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太平天国大决战时,李秀成为什么救不了天京?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23 04:57:02 阅读:91

文章导读: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秀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据史学家证实,在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天国军的兵力并非是题主说的25万。当湘军大败太平天国军队后,湘军为了领战功,突出自己的战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秀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据史学家证实,在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天国军的兵力并非是题主说的25万。

当湘军大败太平天国军队后,湘军为了领战功,突出自己的战绩,故意向朝廷夸大了作战太平天国军队的兵力。同时,也故意少报了参与作战的湘军人数。

有资料显示:参与天京保卫战的湘军和后来支援的淮军等等,总数接近10万,而天平天国参战的实际人数大约只有20万。

可是,最初的太平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常常杀得数倍于自己的清军丢盔弃甲,为什么10多年后,李秀成带领的20万太平天国军队在这一仗中却输得如此惨呢?

天京事变,不得不说

天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从金田起义到——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保卫战,每一步都有深远的意义。

在永安,洪秀全进行了军事分封制。

洪秀全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各王,都受东王杨秀清的节制。

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是太平天国高层领导人各自争权夺利的斗争,更是高层领导之间的一次公开的分裂。

天京事变的结果:

1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全家老小,在天京城内制造大屠杀。

2天王洪秀全处死了北王韦昌辉。

3洪秀全怀疑翼王石达开,1857年6月石达开率部出走。

天京事变不仅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更是在精神和思想层面对整个军队和基础群众以沉重的打击。

之后,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而西王萧朝贵,于1852年在长沙牺牲。同年,南王冯云山牺牲。至此,天平军在永安分封的几大王,除出走的翼王石达开外,均已去世。

1864年6月,天王洪秀全病逝。

因此,太平天国高层领导的四分五裂是天京保卫战惨败的主要原因!

再说李秀成的“围魏救赵”之计

有人说,李秀成领导的天平军之所以在天京保卫战中惨败,与他的指挥失误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他的“围魏救赵”之计。

所谓“围魏救赵”,就是当天京被湘军包围后,李秀成选择了“进北攻南”的战略,不直接去解救天京,而是去进攻安庆,希望迫使围攻天京的湘军撤离去支援安庆。

这样,李秀成可以以逸待劳,再击杀回救的湘军。

其实,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起用了李秀成、陈玉成等一批年轻将领。但是,很多将领对洪秀全已经非常失望。

因此,诸多将领对救援天京并不那么上心,渐渐地都有了私心,都希望保存自己的势力。

比如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对支援天京只装模作样地忙了几天,就带着自己几万的兵远离了天京。甚至后来得到堂哥李秀成求救的血书后,侍王李世贤依然无动于衷。

而其他将领看到侍王李世贤,陆续也有其他将领领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是非之地天京。

可以说,在众多的将领中,除了英王陈玉成积极支持之外,有力的援军非常少!

《曾文正公奏稿》卷十七记载:

李秀成的20万大军中,除了战死在安徽的几万人外,真正从头到尾参加天京保卫战的只有“总数不及15000人”

在这些人当中,太平军中广西老兵几乎伤亡殆尽。所谓的20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收编的江浙农民和投降的清兵。

因此,人心不齐导致战斗力的不及是天京保卫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物质严重缺乏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粮食在军事战斗中的作用。

一个粮食严重缺乏的战争,想要打赢,非常难。何况天京保卫战不是打一天两天,而是打了两年零50天!

1863年6月,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在南渡过程中,因饥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当天京水上的粮道关键点九洑洲被湘军占领后,粮食想要进入天京就越发的困难。这时候,光依靠人力运粮,是难以解决庞大的天京供应。

于是,洪秀全令城内的太平军筹集粮草,湘军却出动大量的兵力来截击太平军。因此,太平军死在筹粮上的人数远多于战役中死去的人数。

当天京陆路运粮的道路孝陵卫被截断之后,天京几乎成为了孤城,城内军民的生存只能依靠仅有的库存粮草!

天京被围困数月,城内数万太平军无粮食可吃、冬天无棉衣可穿、赤脚与湘军战斗,甚至出现了杀人而食的现象。

最后,太平军只得喝盐水度日。

每天吃不饱饭,刀枪都举不动,拿什么和精锐的湘军打?

史学家研究发现:太平军死于战斗的人数占比并不高,许多太平军都是死于没有粮草及时的补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