭后,立刻向唐昭宗提出申请,要接管杨复恭不久前占据的地盘。
唐昭宗对此的态度很简单,如果你想接管杨复恭不久前占据的地盘,就得交出你现在占据的凤翔。
茂贞擅发兵攻破兴元,复恭父子见杀。茂贞表其子继密权知兴元军府事,昭宗乃徙茂贞山南西道节度使,以宰相徐彦若镇凤翔。
对于这个建议,李茂贞丝毫不感兴趣,所以一口回绝,然后开始强行吞并杨复恭的地盘,唐昭宗对此毫无办法。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唐昭宗对关中的控制权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关中的军阀化已经失控了。
李茂贞进一步军阀化后,就开始不断把手伸进中央政府。他动不动就给皇帝上大课,并且教皇帝怎么做事。
李茂贞恃功骄横,上表及遗杜让能书,辞语不逊。
唐昭宗一看李茂贞这样嚣张,气得只想发兵讨伐他,这时宰相杜让能对皇帝说,李茂贞所占的地盘距长安城太近了,我们如果能打败他,自然什么也好说,如果被他打败,那可坏事了。
上益怒,决讨茂贞,命杜让能专掌其事,让能谏曰:“陛下初临大宝,国步未夷,茂贞近在国门,臣愚以为未宜与之构怨,万一不克,悔之无及。”
唐昭宗对杜让能说,你是宰相,只要管做好后勤工作就可以了,至于怎么打仗,这是军事主管该负责的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不给李茂贞点颜色看看,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上曰:“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此乃志士愤痛之秋。药弗暝眩,厥疾弗瘳。朕不能甘心为孱懦之主,度日,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食,朕自委诸王用兵,则中外大臣共宜胁力以成圣志,不当独以任臣。”
杜让能对皇帝说,当年汉景帝一心削藩,结果让吴王刘濞打得朝不保夕,最后只能把晁错的人头交出去。我现在只是害怕,等李茂贞失控时,你即使把我的人头交出去,也无法让长安城远离兵火啊。不过,既然您一心要围剿李茂贞,我也就不找理由推脱了。
让能泣曰:“臣岂敢避事!况陛下所欲行者,宪宗之志也;顾时有所未可,势有所不能耳。但恐他日臣徒受晃错之诛,不能弭七国之祸也。敢不奉诏,以死继之!”
结果呢?皇帝的军队刚出门,就让李茂贞打得溃不成军了,李茂贞的军队很快逼近长安城,整个长安城一片混乱。
乙李茂贞、王行瑜合兵近六万,军于以拒之。禁军皆新募市井少年,茂贞、行瑜所将皆边兵百战之余,壬午,茂贞等进福兴平,禁军皆望风逃溃,茂贞等乘胜进攻三桥,京城大震,士民奔散。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双方也没什么颜面可顾及了,李茂贞的态度很简单,要求唐昭宗杀死宰相杜让能赎罪。
唐昭宗表示杜让能可以接受惩处,但不能被处死,可李茂贞丝毫不让步,你不杀宰相杜让能,咱们就继续打。在这种背景下,唐昭宗最终只能把杜让能给杀了。
李茂贞勒兵不解,请诛杜让能然后还镇,崔昭纬复从而击之。冬,十月,赐让能及其弟户部侍郎弘徽自尽。
李茂贞这样做的用意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能认清形势,以后千万不帮着皇帝和他作对,如果唐昭宗想和他作对,高级官员们也必须得想办法阻止。否则,惹得李茂贞翻了脸,他们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自是朝廷动息皆禀于、岐,南、北司往往依附二镇以邀恩泽。
杜让能被杀之后,李茂贞还给中央政府派了两个政治委员,中央政府有什么决定,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否则,李茂贞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有崔、王超者,为二镇判官,凡天子有所可否,其不逞者,辄诉于、超,二人则教茂贞、行瑜上章论之,朝廷少有依违,其辞语已不逊。
到此为止,关中的第一大实力派不再是以唐昭宗为代表的中央政府,而是以李茂贞为代表的凤翔军阀集团。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中央政府还能保持着一点点基本的体面。问题是在几年以后,唐昭宗与李茂贞又起冲突,李茂贞再次率军进攻长安城,让中央政府的权威再次受到打击。
唐昭宗忍无可忍,想离开关中到李克用那里谋求机会,在他快走出关中的时候,陕州韩建过来劝说,李茂贞的确不是个东西,可难道你以为李克用就是个东西?天下乌鸦一般黑,您就忍忍吧,如果实在不行,就在陕州呆着,我才是大忠臣。
唐昭宗听完之后什么也没说,可他心里明白:李茂贞不是个东西,李克用不是个东西,你韩建同样也不是个东西,你通篇只有一句话说得对,那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尽管心里明白,但此时的唐昭宗已经进入了韩建的地盘,怎么办呢?自然只能捏着鼻子对韩建表示感谢。
没过多久,陕州韩建就把唐昭宗揪过来,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唐昭宗被欺负得惨兮兮,却也无可奈何,最终只得再次退回长安城,接受李茂贞的欺负。
此时的唐昭宗虽然不是汉献帝,但和汉献帝比起来,恐怕也真强不到哪里去。
总的来说,处于以唐昭宗为代表的中央政府角度,皇帝、宦官、朝臣、中央军精诚团结,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问题是,这种道理很简单,具体操作却复杂极了,唐昭宗并不是太极高手,只想硬桥硬马破局,结果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糕。
更可怕的还在于,朝臣系统和宦官系统的争斗,并不会因此结束。最后大家得急红了眼,宦官系统倒向李茂贞一边,朝臣系统倒向朱温一边。
最初,朱温战胜李茂贞,宦官系统被杀了个一塌糊涂,到此为止,似乎是朝臣系统取得了胜利。然后呢?朱温掉过头来,又把朝臣系统杀了个一塌糊涂。
到此为止,唐昭宗变成了标准的傀儡。如果时光可以重回,他会怎么做呢?宦官首脑和朝臣首脑会怎么做呢?这个太难说了。
许多时候我们总喜欢说,人们无法在历史中吸取到任何经验教训。是的,在利益面前,实在没有什么温情可言。关键是,囚徒的困境永远难以去除。
不要说旁观者了,就是当事人重新回去,恐怕也是继续沿着旧路再走一遍。总而言之,上次翻车,只是因为左拐时,弯子拐得大了一点。我这次左拐时,只要弯子拐得小些,就可以越过这个坎了。
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剑拔弩张,一心要火并之时,难免会有人给他们上大课。总而言之,兄弟如手足,手足相残,人就废了。历史上因此亡国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所以,你们兄弟二人都退一步,就可以如何如之何了。问题是,他们兄弟二人谁会退那一步呢?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不信邪,更用实际行动告诉后人一个真理,内部火并,只要火并得好,就是可以火并出一个强大的帝国来。换而言之,你们内部火并,把帝国火并得崩了盘,那是因为你们手艺不够好。
兄弟之间火并尚且如此,宦官系统和朝臣系统之间火并就更不用说了。
在冠冕堂皇的理论中,只有把宦官系统火并出局,帝国才有机会中兴,既然如此,朝臣系统能随便妥协吗?
在黄巢之乱结束后,皇帝拥有的基本盘,虽然看起来还是很大,但是因为内部矛盾重重,所以折腾得越来越弱,最后使得大唐王朝成为了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