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被女人耍得团团转,最后被妃子毒死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06 14:22:43 阅读:71

文章导读: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中宗李显是个悲情的皇帝,在他人生的前半段,几乎都活在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作为唐高宗的第三子,李显在调露二年(680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中宗李显是个悲情的皇帝,在他人生的前半段,几乎都活在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作为唐高宗的第三子,李显在调露二年(680年)被册立为太子,并在3年后接替驾崩的父亲,继位为皇帝。然而李显虽是皇帝,但实权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而他为了夺回权力,便准备提拔岳父韦玄贞为宰相,结果触怒武则天,在位仅55天便被废,时在嗣圣元年(684年)。

  唐中宗下台后被流放到房陵,14年后才重新被武则天召回洛阳,不久又恢复储君之位。此后7年间,李显再不敢违逆母亲,凡事都采取隐忍低调的态度,由此才摆脱武则天对他的再次迫害。神龙五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五位重臣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显,后者由此复辟成功,并恢复唐朝的国号。

  唐中宗复位后,天下臣民对他翘首期盼,迫切希望这位中兴之主能够改弦更张,在消除武周末年各种乱象的基础上,恢复唐朝的德政,重塑帝国的声望。然而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刚刚摆脱母亲控制的唐中宗,迅速地陷入另三位女人的“合围”之中,沦为昏庸之主,令天下失望至极。

  第一个利用唐中宗的女人,是曾与他生死与共的韦皇后。原来在幽禁房陵的14年时间里,唐中宗因为畏惧母亲的迫害,数次产生自杀的念头,幸亏韦皇后的劝阻才作罢,并在她的鼓励下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正因如此,唐中宗与韦皇后相约,一旦自己复辟成功,便会与她共享天下,对其所作所为不会加以干涉。

  所以等到唐中宗复位后,韦皇后便在皇帝的默许下,公然插手朝堂事务,并与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卖官鬻爵,把当时的官场搞得乌烟瘴气。不仅如此,韦皇后还与昔日的仇敌武三思私*通,并与他一起抱团作恶,在朝中大搞党同伐异、清除异己的活动,行为甚是嚣张。

  第二个利用中宗的女人,是他的爱女安乐公主。作为中宗的幼女,安乐公主不仅美丽聪慧,而且极能在父母跟前撒娇卖萌,由是深得他们的溺爱。等到唐中宗复位后,安乐公主依仗着其父的溺爱胡作非为,曾经自做诏书,蒙住前面的内容,只让中宗在末尾画押,而后者每次都欣然听命(“尝作诏,箝其前,请帝署可,帝笑从之。”见《新唐书·卷八十三》)。

  不仅如此,公主还屡次请求中宗立她做皇太女,后者虽然没有同意,但却恩准她设置府署,自行征辟属官。安乐公主滥用选官特权,将大量的官职公开“兜售”,由于这些官员属于非正式任命,任命状按规定需要斜封,所以被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在当时,“斜封官”的数量极多,仅被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否决的便有1400多名,情形之泛滥可见一斑。

  第三位把唐中宗耍得团团转的女人,是新晋宠妃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的心腹秘书,上官婉儿在武周时期便负责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很盛。等到被唐中宗纳为昭容后,上官婉儿凭借着皇帝的宠幸继续参决朝政,并与韦皇后、武三思等人互为表里,疯狂地诬陷、迫害张柬之等五位中兴元勋,令天下极为愤慨。

  除此之外,上官婉儿又背着唐中宗跟武三思私*通,并在起草的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室(“中宗即位,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见《旧唐书·卷五十一》),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并最终发动叛乱。

  对于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的抱团作恶,唐中宗虽然心知肚明,但却不作任何理会,甘心被她们耍得团团转,由此让天下臣民失望至极。可尽管唐中宗无条件地容忍身边的三位女人,可她们却依然不依不饶,为了更高的“理想追求”,最终竟然动了毒杀他的念头。

  原来,随着权势的提升,韦皇后野心日渐膨胀,准备效仿婆母,也过一把女皇瘾,而安乐公主也一门心思要当皇太女,以便将来接班母亲做女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已无法满足她们愿望的唐中宗,便成为韦皇后母女需要铲除的对象。而早已投靠韦皇后的上官婉儿,对母女俩的阴谋不仅没有阻止,反而积极参与其中。

  于是在景龙四年(710年)六月,韦皇后母女合谋,在中宗食用的汤饼中投毒,将后者活活毒死(“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六月壬午,帝遇毒,崩于神龙殿,年五十五。”见《旧唐书·卷七》)。李显前半生受母亲控制,复辟后又被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耍得团团转,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堪称史上最窝囊的中兴之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