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8 21:18:01 阅读:136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被饿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赵武灵王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任期间一改旧俗,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盛起来,一度可以和秦国抗衡。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结局却十分悲惨。《史记》记载,赵武灵王晚年,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兵戎相见,在这场动乱中,武灵王被困沙丘宫长达三个月,没有食物,只能依靠捕捉鸟雀、吃树皮维生,最终,被活活饿死。赵武灵王遭遇如此结局,有一个很长的铺垫过程,绝不只是一次意外。在我看来,他的死有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方面。直接原因:权力的丧失就事论事的说,赵武灵王在两个儿子的斗争中表现得无能为力,一点也不符合他本人的身份地位。
只有一种解释:他已经被架空了。《史记》载:(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是为惠文王……武灵王自号为主父。——《赵世家》赵武灵王生于公元前340年,于公元前326年即位。也就是说,他成为赵王时只有十四五岁,到了二十七年传位时,也不过四十岁出头。作为一国之君,四十岁正是春秋鼎盛之时。但赵武灵王却主动放弃了尊贵的王位,要知道,在此前的一年,他刚刚在对外征战中大获全胜,“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可见,没有人能威胁他的地位。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下放权力,使自己能够腾出手来,专心对外作战,扩张领土。
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决定,彼时的赵武灵王威望正盛,即使让出王位,也不影响他在赵国的地位。况且,他所立的新王只是一个小孩子,根本不足为虑。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的决定,却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三年之后,主父(即赵武灵王)灭掉了中山国,封长子章为安阳君,封地在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并且派遣田不礼辅佐他。又过了一年,在一次朝会上,主父看见长子章向幼子(即赵惠文王)屈膝称臣,“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最终没能成行。然而,正因这种犹豫不决,让两个儿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
对长子章来说,他素来不服年幼的赵惠文王,野心很大。私下里,他与田不礼一起,积蓄力量,阴结党羽,时刻准备夺权;而赵惠文王虽年幼不理事,但身边也有肥义、李兑,以及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等骨干精英的扶持。他们很早就对长子章和田不礼抱以警惕,并制定了应对之策。从赵武灵王的表现来看,此时的他明显更偏爱长子章,因而对长子的种种行为选择了纵容,甚至有用长子来制衡幼子的想法。这也就决定了,赵武灵王终将走向赵惠文王的对立面,也终将失去肥义、李兑和公子成的支持。从两派实力对比来看,公子章是无法与赵惠文王正面抗衡的。因此,赵武灵王的悲剧自然发生了。
深层原因:赵武灵王的性格及“胡服骑射”的负面影响赵武灵王的第一种性格:大胆革新、不拘一格赵国是从春秋时期的晋国分出来的国家,属于正统的中原诸侯国。能够在这样的国家里施行“胡服骑射”,足见赵武灵王的非同凡响的魄力。在他看来,祖上奉行的一套套陈旧礼法,会成为国家富强的绊脚石,所有的制度,应当以”实用、利民“为第一准则。“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他也预料到自己的政策,将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甚至嘲笑。但“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他坚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于是将“胡服骑射”坚定地推行了下去。
在赵武灵王让位成为主父之后,他甚至穿着胡服,假扮成使者进入秦国,考察秦国的地形、观察秦王的为人。这种疯狂的行为,甚至令最疯狂的秦人都感到惊讶。然而,也正是这种性格,令他轻易地放弃了赵王的地位。在他看来,赵王只不过是一个虚名,让给儿子去做,自己放手去征战,才是对国家最有利的。可从最后的结局来看,这种想法,实在太过天真。赵武灵王的第二种性格:感性、冲动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君王,在某些时候,也会表现得像个孩子。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能令赵武灵王大胆地推行“胡服骑射”。这些都是相辅相成,有因有果的。
当然,感性和冲动如果用在变革上,利大于弊;如果用在治国理政上,弊大于利。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赵武灵王便处处犯错,造成了国家的混乱和悲剧。据《史记》载,长子章原本才是赵国正牌的太子。但后来,赵武灵王宠爱美女孟姚(又称吴娃),爱屋吉屋,便废掉了长子章,反而立孟姚之子(即赵惠文王)为太子。但后来,孟姚去世,赵武灵王对幼子的爱也淡化了,转而又开始偏爱长子。一方面是因为长子章魁梧英俊,与赵武灵王很像;另一方面,在多年的征战中,长子章都跟随在赵武灵王身边,并立下了不少战功。总的来说,赵武灵王这个人很矛盾。他宠爱幼子的母亲,却不爱幼子;不爱长子的母亲,却偏爱长子。
最初,对女人的爱占了上风,但在孟姚死后,一切又发生了变化。一切都跟着感觉走,却没能长远地考虑问题,这才酿成了悲剧。“胡服骑射”的副作用试想一下,让一个自诩文明的国家,去仿效野蛮人的习俗,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大多数赵国人都是抗拒和不理解的。这也是历史上的变革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商鞅、北魏孝文帝,或是王安石,都因为这种不理解,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赵武灵王同样如此。被围困在沙丘宫的三个月里,他相当绝望,因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解救他,哪怕是替他求情。昔日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都选择站在赵惠文王那边。
这些大臣害怕赵武灵王出来后会找他们算账,于是索性将他围困致死。用“众叛亲离”来形容这一局面,一点都不过分。实际上,矛盾的种子在推行“胡服骑射”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史记》载,赵武灵王最初提出“胡服骑射”的想法时,除了楼缓、肥义等少数人外,“群臣皆不欲”。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公子成甚至直接开骂: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为了劝说公子成,赵武灵王亲自上门,给足了面子,并晓以利害,才终于令公子成同意“胡服骑射”。当然,这种同意,更多的只是碍于赵武灵王的权利和威严,不得不服从。
而在“胡服骑射”推行之后,大量胡人精英进入赵国的军政领导层,改变了赵国的权力结构。在这场变革中,以公子成为首的宗室贵族集团,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贵族集团由来已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公子章的叛乱中得到了彻底的爆发。对他们来说,此时的赵武灵王只是一个失去了权力的囚徒,不再可怕,而他们也终于不用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结语总的来说,赵武灵王被饿死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胡服骑射”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造成了他在关键时刻众叛亲离的局面。然而,令自己陷入如此不利的局面,赵武灵王亦是咎由自取。倘若他牢牢把控住自己的权力,用政治铁腕肃清反对势力,那么他将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王,甚至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再退一步,如果他能够审时度势,理智地选择接班人,而不是任由自己的喜好去做决定,也许还能够安度晚年。
赵武灵王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令他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就,也酿成了自身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