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2-16 05:12:02 阅读:186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基,八旗集团由皇帝、宗室权贵、满汉八旗大臣和各旗官兵组成。八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家权贵集团,成为了一个躺着也有粮食吃的特权等级。八旗子弟成为了满洲贵族的统称,这些人的日子过得如何呢?又是从何时开始落魄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八旗子弟有多少人?清廷供养了多少不种粮食就有“铁杆庄稼”的权贵?按照清宫内藏的旗人人数统计显示,即使在清朝末年旗人还有500多万人。但历史学家进攻比对清廷每年的粮食供给和俸银支取账目推算,实际上满洲权贵的人数高达1千多万,占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八旗子弟的祖辈打下了江山,这些人便有了一份“铁杆庄稼”,要养活这些人还真是不容易。
解决贵族集团的吃饭问题,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分封制度到金朝实行的猛克谋安制度,从元朝的四等人制度到明朝的藩镇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贵族集团的吃饭问题。但金朝、元朝的制度严重导致了民族和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埋葬了王朝。
在清军入关之前,似乎已经想到了这个难题。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就开始实行了一套有别于金、元的制度——恩养制。在努尔哈赤时代,恩养制主要通过战争掠夺良田,这些良田最后被皇帝以赏赐的形式分给旗丁,战俘则被分给旗人当奴隶,这种奴隶被称之为“包衣”。旗丁由此成为大地主和奴隶主,而清廷皇帝则成了最大的奴隶主。
清军入关之后,以武力打下了全国的疆土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当年跟随皇帝作战有功的八旗旗丁及其后代则获得了世代享受各种特权的特殊阶层,八旗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这种以恩养奴的制度就是清廷的恩养制度。
恩养制度,使得旗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皇帝恩赐,世代食禄。为避免旗人与汉人发生冲突引发矛盾,于是在城中另筑“旗营”或“满城”与百姓隔离。八旗子弟拥有“铁杆庄稼”因此人口不断膨胀繁衍,恩养制度渐渐成为了国家的沉重负担。糜集北京的八旗子弟、驻守江南各地的旗人还有大量的家属人员,都仰赖于江南的漕米。
1853年之前,清廷每年要运400万石粮食到北京,供给旗人食用。除此之外,江南地区出产的大量丝绸、瓷器、茶叶和水果也每年用漕运大量运送进京,这些财物大多从江南百姓头上搜刮而来。清廷因为牢牢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供养贵族集团及其八旗子弟起来并没有显得很吃力。
除了国内的赋税和粮食,鸦片战争前清廷的对外贸易也很发达,每年能挣下大量银子。据相关资料显示,1757年以后清廷依托“广州十三行”对外输出丝绸、茶叶、瓷器等每年能收入200万两白银,国库的收入每年为4000万两白银,最高的年份为8000万两。对外贸易的巨额收入,供养起了庞大的贵族集团。
在占据有利地位的对外贸易中,海外大量的舶来品进入中国。比如洋衣料、洋钟、洋米、洋玩具等吃穿用都有。这一时期,由于贸易顺畅、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也诞生了许多地区性的商业集团,譬如晋商集团、徽商集团等,这些集团都必须向驻防当地的旗人各种“孝敬”,因此旗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富足。正是在这种富足的生活下,旗人开始追求精致的生活,追求吃好、喝好、玩好,什么都开始讲究,旗人渐渐腐化堕落。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对外贸易渐渐处于被动地位,大量白银的外流导致钱贱银贵,为养活旗人集团,清政府不得不家中农民的负担,统治集团与人民的矛盾渐渐加大。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八旗集团的苦日子来到了。在太平军的打击下,旗人的生活渐渐落魄,太平军最终断掉了八旗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太平军攻下南京后,继续扩大兵力东征攻占了江南大量的富庶之地。江南是全国经济的中心,是八旗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攻占了江南就等于割掉了八旗的命根子。太平军极其仇视八旗,制定和颁布了屠满政策。太平军在攻入江南的每一场战役中,抓住满清官员和八旗都全部杀掉。太平军围攻满城时,从14岁至70岁的男女老幼皆屠戮殆尽,不留一个生口。
太平军控制了京师的漕米供应,江浙一带的漕米200多万石,粒米都不得北上。在长年累月的战争中,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大量村子荒无人烟,大量田地无人耕种,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原本发达的江南手工业也难逃一劫,熟练工人在战争中被杀或被迫流亡他乡。当年苏杭一带家家闻机声、户户忙织布的情形荡然无存。
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攻下上海、苏州等地后,加大了对外贸易的力度。李秀成以上海为商品集散地,征集江南18省的茶叶、生丝和瓷器等物进行海外贸易。清军攻占上海后,同样以上海为主要的贸易集散地进行对外出口,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在1865年时,上海的对外贸易货值量占据了全国的50%以上。上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渐渐成为中国最富饶的城市。
太平天国控制了江南,屠戮了江南的旗人,太平军北伐时,又击杀了不少旗人兵丁。但真正造成旗人生活落魄的,还是太平军对江南经济命脉的控制,对江南经济体系造成的严重破坏。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廷的漕运就断绝了10余年,大量旗人的粮食断绝,河道也淤积干涸。漕运被阻,清政府不得不花大力气来疏浚河道。但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收效甚微。最为要命的是,世界已经变了,漕运已经落伍了。
此时的中国已经被卷入国际贸易的潮流之中,中国被动地进入了近代化。漕运与海运的竞争日趋激烈,最终漕运败阵。上海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商品和贸易的集散地,各省的货物都是先到上海再转运各地,各地出口的商品也是先由上海再转到海外,国家经济命脉已然趋于自由贸易,民间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强大。1909年,清政府不得不废除漕运制度,维系八旗生命线的漕运被彻底堵塞了,没有漕运源源不断的输血养活八旗子弟,八旗子弟的没落已不可避免。
在太平天国的控制下,满清内务府的恩赐越来越少,旗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这些过惯了衣食无忧生活的贵族子弟,没有一点谋生技能,为了生存不得不干一些为人不齿的事情出来。据清人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道、咸以还,京师风气日偷,宗室子弟往往游博无度,资尽则辄往荒僻,擭农家乳孩以归。次日,故张贴招领,托词途中拾得者。至农家来赎时,则又多方勒索酬金,必取盈而后止。”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时,联军见到圆明园中琳琅满目的珍宝,起初还阻止流民窜入,防止盗抢。但是驻扎在海淀地区的旗人却率先开抢,联军在此影响下抢劫了圆明园,最后放火烧毁了这座园林以毁灭证据。在烧毁圆明园的过程中,海淀区的旗人成为了主力,为联军提供了大量的引火材料并帮助联军点火。
从太平天国起义之日起,旗人的落魄生活开始了,走下坡路的大清无力保障旗人的锦衣玉食,旗人越来越反感大清的无能,在一些旗人的加速助推下,清朝渐渐走向灭亡。但大部分旗人已经无法从好日子中走出来,讲究成了旗人维持脸面和血统尊贵的左右一块遮羞布,有钱的人真讲究,没钱的人穷讲究。
一群浑浑噩噩的“贝勒爷”们,依旧沉迷在大清江山的美好回忆中,不愿接受已经改变了现实。一些人坐吃山空之后,家破人亡,妻女沦落烟花巷;一些人则自食其力,重新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
千古兴亡多少事,太平天国占据南方的14年,掐断了八旗子弟的命根子,挖断了八旗的铁杆庄稼。这是一无心之举加剧了清朝统治的衰朽,最后在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中,腐朽落后的清王朝轰然倒塌,成为了一抔黄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