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朱瞻基为什么会改立皇后?原因是什么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3-25 11:18:01 阅读:118

文章导读:朱瞻基为什么会改立皇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废除了原配皇后胡氏,改立孙氏为皇后,这是明朝以来第一次改立皇后,此事对后来的皇帝影响不小...

朱瞻基为什么会改立皇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废除了原配皇后胡氏,改立孙氏为皇后,这是明朝以来第一次改立皇后,此事对后来的皇帝影响不小。

朱瞻基为什么要改立皇后?又是如何完成的?朱元璋、朱棣和朱高炽都没改立皇后,为什么只有朱瞻基改立?改立皇后对后世又有什么的影响?

下面的文章会解答所有的疑惑。

宣德年间,朱瞻基宠爱孙贵妃,胡皇后不得宠。而孙贵妃也不甘平庸,心中也想有朝一日当上皇后,就百般讨好朱瞻基。自此,胡皇后与孙贵妃的皇后之争越演越烈,而最终以胡皇后的“让位”告终。

胡氏和孙氏是老乡,都是山东人。孙氏本是永城县里一个主簿的女儿,但幼有美色,而张皇后的母亲(朱瞻基的祖母)也是永城人,知道孙氏的存在,就把她带进宫中抚养。这样一来,孙氏和朱瞻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

但是,永乐十五年(1417年),胡氏被立为皇太孙妃。胡氏为人忠厚善良、举止庄重,一直恪守妇道,可以说是与朱瞻基共患难的妻子。在朱瞻基即位后,胡氏正式被立为皇后。

可是,胡皇后无子嗣,又会时常劝谏朱瞻基不要玩心太重,应重视国家的管理。因此,朱瞻基就觉得胡皇后太啰嗦,什么都要管着他。而此时,孙贵妃得宠,而且孙贵妃从来都不管朱瞻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一来,朱瞻基就有废掉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的想法。

为此,朱瞻基想出了一个周全的计划,先是向张太后申请要给孙贵妃制作一个金宝,一是提高孙贵妃的地位,同时也是试探张太后对此事的态度。

后来,张太后同意朱瞻基的请求。于是,朱瞻基就给孙贵妃制作了一个金宝,贵妃有金宝就自此开始,当时是“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以此来区分皇后贵妃的地位高低。

孙贵妃成功晋升为孙皇妃,地位处在皇后之下,贵妃之上,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后来,孙贵妃又抱了朱瞻基与其他女子所生的孩子为子,而此时胡皇后还是没有子嗣,这孩子就成了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没有特殊情况是要立为太子的。

母以子贵,孙贵妃的地位此时已经比胡皇后还要高了,胡皇后也明白情理,也知道朱瞻基有废后的想法。于是,就主动提出改立皇后,孙贵妃说:“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其实孙贵妃是假装推辞,这件事就这样没有了下文。朱瞻基废后

孙贵妃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朱瞻基就经常带这个孩子去张太后那,给她瞧瞧这个孙子。张太后虽然也很喜欢这个孙子,但是对于改立皇后一事只字不提,朱瞻基风改立皇后计划就因此停止不前。

后来,朱瞻基直接向张太后摊牌,说要改立皇后。张太后毕竟是个聪慧之人,早知道朱瞻基的想法,只是不提。这时,朱瞻基已经摊牌,这事也对她和朱瞻基的地位并无太大影响,于是就同意了。

其实,只要太后同意,朱瞻基就可以直接改立皇后的。但是,朱瞻基觉得这样影响会很大,就想去问下周边的大臣意见,①是让大臣给自己出谋划策,减少社会影响;②则是看看朝中的舆论。

本来这事只是走个过场,朱瞻基以为很好办,毕竟没有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可是结果让人出乎意料。

当时,朱瞻基并没有说张太后已经同意此事,就想看看大臣们的意见,说是征求他们的同意。于是,把蹇义、张辅、夏原吉、杨荣和杨士奇等人叫到身边,说:“孙贵妃给朕生了一个儿子,母以子贵,我想把胡皇后废掉,立孙皇后,你们看下怎么办?”

说完,几个大臣谁都没有说话,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毕竟这事不是靠几个人随便说说就可以决定的事情。朱瞻基见没有人说话,又问:“这事有没有先例?”

这下有人搭话了,蹇义说:“这个是有先例的,比如宋仁宗就把郭皇后给废掉了。”朱瞻基,既然有先例,那就意味着事情可以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子办。可是,当蹇义说完后,又没有人说话了。

朱瞻基见状,觉得只能一个个点名来说。当时杨士奇一直没有说话,而朱瞻基比较器重他,就让他说下意见,杨士奇说:“臣事帝后,犹子事父母也。宁有为人子而议废母者?”

朱瞻基听完也是一愣,杨士奇是摆明不赞同改立的,一句“子不得议母”直接把所有想帮朱瞻基说话的大臣的嘴都堵住了,局面再次僵持。

朱瞻基无奈之下,只好又问:“如果发生废后的事情,外界会不会议论?”蹇义听后,说这是宫中事,外界是不能议论的。

杨士奇听了蹇义的话,说:“怎么会没有人议论?当年宋仁宗废掉皇后后,范仲淹等人上书反对,后来都被贬官,现在史书还记着。”

朱瞻基无计可施,只好改天再议。

当时,会议散后,蹇义等人就劝杨士奇别犟了,这是皇帝铁了心要办的事。但是,杨士奇觉得这样不对,就说:“这些所谓的罪状是不能够废掉皇后的,而且也不应该废,这不对。”

这下子,大伙都没办法了,只好散了。杨荣听到杨士奇说罪名太少,就连编造带写了胡皇后的二十多条罪状,准备第二天交给皇帝。

第二次会议,朱瞻基问杨荣有什么办法,杨荣就把昨夜里写的罪状递上去,朱瞻基看了后,说:“这也太离谱了吧,皇后哪里做过这些事?这有点过分。”杨荣献计失败。

朱瞻基又问杨士奇,杨士奇说:“汉光武废后,诏书有曰“异常之事,非国休福”。宋仁宗废后而后复悔之。顾陛下详慎,幸勿却休福而贻后悔。”

杨士奇说完,局面又僵住了,第二次会议还是以失败告终。朱瞻基此时就觉得这事就卡在杨士奇身上,做通了杨士奇的思想工作,这事就好办了。

于是第三次会议,朱瞻基把杨士奇单独叫了过来,杨士奇也知道皇帝的意思,就想拿太后当挡箭牌。朱瞻基听完会心一笑,就告诉杨士奇,太后已经同意。

这时,杨士奇才明白,皇帝根本不是征求意见,而是让他们去办这件事。杨士奇没有办法,只好说:“如果皇后和贵妃两人的关系好的话,就找件事让皇后力辞皇后,这样可以减少舆论。”

朱瞻基听后,说:“皇后和贵妃的关系很好,胡皇后生病,孙贵妃经常去看望胡皇后,而胡皇后一直想辞掉皇后。”

最终,朱瞻基如愿,胡皇后退让皇后之位,立孙贵妃为皇后。结语

朱瞻基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他之前的四位皇帝都没有改立皇后,为什么到他这里就变了?

因为此时的明朝处于和平时期,朱瞻基就如同一个人生赢家,任何事情都是顺风顺水的,并不需要皇后的相助。而此时,皇后对于朱瞻基来说,就是一个配偶,自己喜欢就行。而对于前面几个皇帝就不同,皇后除了是配偶外,更是有“政治合作”,是一个贤内助。

马皇后,朱元璋的贤内助。

在朱元璋的事业还没起步时,马皇后就跟着朱元璋了,可谓是共患难之妻。当时,朱元璋投靠在郭子兴的帐下,郭子兴见其有才,就将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

可是,郭子兴为人爽朗但也多疑,朱元璋过于出众的才华让郭子兴几番怀疑他,频繁把朱元璋关起来。在这个时候,马皇后就偷偷地给他送饭或者把金银财宝送给郭子兴的妻子,让其帮朱元璋说好话,这样子才解决了两人的紧张关系。

其次,在朱元璋上前线作战时,马皇后就发动将士们的妻子一起来缝衣做鞋,还把自己收藏的金银财宝作为军资,以此来支持朱元璋的事业。

朱元璋南渡长江,打下了天平,马氏还在和州,她便亲自率将士家属去找朱元璋;朱元璋打下应天,但是战事频频告急,马氏就带人为将士缝衣做鞋;龙江之战,陈友谅大兵压境,马氏“尽发宫中金帛犒士”。

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性情急躁的朱元璋常常会乱用刑罚,搞得官员们人心惶惶。而此时,马皇后总是劝谏朱元璋,让他施以仁政,这时也只有马皇后劝得动朱元璋。

马皇后母仪天下,看到了天下百姓受苦,就会向朱元璋提出策略,天下粮仓的预备仓就是马皇后所提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在马皇后管理下的后宫,井井有条,从不给朱元璋添乱。

由此可见,马皇后不同于胡皇后那样,马皇后既是朱元璋的原配,还是朱元璋的贤内助,是有合作关系的。这样一来,就算朱元璋想改立皇后,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会造成很大的社会舆论,影响国家的稳定。

朱元璋去世,朱棣依靠夺位当了皇帝,而在朱棣外出作战时,北平政务多是依靠徐皇后。正因为有徐皇后,北平才能够成功抵抗住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

而朱高炽的妻子张皇后,也是如此。朱棣一开始不喜欢“身体肥胖”的朱高炽,频繁给朱高炽“穿小鞋”。幸亏张皇后贤惠,从中调解,取得朱棣和徐皇后的赏识,才让朱棣对朱高炽满意不少。

这样一来,我可以看到胡皇后和其他几位皇后的区别,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皇后,只不过是朱瞻基的一个妻子。而且,还不讨朱瞻基的喜欢,不善权谋,自然就要“让位”。

但是,朱瞻基改立皇后虽然有章法,减少了舆论,但是毕竟开了一个“坏头”,后边的皇帝废除皇帝就没有那么有章法。

朱瞻基病逝后,朱祁镇即位。年少的朱祁镇受到王振等人的怂恿,亲征也门,结果在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为了稳定大局,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代理”皇帝,朱祁钰有点贪心,白捡了皇位,还要废除朱祁镇的儿子,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当时汪皇后就说这样子是不对的,然后朱祁钰就直接废掉了皇后。

其次,就是朱见深时期,吴皇后与万贵妃争吵起来,吴皇后就叫万贵妃来准备责罚她。结果,万贵妃向朱见深求情,朱见深又宠爱万贵妃,于是一句话就把吴皇后给废了。

由此可见,朱瞻基改立皇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皇后自此只能是皇帝身边的一个配偶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