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17 05:51:01 阅读:8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太子丹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是战国末期的一曲慷慨悲歌,2000多年后依然让人感动不已。
安排荆轲刺杀秦王的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燕国太子丹。
从战国七雄的地图上看,秦国和燕国并不接壤,他们之间隔着魏国、赵国、齐国。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秦国执行“远交近攻”战略,和燕国相安无事,没有发生战争、冲突。在荆轲刺杀秦王的公元前227年,秦王也没有派兵攻打燕国,太子丹为什么要安排这次刺杀行动?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秦王攻打燕国,是迟早的事情。
战国末期,秦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吞没六国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六国对秦国都十分警惕,却又无可奈何。
按照“远交近攻”战略,秦国第一个收拾的是邻居韩国。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领秦国军队,攻陷了韩国,俘获了韩王安,亲手终结了自己国家的国运。接下来,公元前228年,秦国名将王翦率领秦国军队攻打赵国,很快就攻陷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王翦大军一路西进,兵锋直抵赵国和燕国之间的易水河畔。
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军队,哪怕再迟钝的人,也会想到秦国军队下一个目标就是燕国。在战国七雄里,燕国和韩国都是实力垫底的国家,抵挡不了秦国的虎狼之师。只要王翦大军渡过易水河,燕国在顷刻之间就会灰飞烟灭,根本不给人想象空间。
燕国太子丹是燕王喜的长子,对国家面临的危险形势忧心忡忡,想尽了一切办法,期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然而,这些办法都没有什么用。最终,太子丹在鞠武、田光的力荐下,找到了荆轲,请他前往秦国刺杀秦王。显而易见,这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办法,却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如果荆轲能够完成使命的话。
不幸的是,荆轲运气太差,刺杀行动宣告失败。燕国因此失去最后一次挽救国运的机会。
二是太子丹与秦王嬴政有私人恩怨。
太子丹在少年时代,曾经被父亲燕王喜送去赵国当人质。
堂堂燕国太子,怎么会去别国当人质呢?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签订和平协议后,为了表示遵守承诺,维持信誉,会互相派遣人质。这种人质不能是别人,必须是王子。
人质生活在别国的都城里,不能轻易离开,否则就是背叛盟约。如果双方兵戎相见时,被进攻的一方就被将人质送到国家都城,一是要挟,二是提醒对方遵守盟约。
太子丹在赵国当人质时,遇见了同样在赵国当人质的嬴政。“同为天涯沦落人”,大家都是人质,有很多共同语言,因此太子丹和嬴政很合得来,成为了好朋友。
燕国是小国,所以王子们做人质的几率很大。太子丹结束了在赵国当人质的生活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又被父亲燕王喜送去秦国当人质。那时候,嬴政已经回到了秦国,当上了秦王。照说,秦王嬴政应该对当年患难之交的小伙伴太子丹给予优厚的待遇。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秦王对太子丹很不友好,还有意无意羞辱他。
太子丹很是失望,找了一个机会逃回了燕国。从那时候开始,太子丹就立下一个愿望,要对秦国进行报复。然而,这谈何容易?燕国与秦国相比,实力相差悬殊,所谓报复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太子丹只好将报复的念头藏在心底,等待良好的时机。
所以,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实际上既有国恨家仇,又夹杂着个人恩怨。
荆轲刺杀秦王后,彻底惹怒了秦王。秦王当机立断,立即派遣大将军王翦率部攻打燕国。燕王喜与赵国代王嘉联合起来,在易水河与王翦大军展开一场激战……结果是,王翦打败了燕国、赵国联军,渡过了易水河。公元前226年,王翦大军攻陷了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出蓟城,躲到辽东郡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一带,但是秦国大军依然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时候,赵国代王嘉写信给燕王喜,说秦王最恨的是太子丹,如果他将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王,没准秦王会放过燕国。燕王喜信以为真,将自己的儿子太子丹杀死,将其首级献给秦国。
当然,如你所知,这并没有什么用。公元前223年,秦国军队俘虏了燕王喜,灭掉了燕国。
一场由太子丹策划的大戏,至此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