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10 00:24:01 阅读:94
周朝末代天子姬延的晚年经历怎么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其中涉及到周王朝覆亡前后的史实,颇有戏剧性,也让观众颇为感慨。那么,作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声)王姬延是如何把王朝带向绝路的?他在亡国前都遭遇过哪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最终归宿又如何?
姬延是周朝第41位天子,慎靓王姬定之子,周慎靓王六年(前315年)登上王位。自周平王由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始,周朝的国势便日渐衰微,由王室直辖的领地(即“王畿”)不断缩水,最终只剩下洛邑及其周围三四十座城邑,人口仅有3万多,还比不上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
令人惊诧的是,就连这块“弹丸之地”,早在周赧王即位之前,也已经被分裂为西周、东周两个互相敌对的公国,虽然名义上接受天子的管理,但实际上却经常各行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实际上成了一个空有名号却没有土地、人口的“寄居者”,起初住在东周,后在秦国的威逼下搬到西周,也即王城洛邑。
不仅如此,早在周平王开始,诸侯们便开始看轻王室,而周桓王甚至被郑国将领祝聃射伤肩膀,更被视为王室权威坠地的标志。等到周赧王时代,诸侯们只有出于争霸的需要,才会临时打出“尊奉王室”的旗号,而等到争霸战争结束后,便马上对他不闻不问,就连象征性的贡品也都不上缴,每每让赧王气郁难平。
虽然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且不受诸侯们的待见,但周赧王却努力维持着作为天子的尊严,虽然这种努力看上去是那样的苍白可笑。然而,秦国的快速崛起、加快兼并山东诸国的现实,让周赧王大受刺激,他非常担心秦国早晚会推翻周朝,而自己虽非暴虐之君,却要背负上亡国君的骂名,这是他绝对不能忍受的结局。
周赧王既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便开始积极联络其他诸侯,意在共同讨伐秦国、重树王室权威。然而由于山东诸国之间矛盾重重,加之对周赧王的真实意图充满疑虑,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由王室领导联合伐秦一事不感冒。直到长平之战(前260年)后,秦国的凶残和强大的武力才让山东各诸侯因恐惧而清醒,最终同意周赧王的计划。
周赧王向富商借贷,才勉强拼凑成一支军队
在得知诸侯们都对伐秦计划感兴趣的消息后,周赧王大喜过望,赶紧任命西周文公姬咎为讨秦联军统帅,并招募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赶赴前线。然而,由于王室财政拮据,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财来购置武器和粮饷,迫使周赧王不得不向洛邑城中的豪商富贾借贷,并允诺一旦大军得胜回朝,便会用战利品加倍偿还。
既然有天子的信誉作为担保,因此豪商富贾纷纷慷慨解囊,军费短缺问题由此迎刃而解。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姬咎率领周军赶赴伊阙,并催促其他六国派军队来会合。但让赧王大失所望的是,除楚、燕两国合计派了数万兵力参战外,其他四国因为害怕得罪秦国,竟然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
姬咎深知凭数万军队讨伐拥兵数十万的秦国,无异于以卵击石,恐怕还没到函谷关就会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因此,姬咎只好解散讨秦联军,然后率领周军灰心丧气的返回洛邑。周军既然无功而返,周赧王自然无法兑现用战利品还债的承诺,而债主们在得知投资“打水漂”后,心中的气愤可想而知。
由于商人阶层在周朝的势力很强大,加之周天子并没有后世帝王那样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因此债主们并没有选择隐忍,而是从早到晚都聚集在宫门外,手中挥舞着债券向天子讨债,场面甚是滑稽、热闹。对此,周赧王羞愧万分,为了免受债主们无休止的骚扰,干脆跑到宫中的一个高台上躲清闲。
在高台之上,周赧王愁绪万千,既懊悔自己当初的决策轻率,又担心秦国不会放过他,因此羞愤、恐惧交加,身旁无人之际难免会暗自垂泪,堂堂周天子竟然落魄如此,堪称千古奇闻。至于堵在宫门口的债主们,同样又气又恨,便将这个高台称为“逃债台”,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典故来源。
周赧王的伐秦计划虽然半途而废,但却惹恼了秦昭襄王,后者随即派大将嬴摎率军伐周。周赧王自知难以抵御,便派姬咎入秦谢罪,称“自愿”献出九鼎、城池和人民,以此来换取自己的性命,并得到秦昭襄王的同意。同年(前256年),81岁的周赧王因羞愧而驾崩,立国800余年的周朝灭亡。7年后(前249年),秦庄襄王派丞相吕不韦攻灭东周公国,原王畿的全部土地均被秦国占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