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周培公作为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 结局为什么那么惨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30 08:06:01 阅读:147

文章导读: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培公下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尽管,周培公是清中叶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但他的处境却让人不禁联想到文种、韩信等被君主“兔死狗烹”的功臣。#那时,吴三桂与察哈尔部的...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培公下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尽管,周培公是清中叶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但他的处境却让人不禁联想到文种、韩信等被君主“兔死狗烹”的功臣。#那时,吴三桂与察哈尔部的反叛,对满清来说,无疑是一场内忧外患。这时,康熙把绝大多数兵力都调到西南与吴三桂决战,留守京城的军队非常有限。在这个时候,周培公给康熙出了个主意,叫:复用汉人将领。

归根结底,此时的八旗军已经和入关前的铁军不可同日而语,只有发动汉军才能扭转败局。康熙就采纳了周培公的意见,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派他北上迎战察哈尔部。康熙虽然给了周培公很大的权力,可他并不抱什么希望。这个,就从康熙拨给周培公的一群散兵这件事上看出来了。

然而,让康熙没想到的是,周培公竟然能够将这支乌合之众打造成王牌部队,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击败了察哈尔部。此后,在随后的战争中,周培公的势力逐渐坐大,凭借吞并王辅臣所获的兵力,轻易击败了雄踞西南的吴三桂。周培公原本是一位手无寸铁的文臣,但他却像一位天之骄子般完成了这个奇迹。于是,周培公的处境,让康熙不由得寒心。最后,忌讳周培公才干的康熙把他调到盛京软禁,直到周培公病逝才把他调回京城。那康熙为什麽会如此忌惮他呢?

每月一两个银币的“卖命钱”,根本无法使这些士兵有战斗意志。但是,周培公对军队的情况却比较清楚,他知道想要掌握这支军队,必须建立严格的军纪,让士兵们受约束。因此,周培公在得到军队指挥权后,第一时间就杀了几个敢和他唱反调的人。本来,这些满八旗自以为是贵族,身为汉族人的周培公不敢对他们下手,可是没想到,周培公竟真敢对这些老贵族下毒。

另外,在解决这些“刺头”之后,周培公趁热打铁,当即下了十二令,士兵们胆敢冒犯越雷池一步,便定斩不饶。关于军饷问题,周培公也作了充分考虑。这一年朝廷政坛风云变幻,根本拿不出银两补充军费。于是,周培公便容许部下掠夺敌人财物,以战养战。因此,吃过战利品的士兵们自然会提高他们的战斗意志。

第二,周培公的战略思想是超越时代的,他比任何朝臣都更敢于接受新事物;那时,康熙还怀着试探的心态,调派给周培公的三十门红衣大炮。尽管周培公是个读书人,但他并不迂腐,他懂得这些舶来品的威力。因此,在与王辅臣的战斗中,周培公表现得谈笑风生,反观满族大臣图海却急不可耐。事实证明,周培公确实很有远见。依靠红衣大炮的力量,清军很容易就解决了王辅臣。最终,周培公不但胆量过人,而且非常善于故弄玄虚,而且能够准确把握敌人的心理。

战前,在王辅臣一战中,周培公独自与王辅臣交战,与之交战。我们从这儿可以看出,周培公是很勇敢的,而且他也很聪明。在交涉过程中,周培公故意夸大红衣大炮的数量,将原来的三十门大炮夸大到两百门,一举击溃敌人的士气。由此可以看出,周培公简直是个天生的将才。其文武双全之才,或许可与古将韩信相提并论。周培公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是因为他以严明的军纪,造就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而且他还能与图海结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