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徐达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1-05 19:06:02 阅读:71

文章导读: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徐达是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少有的善终之人。这和徐达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关系。徐达尽管之前和朱元璋的关系匪浅,但是在朱元璋确立...

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徐达是在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少有的善终之人。这和徐达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关系。

徐达尽管之前和朱元璋的关系匪浅,但是在朱元璋确立了领导地位后,徐达养成了凡事请示的好习惯。

1363年,徐达和常遇春打败陈友谅俘虏了了三千人。徐达和常遇春在如何处俘虏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徐达要放,常遇春要杀。徐达觉得如果滥杀无辜那么以后就没有人会投降。

两人争执不下,徐达就连夜写了份报告给朱元璋,而常遇春也没闲着连夜开始杀俘虏。当朱元璋下令放掉俘虏的时候,已经一半的人被常遇春杀死了。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回去后徐达就升官了,统领其他将领。

1366年,徐达与常遇春率军20万攻打平江。徐达准备的万无一失,平江搓手可得,但是徐达还是没忘记想朱元璋请示,朱元璋看了之后很高兴,就告诉他:“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按情况行事就可以。”很快,平江被攻下,还抓住了张士诚,徐达立刻被封为信国公。

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想要巩固北方塞外边远边防,就多次派出战士出塞,多次攻打元朝的残余势力,虽然每一次都有所收获,但是没有一次是顺利解决掉元朝的残余势力,让元朝全部覆灭。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明朝在刚刚攻克元大都后没有彻底毁灭元朝是错过了最好的时间,让元朝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军队,让自己得到了巩固。让元朝在北外草原上稳居生活。这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

朱元璋的这个做法,说白了就是放虎归山。元朝趁机在漠北开始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势力,逐渐的让自己在经济、政治方面都有所发展,之后一直危害明朝的有俩百多年,一直让明朝不能实现大统一,整整伴随了整个明朝的年代。

攻克元大都之后的80年,在的土木堡一战中,朱祁镇被活捉,这使得整个明朝差点面临立足不足百年的朝代就这样被灭亡。这样的结局应该是朱元璋都没有会想到的事实吧。不然的话怎么会让徐达当初不赶尽杀绝,做出这放虎归山的事情呢?

众所周知,朱元璋得国后大杀功臣,那么许达这么重量级的人物应该怎么处理呢?而恰好,徐达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似乎他也并没有逃过朱元璋的关注?

人们所熟知的是这样一个版本。据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们会抢了他的天下,于是他定下毒计,将开国元勋们一一害死。传说,徐达生了背疽。所谓背疽,就是背上长了毒疮。据说,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刻会死。朱元璋便派人慰问徐达,并且御赐蒸鹅一只。徐达明知道不能吃蒸鹅,但不得不吃,他泪流满面,当着使者的面把蒸鹅吃干净,当晚,徐达就毒发而死。

这个故事流传颇广,一些专家甚至将其当作了史实,比如,吴晗在《朱元璋传》就持此说。

《明史·徐达传》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由此可见,徐达的确于洪武十八年(1385)死于背疽。

背疽,在古代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得了之后往往致命,三国刘表、曹休、唐朝孟浩然、南宋宗泽等名人就死于这个绝症。那么,生了背疽吃蒸鹅,就一定会死吗?如今,已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明确质疑。

明太祖朱元璋

致力于学术打假的方舟子曾发表《从“徐达吃蒸鹅而死”说起》一文对此进行驳斥。方舟子说,“疽最忌鹅”并无任何科学依据。所谓背疽,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背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在今天治疗起来并不困难,用抗菌素和动手术排出脓液,即可望痊愈。而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根本不“忌口”。

徐达

抛开医学知识不谈,从史料文献角度来看,“送蒸鹅”的传说也站不住脚。

《明史》的确记载了徐达死于背疽,但没有提及“朱元璋赐蒸鹅”一事。《明史》为清代人编纂,明、清本为对立的政权,如果真有“送蒸鹅”一事,编纂《明史》的张廷玉等清代人根本没必要为朱元璋隐晦。

“送蒸鹅”传说最早的影子,出现在明代中叶一本专讲明初掌故的笔记《翦胜野闻》中,但也只有“赐食”之说,没有说赐的是什么食物。清代《四库总目提要》说,《翦胜野闻》一书不可信,“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清代赵翼的《廿二史札记》转述了“赐食”这个故事,并加工为“赐以蒸鹅,疽最忌鹅”,但赵翼把这个故事作为“无稽之谈”来讲,没想到后人竟将“朱元璋赐徐达蒸鹅”传成了一个确凿发生过的史实。

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功臣庙,位皆第一。徐达死后备极哀荣,由此可看出,一直到死,朱元璋对他还是很器重的,“赐蒸鹅”似乎同样不成立。

徐达墓位于板仓,现存神道碑一块、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将一对、文臣一对。最引人好奇的现象发生在徐达的神道碑上。碑文共28行,有两千余字,记载了徐达的生平功绩。《明史·徐达传》说:“御制神道碑文”,可见此碑文为朱元璋亲自撰写。

在洪武初年的功臣大屠戮中,功高盖世的徐达也未收到波及,活到六十四岁病故,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名列明初六王之首。然而,徐达的显赫身份与盖世之功,并未给他的儿子们带来好运气。

徐达有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爵位,老二徐膺绪,世袭指挥使之职。老三徐添福早死,老四徐增寿,担任左都督之职。四个女儿,有三个嫁给朱元璋的皇子,其中大女儿嫁给燕王朱棣,日后成了明成祖皇后。二女儿嫁给代王朱桂,四女儿嫁给安王朱楹,可谓满门显贵。

不过,朱元璋死后,一场意外事件的发生,使这个繁花似锦的富贵之家面临灭顶之灾。朱元璋指定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后为了巩固皇权,着手进行削藩,朱元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也就是建文帝的叔叔们,成为必须要清除的目标,一个个都被连根铲除。

燕王朱棣不肯束手待毙,愤然起兵造反,从此与建文帝成为势不两立的生死仇敌。徐达的子女们,也身不由己卷入到了这场风波中。悲催的是,一家人却分成了两派,长女身为燕王朱棣的老婆,自然与丈夫同生共死。长子魏国公徐辉祖,却对建文帝忠心耿耿,与姐夫朱棣不共戴天。而老四徐增寿,与姐姐姐夫关系密切,明面上是建文帝的臣子,暗中却支持朱棣。在朱棣和建文帝之间的内战中,徐辉祖死心塌地支持建文帝,甚至亲自带领大军出征,在战场上跟姐夫朱棣拼的你死我活。朱棣大兵占领金陵后,建文帝自尽而死,徐辉祖仍然不肯屈服,文武百官都来朝拜新君,他躲在家里就是不来,朱棣一怒之下把他下了大牢,看在他姐姐的面子上没有杀他,只是把他幽禁起来。

而徐增寿的命运就要惨得多。当初建文帝疑心朱棣会起兵造反,想提前下手防患于未然,徐增寿拍胸脯担保:“燕王与陛下同根同种,富贵已极,绝不会造反!”建文帝信以为真,结果错过了下手时机,朱棣还是反了。靖难之役进行期间,徐增寿领着建文帝的俸禄,当着建文帝的臣子,却成为朱棣的卧底,暗中把朝廷内情虚实泄露给朱棣。

靖难之役进行到尾声,朱棣大军兵临城下,建文帝满腔愤恨无处发泄,命人把徐增寿找来,当面质问他的种种过失。徐增寿大概觉得胜券在握,建文帝不敢拿他怎么样,竟然不理不睬,一言不发。《明史》记载,建文帝忍无可忍,“手剑斩之殿庑下”,亲手用剑把他砍死。后来朱棣带兵进入皇宫,见到徐增寿的尸身,当场痛哭。为了报答徐增寿,专门把徐增寿的后人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