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9 15:51:01 阅读:133
乾隆执政的中前期,励精图治,将清朝推向了巅峰,但到了晚年逐渐昏聩,他个人沉迷享乐,政务也开始松弛,上行下效,整个朝堂风气急转直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甘肃冒赈案。此案件,既是个案、窝案,也是普遍现象,更是当时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
乾隆三十九年,甘肃省的有司衙门,给乾隆发了一份报告,反映甘肃这些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生活有困难,因此请示老板,在当地发动捐款赈灾运动,准备给那些捐款大户,每人奖励一个“监生”名额,本质上是做文凭批发生意。
清朝的皇帝对赈灾的事,向来比较重视,乾隆也不例外,因此就批准了甘肃的请示,但是,乾隆没想到,他批的这个条子,到了地方竟然变成贪污的通行证。
当时,甘肃有个叫王亶望的布政使。此人有个特殊爱好,喜欢吃驴肉丝和活驴肉,看见驴肉就像老鼠看见大米。他是通过捐纳走上仕途,也就是花钱向朝廷买官。从政之后,他的花花肠子特别多,也特别会钻营,因此,升官的速度也比较快。通过捐“监生”救灾的事,就由他负责。但王亶望办事的目的,可并不是为了灾民,而是要以此收回买官的成本,甚至取得暴利。
乾隆批准后,王亶望马上撸起袖子开干。他规定,监生文凭五十两银子一张。这价格比现在的自考成本低的多,而且手续方便,连走过场的考试也没有,因此,买文凭的人趋之若鹜,很快就筹集一大笔银子。钱到手后,王亶望并没有用来买粮食赈灾,而是和同僚一体分肥。仅仅三年时间,就收到捐监银两六百多万两。王亶望自己留下一半,剩下的见者有份。
当然,这群人并不仅仅将银子收入囊中就完事。按照清朝的财政规则,各项支出收入都要有帐可查。因此,王亶望要求下面的人,每年都要白纸黑字上报灾情,甚至还给下面下达了灾情指标,然后,将其整理成一本精致的假账上报给户部。即便乾隆看到,也没起疑心。但后来这事又是怎么败露的呢?
王亶望这个人精明过头,他是一石二鸟,假借赈灾之事,不仅捞钱,还以此为包装,作为升官的法宝。他仿佛看透乾隆的心理,不停地给朝廷上折子,说自己救了多少灾民,下面的人如何歌颂皇帝云云。乾隆看到这样的吹捧,难免心花怒放。1777年,因王亶望办事“有功”,乾隆将其调往浙江,升任巡抚。从西北边陲到繁华省份,王亶望也兴高采烈,准备大干一场,将来好更上一层楼。
为了早日晋升,王亶望一边花钱铺路,一边给乾隆报喜。乾隆南巡到浙江时,发布指示,要加固海塘,防治海水倒灌。老板发话,王亶望必然要坚决贯彻,为了早日修建好海塘邀功,他一次性捐了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工程款。
结果,王亶望的这次慷慨捐款,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你一个巡抚,一年的正当工资,加上养廉银,也就两万两左右。你到浙江没多久,怎么一次就能拿出五十万两呢?这里头明显有猫腻。于是,乾隆派遣阿桂调查。
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阿桂汇报,敛财的不仅有王亶望,甘肃全省,上至总督,下至府道县,都与此事有关系。上头收钱包庇,下头配合做假账,是一次团伙作案。
乾隆看到调查报告,大吃一惊:
“甘肃此案,上下沟通,侵弩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清高宗实录》”
意思就是说,甘肃上下其手,团伙作案,总数不可胜数,创造了我大清朝的历史记录。
乾隆下令,将王亶望即刻正法,其他相关人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该案件后来被称之为“甘肃捐监冒赈案”,它因贪污数量大,持续时间长,涉案人员多,成了清朝著名“贪污案”。王亶望作为“操盘手”,他若不死,天理难容。
王亶望是乾隆中后期,清朝地方官的典型。王亶望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王亶望。他倒下了,还有和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