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8-09 07:15:02 阅读:285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河流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准则。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一学期时间的学习,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从事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畅谈、设想、讨论、汇报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和交流,充分展示学生主性、合作性,知识的积累性及学生们“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分析、讨论、畅想的基础上发表自身观点,学会说理。体现学生情感、情操及良性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身对本地区的发展及生态情况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地方性知识的活动经验。对和谐的深刻理解为探讨“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借此时机,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灌输给孩子,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个具有环境保护素养的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河流的学习,了解世界的水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2、通过绿色世界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问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育孩子关注环境,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从小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3、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4、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学习。
我爱我的家乡——创建文明生态园林城市,在我们的家乡――南京,处处有绿光,处处有新鲜的空气!我生活在南京这样美丽的`城市里,这让我们引以为豪,感到骄傲!大家一定知道,花草树木用处极大,如果没有了树林,人们就会遭遇沙尘暴、龙卷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会受到噪音污染,让我们的身心不健康。
每当我们坐上私家车和公共汽车时,都会看见公路旁有一大片绿化带,在公路旁栽树、养花可以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让新鲜的空气一路上陪伴我们,直达到目的地。花草盆景也有吸毒的功能,我们会看见许多人家装修房子时,刷碗了油漆后就要放几盆植物,让他们吸掉那些有毒物质――那是我们人类不需要的空气。
恰恰相反,我们不需要的空气正是植物们需要的,而它们吸入后,会把人类需要的氧气“吐”出来,让我们茁壮成长!现在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正在逐渐减少,我真担心,没有了森林的世界会是多么恶劣,没有了森林的人类将会是多么无助啊!同学、父母们、老师们,从现在开始,低碳生活吧,每个城市少开一辆车,让我们学会环保――坐公共汽车吧。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我做起,爱惜一草一木吧,爱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爱惜我们美丽的家乡――南京吧!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徐州人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将徐州市建成“美丽徐州”,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
徐州现在的高楼越来越多了,马路也越来越宽了,城市也越来越大了,但是徐州的绿色却越来越少了。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们小区本来有两处大花园,春天的时候鸟语花香,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时候树木枝繁叶茂,一片蝉鸣声。秋天的时候秋风吹红了枫叶,吹黄了各种花儿的叶子,花园会告诉你秋天来了。冬天下雪的时候花园又别有一番风味。如今花园越来越小了,都被一个个停车位占用了,树木少了,鸟儿自然也少了,蝉鸣声也似有似无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大家一起努力,要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找回蓝天找回我们从前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的徐州更加美丽吧。
最后,我郑重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绿色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绿色经济为基本发展形态,通过开发绿色技术,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同以往的黑色发展方式不同,其重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是贯彻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绿色发展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生态化经营理念,它要求企业经营者应具有把企业建成生态企业的意识和谋略。它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按照少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集约化方式生产,实现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绿色发展实质是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转型,它是以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灵魂,运用绿色技术多层次地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创立无污染、着重于避免废物的生产系统,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的生态体系,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到产品的整个加工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等都将本着保护环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由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绿色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的目标的根本手段。绿色发展是节约资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绿色发展生产的基本要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以及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从而减少了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的产生。
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取得,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着重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走向低碳、环保和健康,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24年8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使绿色经济成为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发展理念。胡锦涛在2024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2024年11月12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企业绿色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企业对生态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绿色发展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一些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对自身的生态化建设认识不足,仍然采取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企业仍旧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盲目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轻视甚至于无视生态环境效益。有的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对企业自身造成的环境问题往往视而不见。
2.国家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绿色发展要求实施绿色生产,生产绿色产品,会产生一部分环境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致使绿色产品往往较其他同类产品价格偏高,因此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然而,我国绿色发展缺乏政策支撑,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绿色生产的积极性。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绿色发展,生产绿色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些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政府给予的相关补贴不足,没有对绿色产品进行足够的价格补贴;第二,我国对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的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国家对企业的绿色生产行为的税收补贴程度不够,没有对绿色发展给予足够的支持。由此可见,我国需要加强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
3.绿色发展的法律保障相对滞后
法律保障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起草时间较晚,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譬如,针对部分具体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对由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等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制定的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绿色消费法、绿色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还存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使得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违法者难以实施有效地惩罚,致使法律起不到真正威慑作用。
4.许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首先,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创新能力有限,生态工艺应用较少,技术选择环境较差,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低技术能力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其次,虽然绿色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但它在我国并没有成熟,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很多难题还尚待解决和攻关,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显示其效能。在目前,一些工艺还基本是个理念,未在各个产业的技术和设计上落实,技术和工艺上的瓶颈不突破,导致了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和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严重阻碍了绿色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能够有效支撑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设备效果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等。
另外,由于绿色产品要求的绿色技术水平高、资金投入大、市场获利不稳定,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开发力度有限,致使企业在平衡利润的前提下,对绿色技术的创新动力不足。
针对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企业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要把传统企业改造成绿色企业,绿色发展,首先必须提高企业的生态意识。所以,加强社会舆论对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显得十分必要。增强社会舆论的宣传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强化新闻媒体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曝光,这样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绿色企业的认知度,普及绿色发展相关知识及其对公众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益处,让大众了解绿色发展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提高公众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在网络、报刊等媒体对绿色发展的先进单位应进行适当的宣传和表彰,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予批评,这样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又能引导大众崇尚绿色消费,鼓励企业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2.促进企业观念的生态化转向
企业观念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观念的生态化是绿色发展的精神动力,制定长远的绿色发展战略和目标,塑造企业生态文化以及学习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观念的生态化转向。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对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企业领导人应当破除传统的所谓注重效益就要损害企业自身利益的错误观念,建立起生态生产力优先的价值原则,因为生态优先并不等同于不发展,而是要彻底地改变“三高一低”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企业应当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生产成本中去,制定有效的绿色发展战略和目标,大力推动企业生态化改造,把传统企业改造成绿色企业。
其次,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教育,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使全体员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地按照环保标准进行工作,并能对消费者进行绿色知识的宣传和绿色消费的引导。同时要制订企业道德规范,并以条文的形式约束全体职工的行为,激励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3.加大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财税支持政策,加大对绿色发展中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引进的投资、不断完善税收政策、拓宽绿色发展融资渠道等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
第一,加大对绿色发展的财政投入。我国绿色发展尚不成熟,一些企业仍旧维持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对于那些向新型生态化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变的企业来说,大量的清洁生产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引进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资金需求巨大,迫使多数企业无法负担,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有力的财政扶持,鼓励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把传统企业改造成绿色发展。政府必须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投资,形成绿色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绿色发展的创建与发展。
第二,对绿色发展进行必要的物价补贴。政府应对绿色产品在售价上进行差额补贴,并规定其销售价格接近于同类可替代产品的市场价格;政府应对企业陈旧设备的更新换代进行补贴。落后的生产设备是不足以满足环保要求的,政府可以通过价格优惠等财政补贴措施,鼓励企业更换生产设备。
第三,完善税收政策。政府应对企业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含铅汽油、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征收环境污染税;通过调查与信息采集、定时明查暗访等措施,评估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对减排效果明显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奖励政策,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更新设备,加快传统企业的生态化建设。税收已经日益成为国家促进绿色发展的有力工具之一,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能增强绿色发展的主动性,这种激励性税收优惠尤其适合鼓励绿色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绿色发展。
第四,完善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制度。目前我国的排污收费标准很低,有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由于收费低,大大削弱了对企业的制约作用。应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将费改为税,使那些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厂家无利可图。
第五,强化绿色消费政策。推进绿色发展,需要完善我国的绿色消费政策。首先要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将耗材多、对环境污染大的产品对其征收重税,通过增加生产者的成本,提高市场价格,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迫使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其次,建立的绿色标识制度。对于从原材料的采掘到废物的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均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的绿色产品给予明确境标志,表明该产品是绿色产品。人们通过醒目的标志制度,认清究竟哪类产品属于环保产品,哪类产品属于非环保产品。同时,由权威部门发布印证,可以加大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还可以加大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实施生态化建设是极为被动的,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成熟,因此,推进绿色发展法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完善绿色发展的相关立法
我国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的建立已相对成熟,但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缺少相关法律依据对其进行处罚,使得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要扩大法律的适用范围,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不断完善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注重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首先,环保部门应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之于企业层面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已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加大对不合规范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于《清洁生产促进法》,可以适当增加强制性规定,比如第20条“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可修改为在技术许可范围内应当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5]。还要对一些过时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正,对于现行的法律法规中不适合的内容进行全面或部分的修改,使得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时效性。
第二,加强对企业的环境执法监督
加强对企业的生产活动的环境执法监督审查力度,是维持我国绿色发展秩序进行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有关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强制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施停业整顿,停止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并让其限期整改,并不定期地对这些企业进行二次抽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绿色发展的认识,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严厉打击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对于违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同时,还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完善监督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政府需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应当完善现行法律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公开听证、群众举报等制度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制度。要通过对于公众的教育、培训、宣传等手段,多方调动公众进行直接的、面向基层的监督,从而形成绿色发展有效的监督机制。
5.强化绿色发展管理
所谓绿色发展管理就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把企业视为生命的有机体,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看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善绿色发展管理机制,有利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甚至能够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通过及时的与先进的国际管理方式进行对接,不断的完善企业形象,对企业自身形成一种严格的约束力。
完善的企业管理对于绿色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建立健全生态化的管理经济责任奖励机制。创立生态化奖励基金,根据完成既定的生态化目标情况作为企业评选先进单位的评判标准之一。
第二,完善绿色发展考核机制。将绿色发展生产责任与企业经营生产责任相统一,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待,将责任落到实处。
第三,建立绿色发展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为了做好生态化建设,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生态化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从企业内部在生态化的管理上讲,没有专业的绿色发展管理人才,就不能很好地可持续地发展企业的生态化,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能够使企业在生态化改造及生产活动中保持高效稳定地进行,同时专业人才规范化的管理与操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建立绿色发展人才培养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第四,实行绿色发展管理团队制。绿色发展管理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管理团队,团队管理者应当具备较高的管理权限,并通晓各部门的生产运营状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生态管理机制,将职责细化到每一位管理团队成员身上,这样做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从而确保绿色发展管理的稳步进行。
第五,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管理机制。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地推进企业自身的生态化管理机制建设,与时俱进,把生态化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包括全方位的生态化管理机制和生态化的监督机制等。
6.大力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对于成熟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通过组织、引导和扶持等手段鼓励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要求从企业生产方式出发,充分开发利用绿色技术,建造绿色企业,发展绿色生产。
传统企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安装废气物净化装置,采用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净化处理。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分离,即一部分生产过程进行产品生产,另一部分生产过程对废物进行净化处理。这种方法会使污染控制进入困境。绿色技术创新在原则理念上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业技术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随之导致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在生产实践中则是从产品的材料设计、开发工艺及管理销售各个过程中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贯彻绿色发展的宗旨。企业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推进绿色发展需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工艺技术等绿色技术支持,这些绿色技术是构筑绿色经济的物质基础,是绿色发展的技术依托。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生产中表现为生产工艺的绿色化。生产工艺的绿色化也就是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中,在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在生产工艺上有所转变,着力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和资源转化技术。
(1)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绿色发展。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少的进行环境污染物排放,即污染控制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生产过程的尾部进行净化处理,而是放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技术包括企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和生产产品的清洁两个方面。通过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无废或少废生产,使生产过程和产品消费过程变为无污染或少污染,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作产品的绿色化。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既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无污染或少污染,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又要实现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实现产品的绿色化。
(2)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开发资源化技术,推进绿色发展。资源化技术就是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在我国,许多资源除主要有用组份外,大多含有共伴生有用组份,有的共伴生有用组份的价值甚至比主要有用组份还要大。传统技术下共伴生有用组份大多没有加以利用,和废料一起排放到环境中,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采用资源化技术对其提炼利用,综合利用其多种有用组份,会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使资源获得绝大部分有用组分的回收和利用,使原材料中各组分都能得到最大应用或得到无损害生态环境的处理。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徐州人共同的责任,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将徐州市建成“美丽徐州”,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
徐州现在的高楼越来越多了,马路也越来越宽了,城市也越来越大了,但是徐州的绿色却越来越少了。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我们小区本来有两处大花园,春天的时候鸟语花香,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的时候树木枝繁叶茂,一片蝉鸣声。秋天的时候秋风吹红了枫叶,吹黄了各种花儿的叶子,花园会告诉你秋天来了。冬天下雪的时候花园又别有一番风味。如今花园越来越小了,都被一个个停车位占用了,树木少了,鸟儿自然也少了,蝉鸣声也似有似无了,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环境,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大家一起努力,要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找回蓝天找回我们从前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的徐州更加美丽吧。
最后,我郑重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无私地孕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可是,我们却懂得保护她、爱护她。而是无节制地使用她所提供的资源,破坏她的环境。让她变得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就只举黄河为例:
同学们,现在的地球因为人类而变得伤痕累累。如果我们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那么地球的生态会越来越差。也许有人会想:保护生态那么大的事,一个人能干什么?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等。
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那么我们
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可以构建出生态经济,井进一步提出了非线性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因。近年来,如何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己成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20**年,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分别发布了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中匡}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排名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均占用量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倒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国家之一。据报道,在20**年的时候,中国在钢铁、铜、煤炭方面的使用量已成为世界首位,而石油和电力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消费大国。但是在原煤、铁矿石、钢材等能源用量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的gdp却很少,仅是世界总量的4%而已。在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资源浪费严重,根本不能效率最大化。然而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我国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使得中国的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据有关单位预测,中国现今的主要矿产储备量到2024年能够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
为保证经济的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这不但使得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值居世界首位,全国的各大水系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不成文的一个标准,这使得某些地方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但是最终,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问题,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以能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能源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及升华。它的内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新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系统的存亡是受自然的存亡而影响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二,生态文明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生产观。生态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让生态系统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三,生态文明是满足自身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新的消费观。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而是既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分析
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今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五大类基本要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少不了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都已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生态文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自律,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是现代知识系统的经典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的科技发展充满着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地思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冲破传统的科技思维,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的工业文明科技是对稀缺,不可持续的资源,而生态科技是对充足,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以绿色科技为基础,加大对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要加大精力解决生态科技的难题,例如,生态大面积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科技系统、保证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有责任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带领人民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政府的决策应符合生态规律,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体制和行政干预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政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征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若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效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质量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同时还有精神方面和生态方面的。生态文明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人们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相互协调起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结语: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必须由自然界提供;其次,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再次,自然环境往往会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和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文化式样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影响。
生态文明论文1500
生态文明论文3000字
财政部于2024年11月推出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会计体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中国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重点所在。如何将党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必要的协调融合,以适应新形势下党校财务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变革,将是党校是否能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体系的基础。
(一)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1、党校财务管理的概念
2、党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党校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或者其他高校、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民间非营利组织相比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党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为党的培训任务服务的。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遵循经济规律、党校的建设规律、党校的教育规律,将学校教学资源和服务资源有机结合,为教学与科研的有序开展科学合理配置经费与资产,以保障党校培训任务的正常开展,为参加培训轮训的各级党员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经费物资的计划性
党校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预算资金、财政专户拨款、非税收人等,党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制度。日常经费必须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指标,配合党校年度预算经费、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开展工作,并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各项事业收人、其他收人全额缴存财政专户纳人预算管理。这种有制度保障的计划性对党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大为有益,也是党校前进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3)成本核算的简化性
党校财务管理贯彻专款专用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会计核算采取收付实现制。现阶段主要核算预算资金及预算外资金收支及其余额,不计算盈亏,一般不计算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各项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人,党校资金的来源渠道在扩展,特别是各种有偿办学形式和各种有偿劳务服务的增加,无形中扩展了党校资金的使用领域,这也将改变党校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增加新的成本核算内容。
(二)党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利用率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党校在资产管理中还存在如国有资产利用率不高,资产老化及沉淀情况严重等问题,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报废到处置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校内部各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还有待强化,相关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真实反映党校的固定资产状况,促进固定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加强经济核算,加强财务监督,加强固定资产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档工作,调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内在积极性,开源节流,所有这些工作将提高党校被产管理效率,保障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2.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党校财务部门是面向全校所有部门以及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窗口,党校管理工作中所需的绝大部分信息是由财务部门提供。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党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直接影响党校整体管理效率。当前,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财务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财务与各部门信息沟通、互动等现代信息交流模式还远没有建立。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财务电算化平台为基础,以财务信息化为前提,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成为目前党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3.财务管理综合性人才不足
现阶段党校财务人员大多数是核算型会计人员,会计基础知识较扎实、操作能力强且工作细致,但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财务会计领域,上升到管理的复合性和创造性则明显不足,至于准确预测、及时决策、协调合作、危机应对等体现现代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缺乏。在未来改革继续深化的形势下,党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将会逐步扩展,管理环境变得复杂,对党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达到专业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要求,才能以高水准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党校的培训和教研任务提供最规范、最全面、最科学的服务。
(一)管理会计纳人的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管理会计做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管理类别,可以根据需要跨学科、多方法、多视角地寻找最佳解决之道,还可根据内部管理者的要求进行局部或整体的预测分析,进行有选择、不定期的信息报告与披露,从而为管理部门正确地进行优化决策服务。简而言之,管理会计就是针对管理中遇到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控制现在,预测和规划未来,为改善内部管理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信息资源的“内部会计”。
1、管理会计的加人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预测决策水准
管理会计做为“内部会计”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它可以随时为党校管理者提供特定问题、特定阶段、特定范围具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从基础数据中发现规律并遵循管理会计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模式,包括制度、预算、评价、激励等控制模式;制定一系列管理控制标准,包括财务标准和非财务标准,前者是资金管理和运用标准,如党校财务预算、经费开支预算、资产管理预算等,后者则是人力资源与培训需求标准,与党校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及培训学员等相关。有了以上系统科学的模式,再经使用规划、组织、控制、预测、决策、评价等管理会计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将极大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水平乃至党校整体包括教学行政各处室的行动力。
2、管理会计的加入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准
管理会计的中心内容就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与评价、控制与决策,要实现这些就必须依靠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手段,以帮助管理会计实现应有的目标。一旦建立起有管理会计组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首先将有助于会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工作有机结合,使得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转变、从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其次将有助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减少信息收集成本,党校各职能部门都可以从此平台搜索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会计依赖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所需要的会计数据和其他数据,可以通过此信息平台得到保证与反馈,并对预测决策规划起到助推作用。
3、管理会计的加入将会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报告评价水准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统一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对不同事业单位的内部分析与评价则无法面面俱到。做为党校这所特殊的干部培训学校,需要在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党员干部调学计划、培训经费收缴及使用计划、特殊经费特殊问题处理计划等等方面做单独分析报告,但由于目前会计人员自身和体制限制,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责任考核机制,会出现预算编制及预算指标分解粗放、专项资金管理混乱、财务分析报告存在主观性片面性等情况。管理会计将通过对目标的改进调整和优化管理,从大局出发,进行多层次规划与控制,提供多视角分析评价报告,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分析党校财务管理特点与实际问题,如资产利用率、信息化程度、人力资源问题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理由;揭示管理会计纳人的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如提升预测决策水准、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准、提升报告评价水准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动力;学习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如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等,可知党校财务管理已经有了变革的助力。管理会计在强化党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方面的卓越能力,将会为党校事业地蓬勃发展提供最有实力的帮助。
管理会计纳人的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是党校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突破口,是对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满足信息使用者如党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多方面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与工作重复状态,也帮助处于相对薄弱地位的管理会计借助财务会计成熟平台快速搭建起自身框架,提升管理会计在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二)管理会计纳人的党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从领导层开始支持、引导、鼓励、推动管理会计纳人的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强化专题学习与培训,从规划、决策、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把握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在加强党校自身建设和开展财务监管工作中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并最终落实到党校事业的管理和-86-发展之中。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是发展党校新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大好时机。通过实践探索和有效运用,进行经验总结,加大横向交流,提升党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速度,最终推动党校全新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2.强化管理会计教育,提高党校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从来都是关键。只有对党校会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者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促使全员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能促进兼具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的建立,才能促进可提供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的涌现。新型党校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之外,熟悉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工作能力。
3.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之一就是要提供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这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高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有助于党校管理不同环节、不同岗位的相互衔接、流程控制与管理效能。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应当是用数据支持相关决策的管理平台,也就是使用会计语言,利用管理头脑,控制工作流程,发现分析问题。新型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是会计与管理有机融合的重要基础,是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决策转变的重要支撑。
4.改善会计数据采集基础,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科学融合
管理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管理人员也必须用数据反映和解决问题。党校会计也应顺应发展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信息整合,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合理。要改善会计数据采集基础,提供客观依据,探索有效机制,将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用精确的数据反映出来,并通过科学加工整合,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这是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够科学融合的一项工作,也将会提升党校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
5.建立财务预算的分析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应从一种单纯的费用控制手段向财务资源配置高度转变。应依据科学的指标体系、客观的评价体系、合理的预算制定程序保证财务资源在党校事业中效益最大化。长效有序的财务预算编制分析机制,能够通过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第一时间找出差异因素。同时规划、协调、控制与业绩评价多职能齐头并进,预算目标分解清晰明了、责任明确,并与激励制度结合起来,将责任和利益紧密挂勾,使预算管理工作高效率,髙质量进行,保障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转。
管理会计纳人财务管理体系,必须有一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框架,具备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才能真正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衔接,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作用。笔者针对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做以下“一体两部三标四核”的大致构架,如下图:
(一)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一体两部”格局
“一体两部”格局是指在党校财财务管理大体系下,设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平台,结合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协调运作,将党校财务会计的资金核算和管理会计的价值分析、信息管理充分结合,从动态和静态的总体角度把握党校财务管理工作,从线性发展到点面结合反映和控制党校的财务管理活动。整合财务会计信息与其他内部信息,并延伸到党校教学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中,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等工作能更全面深人地展开,这是管理会计应用对财务管理的有效支撑,与财务会计共同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提升党校资源分配效率的强力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同源性的理论,数据、分析、报告的有机融合将会使党校财务管理的数据归集与分析决策功能更积极全面。
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运用还在探索阶段。党校财务管理体系正可以利用财务会计成熟的架构,将管理会计支配资源的职能权限与协调范围同财务会计进行组织结构上的配置,并赋予决策权限,让财务会计的归集核算与管理会计的控制、分析、评价都能在新财务体系中体现出来。
以财务会计数据资源为信息基础,以党校教学和管理活动为中心,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将财务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行整合、统筹,打破部门、系统、时间、内容的限制,达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这是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的基础,以使会计职能前置服务、管理职能后续监控,从而满足党校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多角度、多维度的管理需求。
(二)建立党校财务管理“三标四核”模块
“三标四核”模块是指在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下,树立“费用标准、预算标准、绩效标准”三大标准模块,同时建立预算控制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绩效评价中心、内部控制中心四大管控中心,进行控制调节评价、分析预测决策,以达到预期目的,保证平台管控工作系统、规范、高效。
1.党校财务管理体系费用标准、预算标准、绩效标准模块
(1)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费用控制和资产配置标准
目前党校收人主要有财政补助收人、上级补助收人、附属单位缴款、非税收入、事业收人、其他收入等来源渠道,支出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应当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核算、综合平衡。日常应对经费使用状况进行跟踪监管,随时核査,保证监管的有效性与及时性。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更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全面合理、真实准确。
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将资产配置纳入财务管理。党校资产在各归口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按照效率优先、服务优先原则进行配置,明确使用者的责任,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使用、维护、监管三方责任,形成协调一致的管理分配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财务监管体系,努力确保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及定额标准
在制定财务预算标准时,充分考虑历史纵向水平、内部平均水平和系统横向水平,使制定的预算指标科学合理,以一种规划、沟通及协调的形式而非压力与惩罚工具激励党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从认识预算的重要性人手,进行客观分析,建立高质高效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实行预算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科学规范地采用预算编制方法,坚持“量人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保证合理的支出结构,保证编制的预算与党校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相吻合,保证预算管理与经费管理的配比度,保证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应有明确的定额量化标准,无论相对数指标或绝对数指标,都必须保证分解后的预算数据与总预算目标一致。应重视预算控制和评价分析,选择采用差异分析、对比分析、对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比对实际执行效果,便于随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达到预算控制的预期效果。同时逐步运用权责发生制结合现金流量现代模式,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融合提供数据基础和体系保证。
(3)党校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建立一套适合党校决策和管理评价的财务报告和绩效标准
在建立财务决策和财务管理报告系统时,应充分融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原则和标准,秉持全面性、真实性、重要性原则,定期进行对资产结构、收支结构的分析评估反馈。在使用常规会计标准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同时,根据各方需要形成预算执行报告、资产管理报告、政府采购情况报告、现金流量报告、绩效控制报告等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财务管理报告。
应建立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校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应将工作绩效、资产管理、费用控制等评价结果纳人年度考核内容,制定奖惩措施,定期考核评价。针对考核内容,设定相应绩效考评指标,如业务标准化指标、资产管理指标、预算执行指标、岗位责任制指标、职业作风指标、服务满意度指标等等。绩效标准设定应因岗而异,结合预算指标与实际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积极性,通过绩效标准的设定应努力达到一个高度,即从“事”的绩效目标实现向“人”的绩效潜能提升的质的飞跃,实现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2.党校财务管理体系预算控制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绩效评价中心、内部控制中心
(1)预算控制中心:该中心应严格对照制度和预算指标,分层分级控制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对预算执行进度跟踪分析、监督考核,杜绝出现问题造成浪费。不允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预算用途、变动预算标准。这一中心的目标就是在最基础的工作中加强财务预算执行的约束性、控制性,保证预算完成进度与实际工作的配比。杜绝不顾实际工作进展与质量,一味追求预算进度,造成与总目标的偏差,产生失误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
(2)资产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是该中心的目标。借助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依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证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保证固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资产使用登记与盘点制度的有效执行,确保党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资产闲置和浪费。
(3)绩效评价中心:党校财务管理有其特殊性,它的绩效评价中心可设立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财务指标指:预算执行部分、经费支出部分和资产使用效益部分;非财务指标包括财务制度执行、财务工作情况、财务人员培训情况、外部评价情况等。应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保证综合性和导向性,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使党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中心的工作更具客观、公正、完整及有效。
(4)内部控制中心:该中心目标是保证内控制度的执行、内控程序的完善、内控责任的到位。它即是独立中心,又是把握全局的总控中心,应依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体系设立。它的核心任务应包括:宏观财务目标控制、全面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务信息系统控制、政府采购控制、资产管理控制、财务报告控制等。内部控制中心要真正发挥监督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职能作用。应依托党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建立有效保障内控执行的独立机构。岗位设置应权责分明、相互牵制,完善工作程序和步骤,指定参与的部门和人员、确定责任和配套制度,明确内控评价报告反馈对象,最终达到控制与改进的目的。
如上所述,建立“一体两部三标四核”新型财务管理一体化整合模式,对推进党校财务管理工作结构和内部控制的提升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推动党校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当前,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生态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推动自治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自治区林业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认为成立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自治区民政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宗旨的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可以说,成立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正逢其时、正合其势,这对自治区现代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林业是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理念的提出,使林业建设由过去的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共存,逐步向现在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发展,特别是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多年来,自治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走保护优先、工程带动、产业拉动的发展之路,生态状况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但是,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盼等方面来看,林业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与力量。特别是,自治区生态建设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现代林业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些社会组织来研究和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促进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内蒙古生态文化研究会作为学术性社会团体,由生态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企业家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是连接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桥梁纽带,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不仅能够正确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现代林业建设。成立生态文化研究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建设生态文明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色资源,还需要先进的生态文化引导。林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基础产业和文化载体,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林产品和丰富生态文化载体等多重使命。就自治区而言,当前的生态文化研究与弘扬还没能够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相协调,没有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以弘扬生态文化为己任的生态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在补齐短板,促进绿色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上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需要提高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培育,同时要适应新的世界发展潮流,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造福子孙。研究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通过举办论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组织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面向会员,面向社会,广泛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倡导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全社会逐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唤起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从而形成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共识与合力。桥梁纽带作用。研究会作为社会团体组织,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服务、落实政府决策,联系社会各界的重要力量,有高度的融合性、渗透性和较强的影响力、辐射力。研究会将根据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会员权益、市场主体需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积极参与完善行业标准、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积极反映会员的诉求,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积极与国内外有关组织、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生态文化建设平台,吸引一批与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相关的组织和单位,共同推进内蒙古生态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服务助推作用。研究会将立足于林业,着眼于生态,致力于文化,广泛联系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构建生态文化研究、教育、传播体系。要紧紧抓住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利用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生产工作一线同志们的作用,组[]织开展生态文化调查研究、学术研讨、交流学习等,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产品,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服务网络体系,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促进内蒙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化产业快速有序发展。
生态文化研究会要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努力为政府、部门、会员单位提供服务,着力开展生态文化的专题研究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服务。为此,生态文化研究会要在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和登记机关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下,做好以下工作。着力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要通过舆论引导、媒体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荒漠化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湿地日、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的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生态伦理,树立生态道德,崇尚生态文明,适时开展“美丽乡村纪实”“生态文化的故事”“森林文化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沙漠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产业的活力。在全区森林、沙漠、湿地、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实体产业配套的文化研究,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使生态文化切实为实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实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生态文化传播能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生态文化内容形式,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形式,使生态文化更加贴近百姓,深入群众生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形成多层次的传播网络,扩大生态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使生态文化发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生态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使人们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的空间,使高质量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研究会刚刚开始运转,在做好以上几项长期工作的同时,当前重点要抓以下几项紧要工作。一是结合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组织开展生态文化领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和人才培训工作,择机举办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论坛;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企业和生态文化基地创建活动。
研究会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办事机构建设。根据当前研究会的工作需要,初步计划设置办公室、调查研究部、宣传教育部3个内设办事机构。办公室负责内外联系、综合协调、运行管理、会议筹备、文稿起草等工作;调查研究部负责组织开展生态文化研究、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宣传教育部负责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论坛等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研究会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有序运行,使研究会逐步达到工作制度化、程序规范化、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目标。研究会将不断探索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的主人翁作用,不断提高研究会的工作水平。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积极创建学习型研究会,通过有计划多渠道的培训和对外交流,全面提高会员综合素质;二是吸纳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合作,提高研究会的知识层次和管理水平。
摘要:我国目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严峻现实,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本文正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探究村屯绿化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村屯绿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而村屯绿化工作既是响应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更是提升村屯绿化覆盖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态环境的强力措施。
1村屯绿化工作的必要性
村屯环境长久以来一直是污染治理与环境监管的死角,几乎处于“自治”状态,再加上污染治理措施、设施以及公共环境服务远远无法满足村屯现实需要,进而造成村屯环境状况不佳。因此开展村屯绿化工作[1],绿化、美化村屯环境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开展村屯绿化工作,也是各级林业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地方生态效益发挥的强力保障,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强大助力。
2村屯绿化工作建议
2.1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理念
村屯绿化工作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按照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富足的文明社会要求,将村屯绿化作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首先,确立村屯绿化新理念[2],转变传统的植树造林工作注重绿化荒山的观念,充分利用各个村落自身的环境优势,大搞村屯四旁植树等村屯绿化工作。其次,转变绿化美化工作是林业局园林部门工作的传统观念,确立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新的建设理念,将村屯绿化工作作为各个乡村的自觉行动。最后,转变林业局园林部门关于村屯绿化工作的传统观念,切实确立全社会、乡村全员参与到村屯绿化工作中来的新理念。在村屯绿化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号召乡村全体成员参与到村屯绿化工作中来,还可以让有义务植树任务的企事业单位也参与到农村村屯绿化工作中来。
2.2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在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各项管理,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村屯绿化工作合力。比如做好资金预算管理、各项财政资金整合以及保障绿化用地等。首先,各县建设局要切实做好村屯绿化工作的基础服务以及村屯绿化规划的指导工作,各县林业局要确保各个乡村能够选择和栽植适合当地环境的苗木,并协助各个乡村购买种植所需各种苗木、果树等,最后帮助一些贫困的村落合理修复生态环境。其次,建立长效机制以加强管护村屯绿化建设。[3]在设计村屯绿化方案的过程中,应引导全村群众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充分体现全村群众的主体地位,争取他们的意见,确保村屯绿化建设方案更加科学合理,这也有助于吸引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到后期绿化建设工作中来。最后,要想做好村屯绿化工作,还需要对农村居民开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技术和技术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村屯绿化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开展村屯绿化工作,还需要结合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为,采用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和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使村屯绿化既能反映乡村特色的绿化风貌,又能反映乡村地形特征和时代特点。对原本存在的绿化成果要充分利用好,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建设与改造并举。比如在开展村屯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地方林业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好乡村原有的绿化成果、古树名木和森林资源。生态优先则是指要将改善村屯环境作为村屯绿化工作的首要目标。在村屯绿化工作中,要以村屯绿化为主,突出乔木树种的比例,做到乔、灌、花、草、藤的科学搭配,针阔混交,常绿与落叶结合,从而建设一个功能齐备、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的村屯绿色生态系统,构建一个优美的村屯绿化景观体系,将村屯绿化工作的生态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此外,还可以尽可能多栽种一些生态经济型树种,大力发展庭院林业经济,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既美化村屯环境,又能够给乡村居民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2]黄丽花。浅谈广西柳城县村屯绿化建设[j].农业与技术,2024(06):60+63.
如今,论文通常被用来指在各个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并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论文。它不仅是学术研究探索问题的手段,也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工具。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建设目标里越来越受到重视,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行业的规划理念也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而传统的区域旅游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快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中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够推动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旅规划;生态文明理念;发展趋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道理逐渐被大家所熟知,越来越多的行业发展都开始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区域旅游行业也应当顺应时代,开始和生态文明相结合,探索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全其美的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国家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要坚持和遵守这一国策,就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使我国可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发展区域旅游业的过程中对自然充满尊敬;而顺应自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发展经济;保护自然,具体来说就是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党在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有力反拨,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坚决抛弃,对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的明确校正,昭示出党力求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完备的生态系统,物质生产与自然协调,生活空间与自然融合,道德素养与自然融洽,行为方式与自然和谐,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为当地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而提高当地的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传统的区域旅游存在着千篇一律,发展程式化的问题。因为在以往管理旅游行业的相关部门比较怠懒,往往会采取比较保守和常规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度假村,比如建立古镇的方式,这样难免失去自己的地方特色,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情况。而有些地区明明就不适合发展成水乡,但是却为了发展这种千篇一律的旅游业而开凿水道,这样不符合当地的自然特色而造成的旅游景点,不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由于人工的痕迹太严重,而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这样不仅经济没有发展好,就连之前的美好的生活环境也失去了,得不偿失。其次,传统的区域旅游相关开发人员往往都是当地人,而当地人的素质往往良莠不齐,有的人比较有文化,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而且这样的人往往自身比较贫穷,因此会存在短视问题,为了暂时的一点小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不到如果破坏了环境,经济上的利益也是短暂的。而且由于科技水平不足,他们不知道怎么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也没有向更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来求助的意识,这样即使是要保护环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相关环境监管部门往往对于一些偏远或者比较小的区域很难监管到,如今的环境监管部门的渗透力度比较小而且渗透范围不够广泛,还有一些地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比较小,罚款的金额甚至没有对于污染物的处理花费多,导致他们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处理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这样就算是有监管,因为力度不足的问题,也不会有效果。
(一)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
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可以找到一些专家和学者先对于这个区域的方方面面,自然人文方面都总体的统筹了解一下”,通过区域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最后发现和构建这个区域最适合发展的蓝图,会更有章法,而且还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更加吸引外来游客的注意力。
(二)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
应当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要在这片区域里的公共屏幕上播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片,用这种比较生动的方式来让不同层次和不同素质的人都可以明白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在这里提示他们可以通过向相关科研人员求助的方式来寻求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具体方式方法。而且,也应该积极引导相关的科研人员来到一线,帮助他们污染物处理,从而在实践中探索新思路,对于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反作用。
(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
应当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来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否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监督和相关的惩罚。加大监管部门的渗透范围,让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深入基层,多去各地实地观察有没有哪个旅游行业发展的区域没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而且要加大惩罚的力度,一旦发现了有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破坏生态,第一次可以对他进行警告和罚款,但是第二次再犯错误,就应该不单单罚款而是加入拘留等更严重的惩罚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因为惧怕而不敢污染环境,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了。
(四)合理规划区域旅游的文化遗产建设
区域旅游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可以建设一些休闲公园和农家乐等。同时,还可以在规划旅游空间的时候重视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工作,可以植入一些相关的人文要素和优美景观,适当的改善旅游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不断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要积极的对区域旅游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继续探索很多的文化遗产,使其形成规模的区域旅游,促进当地的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
(五)开展公共营销提升区域旅游效益
区域旅游要不断提高一些附加价值,开展区域公共旅游,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可以策划旅游项目和打造优美景观来提高当地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当地的旅游形象,进行公共营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让当地的公共资源和产品更多的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提升,更好的开展公共营销,让地方旅游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发展倾向就是要在遵守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三大理念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而非千篇一律;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来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否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监督和相关的惩罚。这样有助于旅游行业的相关部门可以兼顾区域旅游的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这样就能让区域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从而让当地既有绿水青山美好的环境,也有金山银山可以购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这样当地的居民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心的需求都是远远好于从前的,这也可以在未来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感,让他们可以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更有干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更好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逐渐被发现,此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行业的规划的理念也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而传统的区域旅游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快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区域旅游中的改进措施:根据当地的自然特点来建立区域旅游景点,而非千篇一律;提高当地相关旅游开发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建设相关的监管部门,来对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否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监督和相关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让当地的居民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对于自己的生活和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可以有更好地满足。
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
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
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
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
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恩格斯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
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
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
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
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
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
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着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
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
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
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
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52.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08.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202.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
[1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4:43.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9%,调查对象为合肥市5所高校学生。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的日常行为(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否关注垃圾的分类、是否践踏草坪、是否关注塑料袋降解性)、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是否与自己有关、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途径(相关课程、参与环保社团、宣传、电视等)、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积极制止、举报投诉、不愿多管、无所谓)、大学生意)。
分别从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行为及态度、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设计了26项选择题,题量适中,难易程度一般,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调查对象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及特点。
此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意识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2.1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知识欠缺,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缺乏。简单的表现是对基本环保知识的欠缺,如有些同学对于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等都不了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了解的人数占34%,了解的占66%,如: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等生态文明知识,30%的大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些问题并不难,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回答的正确率却不是很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一般,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还不牢固。
2.2生态文明意识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有这样的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乱扔垃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生态文明意识没有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关于大学生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态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有所欠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也只是处于一种非经常化、非主动化的状态。经常采取各种生态环保行为的比例没有超过28%,主动制止违背生态文明行为的只有被调查学生的24%,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占53%的人持“不愿多管”的态度,5%的人“举报投诉”,还有18%的人认为“无所谓”。但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有62%的被调查学生愿意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从受访者的日常行为以及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否与自己有关的两项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比例较低。如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有关系的比例达到85%,然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如偶尔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比例45%,偶尔践踏草坪的比例高达84%。可见,当代大学生缺乏践行生态文明的主动性。
2.3大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的满意度不高
部分大学生肯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总体现状较好的同时,也肯定了不同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对于这些成绩大学生并不太满意,认为还有改善的空间。合肥作为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学生对本市的生态文明满意度主要集中在比较满意上,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即对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不高。综上所述,此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欠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作为具备一定环境知识、生态文明意识和法律常识的群体,理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也要成为环保民主监督方面的重要力量,不应仅仅止步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更重要的是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共同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大学生在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欠佳,这一现状和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骨干力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水平,加强生态保护的知行转化能力刻不容缓。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学校教育、具体实践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入手,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大学生活,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3.1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学校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的现状,开设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系列课程和定期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只有让大学生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能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高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并不是对生态文明作最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将生态文明知识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给予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的最科学、最严谨的知识讲解,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意识。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氛围之中,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通过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党团组织应积极开展有关生态文明活动,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和规模,提高生态文明活动的质量,培养大学生自愿参加生态文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专题讲座,观看生态科普电影、电视片、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一种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氛围之中。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生社团组织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及其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学生,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文化,构建生态文明校园,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3.2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使生态文明意识落到实处
实践对于心灵的启迪要远大于书本知识。实践比书本更真切,更能启迪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也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古人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让我们获得在书本中所收获不到的知识。因此,“高校应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育人,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经常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加大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培养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实践认知的过程,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活动对我国生态文明现状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奢侈、不浪费,节约用水用电,不随手扔废弃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践踏草坪等等。
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素质。同时,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大学生的共识,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高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育人”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3.3加强生态文化修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生态保护课程,浏览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和网页,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政策、方针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养成不浪费、不破坏的良好生活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注意平时的生活小节,节约用水用电、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从现在做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注重循环利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和参与学校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效法天地“厚德载物”。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加强自身的生态文化修养,还依靠扎根于内心的生态环保理念,所谓君子“慎独”。就是要运用道德的规范作为调节机制,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当然,单纯地依靠内心的革命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障,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参与其中,相互交流、协作、提高,彼此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大学生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生态环保的活动,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也要将这些意识付诸实践,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参与,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做一个生态文明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要人人参与,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必将不断提高。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可以构建出生态经济,井进一步提出了非线性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因。近年来,如何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己成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20xx年,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分别发布了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中匡}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排名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均占用量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倒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国家之一。据报道,在20xx年的时候,中国在钢铁、铜、煤炭方面的使用量已成为世界首位,而石油和电力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消费大国。但是在原煤、铁矿石、钢材等能源用量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的gdp却很少,仅是世界总量的4%而已。在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资源浪费严重,根本不能效率最大化。然而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我国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使得中国的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据有关单位预测,中国现今的主要矿产储备量到2024年能够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
为保证经济的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这不但使得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xx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值居世界首位,全国的各大水系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不成文的一个标准,这使得某些地方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但是最终,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问题,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以能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能源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及升华。它的内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新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系统的存亡是受自然的存亡而影响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二,生态文明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生产观。生态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让生态系统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三,生态文明是满足自身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新的消费观。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而是既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分析
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今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五大类基本要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少不了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都已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生态文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自律,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是现代知识系统的经典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的科技发展充满着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地思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冲破传统的科技思维,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的工业文明科技是对稀缺,不可持续的资源,而生态科技是对充足,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以绿色科技为基础,加大对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要加大精力解决生态科技的难题,例如,生态大面积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科技系统、保证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有责任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带领人民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政府的决策应符合生态规律,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体制和行政干预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政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征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若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效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质量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同时还有精神方面和生态方面的。生态文明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人们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相互协调起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结语: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必须由自然界提供;其次,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再次,自然环境往往会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和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文化式样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影响。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
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
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
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
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恩格斯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
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
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
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
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
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
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着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
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
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
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
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52.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08.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202.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
[1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4:43.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可以构建出生态经济,井进一步提出了非线性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因。近年来,如何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己成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20xx年,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分别发布了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中匡}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排名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均占用量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倒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国家之一。据报道,在20xx年的时候,中国在钢铁、铜、煤炭方面的使用量已成为世界首位,而石油和电力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消费大国。但是在原煤、铁矿石、钢材等能源用量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的gdp却很少,仅是世界总量的4%而已。在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资源浪费严重,根本不能效率最大化。然而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我国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使得中国的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据有关单位预测,中国现今的主要矿产储备量到2024年能够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
为保证经济的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这不但使得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xx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值居世界首位,全国的各大水系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不成文的一个标准,这使得某些地方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但是最终,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问题,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以能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能源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利益。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及升华。它的内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新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系统的存亡是受自然的存亡而影响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二,生态文明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生产观。生态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让生态系统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三,生态文明是满足自身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新的消费观。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而是既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分析
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今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五大类基本要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少不了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都已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生态文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自律,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是现代知识系统的经典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的科技发展充满着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地思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冲破传统的科技思维,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的工业文明科技是对稀缺,不可持续的资源,而生态科技是对充足,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以绿色科技为基础,加大对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要加大精力解决生态科技的难题,例如,生态大面积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科技系统、保证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有责任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带领人民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政府的决策应符合生态规律,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体制和行政干预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政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征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若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效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质量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同时还有精神方面和生态方面的。生态文明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人们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相互协调起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结语: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必须由自然界提供;其次,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再次,自然环境往往会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和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文化式样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影响。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