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2-17 18:39:02 阅读:70
岳飞被冤死,看看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北宋末年,金人南犯,攻入开封,掳走徽、钦二帝,致使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中原沦陷之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应天府,建庙称帝,史称南宋。此后金朝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渐成南北对峙之局面。
在抵御金人的战斗中,尤其以岳飞、张俊、韩世忠和刘光世的战功最为卓著,他们为保证南宋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起到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作为杰出的统帅,策定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与河北抗金义军相互配合的岳飞,凭借民间的拥护和严谨的军纪,更身居南宋名将之首。奈何如此英豪,最终身死于宵小之手,遭秦桧等人诬陷下狱,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那么,秦桧、赵构等人为何执意想要除掉岳飞呢。
迎回二圣符合南宋初期立场
建炎南渡之后,包括岳飞在内的诸多南宋将领都曾提议过迎回二圣,这曾被许多人认为是宋高宗赵构执意诛杀岳飞的主因。然而,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正是赵构自己,他在即位诏书中明确指出“同徯两宫之复”,并于此后不同场合时时提起“二圣未还,朕心歉然”的心情。赵构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自己继承宋室皇位创造充足的法统合理性。正因如此,建炎年间上至皇帝、下至黔首皆曾高呼“迎回二圣”,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岳飞。
然而赵构欲还二圣之心并未持续太久,绍兴五年徽宗去世,金朝扬言要扶立宋钦宗之子成为宋朝的皇帝。此时“迎二圣”的口号反而变得有里通敌国的嫌疑了,赵构不再提及,朝野舆论风向自然也发生了变化。此时作为拥兵一方的岳飞更是上奏皇帝,请立太子以安定人心。在岳飞看来,此时的流落北地的宋钦宗一脉早就缺失了皇位的法统性,他是宋高宗坚定的支持者。岳飞的表现让赵构甚为满意,自然不可能因为“二圣”问题而对其心怀不满。
提议立储并未触怒赵构
前面提及,当金朝开始有计划的扶持宋钦宗之子赵谌(曾在靖康元年被册封为太子)上位,岳飞出于抗金战略和稳定军民人心的目的曾上奏高宗提议立储。然而高宗虽喜于岳飞的立场,却依旧明言于岳飞,指出“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即在赵构看来,统兵大将不宜干预立储事宜,这也被许多人认定为宋高宗对岳飞心怀恶感的开端。然而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明白赵构并不以为意。
明晓宋高宗态度之后,岳飞立马知道自己的错误,从此再未提立储之事。此后关于高宗的立储事宜,岳飞也并未曾干预,更罔论会因此而结怨于皇帝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岳飞都统兵在外,专注于北伐,对南宋朝局形势的参与并不多,并不明白南宋的朝堂生态早已与北宋迥然不同了。
岳家军不是割据势力
常年在北方与金人征战,岳家军的名声越打越响。在十多年“连结河朔”的方略下,岳飞北伐获得了多地忠义民兵的支持和配合,屡立奇功。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诡异的事情出现了。同在北方作战的南宋将领张俊、韩世忠等人,先后接到退兵的诏令,岳飞活脱脱的成了宋朝孤军。南宋的朝廷并不理会岳飞请求支援的加急文书,迫不得已之下岳飞选择孤军深入,竟然大破金军,威震中原。金军遭此重创之后,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此战捷报传至宋廷,宋高宗赵高兴奋异常,赞叹之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是没过多久,正当岳家军意欲直抵黄龙府之时,却迎来了南方十二道金牌,催令其班师。
岳家军锋芒正盛之时,却被勒令回朝,这促使许多人认为是宋廷忌惮岳飞势力坐大后会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甚至起兵造反重蹈东晋桓温覆辙。然而与东晋和南朝时期不同,岳飞的岳家军实际上是纯粹的南宋朝廷军队,后勤补给全都依赖于中枢调度,即便是战略任务也是由朝廷下达,岳飞并无权力决断。也就是说,宋高宗赵构乃至整个宋廷根本无需忌惮岳家军成为岳飞的一言堂。宋高宗在听闻岳飞捷报之初,所表露出的喜悦实际上也说明了他并不担心岳飞拥兵自重之事会发生。再说,班师回朝之后不久,在兵权问题上,岳飞已经放弃,并请为“万寿观使”,上庐山赋闲去了。
宋金议和的前提条件
既然岳飞并未因为“迎回二圣”、“提议立储”和“屡立战功”而遭到宋高宗的忌恨,那么为何后来赵构执意要诛杀岳飞。其实岳飞之死的具体来龙去脉在史料上存在相当大的空白,这是因为秦桧主政之时曾系统性的对南宋初年的史籍、政籍文书等进行大肆篡改和销毁,导致大量文档纰漏百出,往往相互矛盾。然而促成岳飞冤案的罪责并不应该仅仅从宋高宗一人身上前去探寻,秦桧是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关于赵构和秦桧,这两个人之间,谁是谁的白手套,如今难以厘清。有人认为是宋高宗执意要杀岳飞,秦桧不过是皇命的执行者;但也有人认为秦桧自金朝归国之后性情大变,并屡次屠戮南归宋人,似乎有掩饰之嫌,因此断定秦桧并非南宋的奸臣,而是金国的奸细。另外史书有宋高宗与秦桧相见,需要藏匕首于靴中防身的言语,更使得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显得扑朔迷离。但不论如何,怂乏暗弱的宋高宗与苟且贪生的秦桧,在对金战略上却长期保持着统一,二人均为坚定的议和派。
其实早在赵构即位之初,秦桧尚未归宋之时,就曾将力诋和议而主张积极抗金的太学生欧阳澈和陈东下令诛杀。当宗泽在北方坚守,并三呼“渡河”之时,赵构却远遁江南,并开始寻求于金议和。换言之,当宋金对峙局面相对稳定之时,以赵构、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再度占据上风,并在金朝发出诛杀岳飞为议和前提的要求之后,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残害。岳飞之死即是因为金人对其的恐惧,也是源于他作为主战派的旗帜而成为奸佞之徒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俱往矣,斯人已逝!然而岳飞的忠勇的精髓却也因此注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不可磨灭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保家卫国而守土开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