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1-07 09:21:01 阅读:55
对章邯是杀项羽叔父的凶手,项羽为何不为叔父报仇,反封章邯为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交待项羽身世时,只说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但没有说项羽是项燕哪个儿子的孩子,接着,司马迁又说,项羽由叔父项梁带大,项羽是个没长性的孩子,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还是半途而废,但项梁依旧很耐心地培养项羽。
照司马迁的交待,项梁当是项羽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父亲。项羽的父亲只给了项羽生命,但因为种种主客观的原因,项羽父亲没法担负起做父亲的责任,只好由项羽的小叔叔项梁来完成对项羽的培养和教育了。
项羽二十四那年,随着小叔叔项梁在会稽骑兵,骑兵那天,叔侄配合默契,项梁一动不动,表现出统帅应有的从容和淡定,项羽以一己之力斩杀百八十反抗者,让叔父项梁在外人眼中愈发显得从容淡定。
如果没有项梁的决意起兵,或许项羽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力能扛鼎的吴中青年罢了。项梁之于项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后来,在定陶,项梁被秦将章邯打败,战死,在之后,巨鹿之战后,作为楚军统帅的项羽,不但没有杀章邯为叔父报仇,反而封章邯为雍王,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二。
项羽清楚地明白,战场上没有私仇。
自项羽随着叔父项梁起兵的那一天,项羽就应当懂得,一个踏上战场的人,就应当将生死抛之度外,活下来,是运气好,战死了,也是应有的结局。
对于任何一个军人来说,都是如此,项梁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对于项梁的死,项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他只是和亲密战友刘邦商量,项梁战死一事对楚军会有怎样的影响,以及接下来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听上去有点冷血,是吧?但这才是真实而残酷的人生。
每一个在战场上拼杀的军人,为的都不是私仇,而是自己背后的集团的利益,在战争中战死,既不能怪敌军将领,也不能怪自己的将领,如果真要怪,只能怪老天了。
换言之,战场上,没有私仇。今天还打得不共戴天的两军军人,也可能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突然拥抱讲和。
作为一军统帅的项羽,自然更清楚我刚刚说的这种战争逻辑。
项羽并不执着于爱恨,而是一个理智得有些可怕的王。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项羽被塑造成了一个执着于爱恨的人,范增甚至因此而断定项羽不会成大事。
然而,项羽的这种形象,只存在编剧和观众的想象中,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中的项羽,不但不是一个执着于爱恨之人,而是一个跟刘邦一样理智得有些可怕的主。
虽然项羽在征伐天下中有过明显的失误,比如鸿门宴上放过刘邦,比如刘邦还定三秦时项羽去一门心思征伐齐地,但项羽之所以如此选择,并非因为项羽看重自己和刘邦之间的感情,而是因为项羽对形势产生了误判。
如果项羽是一个穿越者,他知道最后成为自己唯一对手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把兄弟刘邦,他会毫不犹豫地在鸿门宴上干掉刘邦,一如他毫不犹豫地把刘邦的能臣周苛投入油锅。
纵观整个《项羽本纪》,项羽的每一次重大选择,其实都很理智,都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封章邯为王一事,也不例外。
项羽封章邯为王,有三层目的。
第一层,拉拢章邯的秦军,让章邯的属下相信,项羽既然善待了章邯,也会善待他们。
第二层,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胸怀。因为项梁之死,章邯可以算做项羽的仇人,但项羽竟然封仇人为王,其他人做何感想,其他人还感受不到项羽宽广的胸怀吗?
第三层,提前卡位,破坏怀王之约。项羽未必会相信刘邦能在自己之前挺进关中,但项羽会防着刘邦比自己先到关中,所以项羽先封章邯为雍王,项羽这一举动,无疑在向外界宣誓,他才是真正的关中王,他有能力主宰关中,甚至是宰割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