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29 08:27:02 阅读:139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湖三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西湖三杰,分别为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明末清初的张苍水。三位英雄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在杭州西湖北山栖霞岭麓,埋葬着南宋英雄岳飞和南山三台山脚下的明代英雄于谦,两处墓祠遥相呼应,如双璧辉映,形成西湖南北两处胜景,故清代诗人袁枚说:“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如果再算上张苍水,又被世人誉为“西湖三杰”。
对于西湖三杰来说,于谦和岳飞,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一方面,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在岳飞北伐不断胜利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另一方面,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打赢了京师保卫战,挽救了明朝。当然,和岳飞一样,于谦最终也被冤杀了。
相对于岳飞和于谦,明末清初的张苍水,显然要低调不少,也即很多人不太了解他的事迹。以下,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张苍水。
首先,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南明儒将、诗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九日,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鄞县一个官吏家庭。崇祯九年(1636年),张煌言十六岁参加县试,并考察骑射,张煌言射三箭皆中靶,与他一起应试的人没有不惊叹的。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年纪轻轻的张煌言,就展现出自己文武兼备的一面。
对于张煌言来说,虽然有报国之志。不过,明朝的灭亡,显然不是他可以阻挡的。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杭州等城。宁波城中文武官吏有的仓皇出逃,有的策划献城投降。但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投笔从戎。
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清苏松提督吴胜兆准备在苏州起兵,他起事前联络定西侯张名振支持。张煌言劝说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于四月六日自岑江(即浙江舟山岑港)出发。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
顺治十年(永历七年、1653年)八月,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一带沙洲。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被围长达八个月。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抵燕子矶,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乃会同郑成功部甘辉、陈六御等收复舟山。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江南一带,南明抗清势力的抵抗,无疑让清朝十分头疼。如果不是南明内部无法团结在一起的话,清朝能不能一统天下,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1658年),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军进至云贵,郑成功、张煌言进军浙江,攻克乐清(今浙江温州乐清)、宁海(今浙江宁波宁海县)等地。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1659年),张煌言与郑成功一起,为牵制大举向云贵地区进攻的清军,再次率义军入长江作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张煌言等人的不断袭扰,无疑让清朝十分头疼。所以,清朝选择对张煌言进行了劝降。
清两江总督郎廷佐一方面调遣水军切断张煌言义军东退的水路,另一方面又写信向张煌言劝降。张煌言对招降书“拒不应”,为摆脱困境,又率“余兵道繁昌,谋入鄱阳湖”。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直下云南,终使南明永历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于南明抵抗势力来说,可谓一个沉重的打击。当然,对于张煌言来说,依然没有放弃抵抗清朝的决心。
康熙皇帝即位后,清廷浙江总督赵廷臣乘张煌言义军处境艰难之际,再次写信招降,张煌言不为所动,并回信拒绝。义军此时虽多次奋战,然孤悬海上,被迫孤军作战,日渐势单力薄。对此,在笔者看来,康熙皇帝即位后,清朝基本上平定了各地的南明势力。在此基础上,张煌言的抵抗,确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换而言之,继续和清朝大军作战,只会徒增伤亡,也有悖于当时的天下形势。于是,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张煌言见复明无望,在南田解散义军,隐居海岛不出。虽然解散了义军,但是,张煌言并没有选择归降清朝。
最后,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十七日,清军通过叛徒找到张煌言隐居地,夜半渡岛,张煌言同部属罗子木、侍僮杨冠玉等人都被清军抓捕。到了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当他赴刑场时,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举目望见吴山,叹息说:“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对于宁死不降的张煌言,临死前赋《绝命诗》一首。临刑时,他拒绝跪而受戮,“坐而受刃”,时年仅四十五岁。监斩官见杨冠玉年幼,有心为他开脱。杨冠玉却断然拒绝道:“张公为国,死于忠;我愿为张公,死于义。要杀便杀,不必多言。”言罢跪在张煌言面前引颈受刑。对于张煌言来说,是在杭州一带被清军杀害的。所以,这也是他能够和于谦、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的重要原因。
张煌言死后由鄞县万斯大等人与和尚超直收尸,并由张煌言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首级殡敛,并遵照他在《入武林》诗品所表示的愿望,把他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换而言之,在生前,张煌言就将岳飞和于谦视为自己的榜样了。而就他的一生来说,也确实书写了宁死不屈,忠贞不二的传奇,这确实和岳飞、于谦的生平存在相似的地方。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高宗命录前朝“殉节诸臣”,并加以褒谥和祭祀,虽然当初各为其主,不过,张苍水的忠诚,还是获得了清朝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张苍水被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清廷对张煌言加谥“忠烈”,且将其牌位入“祀忠义祠”,得享定期供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