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乾陵番臣石像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06 14:28:47 阅读:201

文章导读:在乾陵述圣碑和无字碑之间,伫立着六十一王宾石造像。这些神态各异的石人都是依照当时唐王朝属下的一些少数民族酋领、朝廷文武官员和外国国王、王子以及特使的真人雕刻而成,显现了大唐王朝国力雄厚、统治四夷,蕃臣...

在乾陵述圣碑和无字碑之间,伫立着六十一王宾石造像。这些神态各异的石人都是依照当时唐王朝属下的一些少数民族酋领、朝廷文武官员和外国国王、王子以及特使的真人雕刻而成,显现了大唐王朝国力雄厚、统治四夷,蕃臣归命中央、宿卫宫阙的历史事实,见证了唐王朝的辉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乾陵番臣石像

所在地

乾陵述圣碑和无字碑之间

数量

61

描述

神态各异

目录

1简介

2乾陵介绍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在乾陵述圣碑和无字碑之间,伫立着六十一王宾石造像。这些神态各异的石人都是依照当时唐王朝属下的一些少数民族酋领、朝廷文武官员和外国国王、王子以及特使的真人雕刻而成,显现了大唐王朝国力雄厚、统治四夷,蕃臣归命中央、宿卫宫阙的历史事实,见证了唐王朝的辉煌。

这些伫立千年的石像见证了大唐王朝的辉煌。

这些石像东边29尊,西边32尊,分东西四行站立,皆圆雕。石人像高约1.5-1.7米,胸围0.65米。石人有的身穿圆领口、紧袖口的武士袍;有的身穿宽袖、圆领褶袍;有的身穿翻领的窄袖短袍;有的肩挂弓,有的腰佩刀,服饰不同,形态各异。遗憾的是六十一王宾像头部除两尊残存,其余均遭破坏,其原因和时间至今还是一个谜。当地人更认为这些人头都是当时"武周"王朝结束后被当时这些番奴的子孙后代给割走了。其原因是不想让人知道其先祖是为大唐王朝的守陵人。有一种是,这些石像的头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八国联军砍掉了。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时,见陵墓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石像,且个个毕恭毕敬,有辱洋人的脸面,于是统统砍掉了。但据史书记载,八国联军侵华时,足迹并未到过陕西,更不要说乾县的乾陵了。看来此说不确切。另一种说法是石像的头颅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据说在明朝末年,乾县爆发瘟疫,当时因病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的来源可能是乾陵中的这些少数民族首领和洋人作怪。于是百姓自发组织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砍掉了。这个说法很有可信性,但无有见证。地方志上没有记载,后人也没有发现失去的石头人的头颅的踪迹,直到今天,这个谜扔无人能圆满解出。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伴随着悦耳的驼铃声,一批批异域人士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充满魅力的大唐都城长安。作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大唐长安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使节、僧人、艺人等等。如果您关注的话,还会发现有一批肩负着政治使命来到大唐长安的特殊来客,他们就是和大唐有着友好交往的各国的使节和各少数民族的国王或王子。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强盛的一个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称霸、国力雄厚。唐朝建国290年,先后和三百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就和七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友好往来,这些地区每年都会派使节前往长安进献贡品或朝拜大唐天子,以示对唐王朝的忠诚。

如今,当您漫步在乾陵神道上,就会被一排排整齐的无头石人像所吸引,他们就是在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和唐朝有过友好往来的各国国王、王子或使节,在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命工匠将他们的形象雕刻成石像整齐的排列在乾陵内城南门(朱雀门)外东西两侧,原有64尊,现存60尊,东侧29尊,西侧31尊。这就是乾陵六十一王宾像。

六十一王宾像,他们首先都是"王",外国或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然而他们又是"宾",是大唐王朝亲密的朋友。在每一尊石像的身后,都镌刻着他所在的国家、地区以及他本人的姓名。如果将王宾们所在国家、地区的名称铺在地图上,我们会大吃一惊:从东北亚一直到西亚,从太平洋一直到波斯湾,从南亚次大陆一直到西伯利亚,居然占据了大半个亚洲!他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长安,走的正是连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六十一尊冰冷而且残缺不全的石像,但当初他们代表的却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你想知道少数民族首领听到唐太宗驾崩消息时的反应吗?凶讯传来,他们绕着火堆,流着眼泪,端着酒碗,唱着悲伤的歌曲,以示割耳剺面之礼。他们还向唐朝政府提出报告,要求按照本民族的风俗自杀以殉!消息传到长安,新的大唐天子,也就是后来乾陵的主人唐高宗,感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一边赶快下令制止,一边流下激动的热泪。如今,他自己也驾崩了。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国王依然割耳剺面,并且不顾路途遥远,赶来参加唐高宗的葬礼。这种深情厚谊同样感动了未亡人武则天,她下令将这些参加葬礼的宾客的形象雕成石像,安放在乾陵,这就是六十一王宾像的来历。

今天,有太多的游客站在王宾们的身后留影,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尊尊冰冷的石头,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大融合、大团结的历史时期。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协和万邦"世界观的体现吗?唐朝之所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这与唐朝最高统治者的血统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的母亲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姊妹,李渊本属混血儿,李渊的皇后窦氏是鲜卑族,那么他们的儿子李世民身上至少有75%是少数民族血统。就这种情况而言,隋唐两朝从最高的统治者开始身上都有少数民族血统,因此,李世民曾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唯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都高看中华,而轻视其他民族,只有我对大家是平等对待的"。于是,隋唐两代有着中国历史上最平等的民族政策,最开放的外交政策,对异域文化有一种认同感、亲和感。

斗转星移,沧桑历变。这些王宾们的头或因沧桑岁月或因兵火战乱而不复存在,但他们肢体蕴含的精神力量却没有丝毫减损。站在六十一王宾石像群中,让我们不免回想起王维诗句中所描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场景,遂将思绪穿越时空,你我仿佛化作了异域来客,正缓步前往神圣的大明宫。

折叠编辑本段乾陵介绍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