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12-19 21:51:01 阅读:50
明太祖朱元璋抓贪官抓红眼的年代,比较出名的一个“民抓官”政策,就是鼓励百姓把贪吏自发抓进京来治罪。但不太出名的另一事实是:这政策不止民抓官,也鼓励“官抓官”。
典型“李仲文案”,宁波知府李仲文派小吏冯仁生去慈溪县出差,谁知冯仁生狗仗人势,在当地各种吃拿卡要,慈溪县丞秦仲璋却是好汉,立刻响应朱元璋号召,把冯仁生捆了送来南京治罪,是为大明开国第一件“官抓官”大案!
朱元璋闻讯大喜,法办了冯仁生后,立刻把秦仲璋升为宁波知府!原知府李仲文?降为慈溪县丞,刚好和秦仲璋调了个儿。还特意给李仲文下了个指示:想再当知府?你也抓个贪吏过来换。
以《明实录》记载,自这桩风波起,明朝官场上“官抓官”成风,一开始还是抓小吏,后来就连清官拒人贿赂,都是接下来把行贿官员当场捆了扭送司法机关。官员间互相揭发更成了常事。
二百多年后的明朝名臣高拱感叹:虽说这招过分了些,但元朝时官官相护的腐败歪风,却真被明太祖这么狠砸了下去。
壮烈殉国的明末“苏武”
明末英雄极多,张春,却是十分特殊的一位。这位举人出身的战将,57岁起投身辽东战场,却最终在大凌河血战里陷入重围,兵败后力战被俘。抓到皇太极面前依然刚硬,剃发下跪全不从,却叫皇太极敬佩不已,安置在沈阳三宫庙居住。
这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里的张春,始终一身汉服装束,多次拒绝皇太极的劝降,却也选择了一个叫明朝故友无法理解的目标:促成明清双方议和。深陷两线作战的明王朝不能再这么打了,只有暂时安下东北边事,大明才有可能熬出新生。
为这信念,张春顶着“叛徒”骂名,多次替皇太极牵线搭桥,十年的辛酸,却终于在1641年变成泡影:松锦大战明朝兵败,执迷不悟的明朝朝臣们,却依然在北京死撑,绝望的张春也长叹一声,在沈阳三宫庙绝食而死。
临终前的一句留诗,更足以羞死明末山河变色里,诸多变节的“精英们”:之死誓靡它,苦节傲冰霜。
明朝的灭亡悲剧间,最不容遗忘的,正是张春这样,足以“傲冰霜”的铁汉。
好脾气的“陈也罢”
明朝成化年间,京城官员要调侃谁脾气好,常用词“陈也罢”。陈也罢者,翰林编修陈音。
这位仁兄的脾气有多好?官场上见了上司下属都是笑容可掬,吃多大亏都不跟人计较。一次有朋友去他家做客,刚赶上他家夫人与他闹脾气,招呼夫人煮茶,夫人却冷着脸说没煮,又命夫人摆点水果,夫人更气呼呼来句“没买”。
如此当着外人面打丈夫脸,陈音也只是呵呵笑着说句“也罢”,却把身边朋友看到捧腹。“陈也罢”的怂包形象,从此不胫而走。
但不久后西厂特务横行,竟半夜大肆闯入兵部主事杨仕伟家,把杨家全家拉到院子里严刑拷打。
如此恶劣行径,那些平日人五人六的朝中大臣都躲了猫猫,却见“陈也罢”陈音慨然爬上杨仕伟家墙头,冲着西厂特务怒骂:我是翰林院编修陈音,你们私设公堂践踏国法,看我明天怎么弹劾你们!气冲冲一句话,竟真把凶神恶煞的西厂特务,吓得脚底抹油跑路。
所谓风骨,就如这一刻的“陈也罢”,不在平日多么威风,却正是关键时刻见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