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04 21:54:02 阅读:111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贺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诗词大意:
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能带上武器,去收复被藩镇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
请大家登上凌烟阁,到哪里去看一看,在这里供奉的功臣,又有哪一个是书生出生,而被封为食邑万户列侯的?
这首诗中提到的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为朝廷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所建的一座功勋楼,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玄武门事件”中力保自己的功臣爱将。
凌烟阁始建于公元643年(唐贞观十七年二月)。
当时在阁内共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都是按1:1的比例作的画的,绘画的是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题字的也是个名书法家褚遂良。
功勋楼建成后,李世民经常到这里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些功臣,都是当年跟随秦王李世民打天下、或者在贞观年间做出重要贡献的功臣,并不是唐朝的开国功臣。
唐朝的开国元勋共有一十七位,那是随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打天下的,当然其中也包括秦王李世民,这十七位分别是:
尚书令秦王、尚书左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彟、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李贺生于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河南省宜阳县)人, 是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南园》诗的时候,是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春夏之交,时年22岁。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此诗呢?正是他人生不得意,苦闷和彷徨的时候发的牢骚之语。
李贺少时聪慧,七岁时就因写诗而名动京城。后来他的诗名传到文坛领袖韩愈那里,他有些怀疑,就和皇甫湜议论说:“要是说古人有这样的神童,那还罢了;当世能有这样的神童,我们怎么不知道呢?”
于是二人要亲自去考察考察,看传言是否属实。
倒得李府,见李贺还是个小屁孩,俩人抱着怀疑的态度给他出题,进行现场考试,谁知李贺见到大文豪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后,根据他们的出题,挥毫写下名作《高轩过》。
这首诗构思精巧,感情丰富,跌宕多姿,想象新奇,二人一看,立刻当面夸赞道:“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
由于文坛领袖的点评,李贺的诗名从此传遍天下。二人在离开时,还热忱地邀请李贺到他们府第中作客。
公元807(宪宗元和二年)李贺的父亲李晋肃逝世。
按古时候的规矩,家中父母去世,儿女要守孝三年。所以在此期间李贺就在家安心守孝,并不考虑功名,期间曾到洛阳拜访过韩愈。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李贺守孝期满,韩愈寄来书信,劝李贺考取功名,于是他便参加了当年的河南府试,取得赴长安考进士的资格。
俗话说树大招风,由于李贺在当地名声很大,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他们说李贺不能参加进士的考试。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有个风俗,就是避讳文化。
我国古代的避讳类型很多,有地讳、君讳、考讳、民讳、名讳、内讳、偏讳、山讳、史讳、私讳、题讳、贤讳、尊讳等。
其中“尊讳”或者“私讳”,就是要避父母和祖父母的名讳,在人际交往中,应避对方长辈之讳,否则就是失礼的表现。
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同音,因此嫉妒者放言,李贺为了避讳父亲名讳,不得参加“进士”的考试。
这本来就是牵强附会之举,但是一旦形成一股势力,就不好办了。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来为之辨解,然而,就是韩愈的解释也没起到作用,李贺终究没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从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贫困的因子。
科举无望,加上生活的困顿,使得李贺非常的苦闷,在此情景下,李贺写了上面那首诗,借以排解心中的郁愤。
的确,进入凌烟阁的功臣里,文臣也就仅有“房谋杜断”再加上魏征寥寥几个,绝大多数都是曾经驰骋疆场,用武力来建功立业的悍将。
李贺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些功臣的无限敬仰之情,并且也以此自励,希望将来能和他们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
可惜时不我待,天妒英才,李贺在27岁上就英年早逝了。
纵观李贺的一生,他没有武功建树,在功名上又遭到“封杀”,只是凭着自己是皇室的宗亲,后来才做了一个从九品的任奉礼郎,这在唐朝官职中,属于最低一级了。
李贺做奉礼郎仅短短的三年,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李贺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出了他的心智。俗话说“诗言志”,他凭自己的绝世才华,在诗歌方面获得了巨大的丰收,成为中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历史给他的定位,是与诗仙李白、李商隐合称为“唐代三李”之一,并被誉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我国诗坛又一位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这个成就,比起一般的“万户侯”来说,岂不是要崇高了许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