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刘玄初,吴三桂的神秘军师,差点改写清朝历史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30 01:15:01 阅读:190

文章导读: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玄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673年,吴三桂以迅雷之势发动叛乱,席卷云贵,杀了康熙一个措手不及。这场历经8年的“三藩之乱”,成为康熙时期规模最大的内乱。在刀...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玄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1673年,吴三桂以迅雷之势发动叛乱,席卷云贵,杀了康熙一个措手不及。这场历经8年的“三藩之乱”,成为康熙时期规模最大的内乱。在刀枪剑影中,有许多名将和谋士因此而出名。

受电视剧《康熙王朝》影响,很多人对周培公印象深刻,甚至有人认为,周培公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过程中的顶级谋士。其实,在历史上,周培公虽然有贡献,但远没有这么大。而本文要说的这位谋士,乃是吴三桂座下之宾,他叫刘玄初,是一位神秘而低调的谋士。刘玄初曾为吴三桂定下三条妙计,每条妙计都切中要害,若非康熙运气好,清朝或许早灭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刘玄初的故事。

刘玄初,原名刘茂遐,字玄初,以字行。之所以说刘玄初神秘,是因为后人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最终的去向。只知道,当年吴三桂联合清军攻打四川,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和吴三桂对抗了两年多,最终兵败,在刘文秀的众多俘虏中,吴三桂尊刘玄初为座上客,刘玄初从此成为吴三桂的顶级谋士。

康熙十二年,康熙采信纳兰明珠的建议,决定撤藩。消息一出,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纷纷上书主动请求撤藩。这时,远在北京的吴应熊(吴三桂长子、清朝额驸、康熙的姑父)写信给其父吴三桂,让吴三桂迅速上奏,请求主动撤藩,要不然必然会引起康熙的猜忌。吴三桂接到儿子的信,非常急躁,连忙和刘玄初等人商议,刘玄初说:

上久思调王,特难启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彼二王辞者自辞,王永镇云南,胡为效之耶?

刘玄初的意思是:康熙早就想动你了,只是没有借口。如今你若主动上书请求撤藩,早晨上书,晚上肯定就被撤藩。其他二王想撤藩就让他们撤,你何必要学他们呢?

不过,吴三桂权衡再三,没有听刘玄初的,而是相信自己的儿子,上书请求撤藩。吴三桂认为,他主动上书,表明诚心后,康熙必然不撤藩。结果不幸被刘玄初言中,康熙接到吴三桂的奏疏,大喜,立即准奏。吴三桂得到消息后,怅然半天。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玄初虽然为平西王藩地的谋士,离京城十万八千里,但他对康熙内心的猜测十分准确。

且说,吴三桂在准备起兵谋反之初,召集众位谋士问计,刘玄初当时提了三条妙计,用12个字来说就是:反清复明、联合群雄、直捣黄龙。

第一,反清复明。清军入关不过30年,许多名臣遗臣和后裔仍然心系明朝,若此时以“大明”的旗帜来号召他们,必然一呼百应。

第二,联合群雄。吴三桂昔日的部下遍布各省,云南提督胡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陕西提督王辅臣、四川巡抚罗森、河北总兵蔡禄等都是吴三桂的部下,再加上平南王、靖南王以及台湾的郑氏集团。若众人联合反清,必然可以分散清军的兵力,吴三桂就可以趁乱夺取京城。

第三,速战速决、直捣黄龙。刘玄初认为,战争发生之后,双方在计较相互利益的时候,肯定会有谈判、相持的时候。吴三桂若起兵,先封锁消息,迅速拿下云贵。然后直取道四川和陕西,东进山西和河北,直捣京城。其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停留,不计后果先取下京城则为第一要务。

刘玄初给出的这三条建议,吴三桂最初觉得很道理,但随后陷入怀疑。比如,吴三桂的另一位谋士方光琛就质疑刘玄初:

出关乞师,力不足也,此可解;至明永历已窜蛮夷中,必擒而杀之,此不可解矣。

意思是说,当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如果说是被逼无奈,为对抗李自成,尚可解释得通。但后来攻入缅甸,诛杀南明永历帝,则解释不通。所以,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到底有没有人认同,是个大问题。其实,刘玄初要的不是大家认可吴三桂,只要大家认可“复明”的号召就行,只要大家群起反清,形势都会对吴三桂有利。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以刘玄初之言,打着“兴明”的旗号起兵,果然迅速拿下云南和贵州,接下来四川、广西、湖南接连告捷,陕西提督王辅臣果然起兵响应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台湾郑经(郑成功之子)纷纷攻打清朝。与此同时,河北蔡禄、广西孙延龄等人纷纷响应吴三桂。康熙帝本就准备不足,面对如此乱局,根本无暇应对,甚至有大臣建议康熙迁都盛京(沈阳)避难。可以说,战争之初的局面,完全被刘玄初言中。

然而,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刘玄初失望透顶,也让吴三桂错失好局。顺治年间,清朝为了制衡吴三桂,将顺治的妹妹(皇太极第十四女)嫁给吴三桂长子吴应熊,吴应熊因此被留在北京,名为额驸,实为人质。吴三桂造反后,康熙立即逮捕吴应熊。吴三桂儿子众多,但最在乎长子吴应熊,当吴三桂几乎攻下湖南全境,进入湖北宜都,饮马长江的时候,吴三桂忽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他请求达赖喇嘛出面调停,以“划江而治”的代价来换取康熙释放吴应熊。不得不说,吴三桂此举,不仅完全打乱了刘玄初“速战速决”的计划,而且还表现得非常天真和愚蠢。

吴三桂这么做,刘玄初非常惊愕,他写信给吴三桂:

以恢复汉家天下,利在速战速决,长久对持势必自取灭亡!

不得不说,康熙的运气太好了,因为吴三桂没有听刘玄初的建议。康熙抓住了这个机会,没有拒绝吴三桂,也没有答应,双方休兵3个月。吴三桂在长江南岸苦等康熙的答复,康熙拖延3个月后却杀了吴应熊。康熙这一招,直接达到了两个效果:

第一,利用吴三桂的犹豫,争取调兵的时间,康熙利用这段时间,重整北方兵马,全力南下平叛。

第二,吴三桂本来寄希望于康熙释放吴应熊,结果康熙突然杀掉吴应熊,吴三桂听闻消息,被气得中风。吴三桂倒下,整个吴军都陷入颓势,康熙从此缓过气来。

吴三桂不仅改变了“速战速决”的计划,还改变了“联合群雄”建议,吴三桂招降了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长子)之后,不仅要削弱尚之信的权力,还逼尚之信为他筹集军饷,导致尚之信再次投降康熙。吴三桂和台湾郑经联络制定作战方案,结果吴三桂坑了对方一把,郑经掉头而去。革命尚未成功,吴三桂就想着窃取盟友的利益,人心不齐,大事焉能成?

如果说,吴三桂改变“速战速决”“联合群雄”的计划是愚蠢之举的话,那吴三桂接下来的动作,让刘玄初彻底绝望。吴三桂竟然听信其他谋士之言,放弃“反清复明”的大旗,自立为帝,建立大周(史称吴周)。很多冲着“大明”旗号而支持吴三桂的人,纷纷觉得吴三桂是叛徒,不再支持吴三桂。

吴三桂从此大势已去,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逝于衡州,其孙吴世璠继位,三年后,康熙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刘玄初就此失踪。

有人说,刘玄初早在吴三桂称帝前后就已经病逝,有人说刘玄初对吴三桂过于失望,提前隐遁江湖。总之,那个低调而神秘的刘玄初,去向成谜。

正如后人所说,吴三桂根本没有雄才大略,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目光短浅的阴谋家。也许是吴三桂注定要成为逆臣,也许是康熙运气太好,清朝最终完成了撤藩目标,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只是可惜了刘玄初,未遇明主、未展其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