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9-10 14:33:02 阅读:392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法制故事是我们学习法制知识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我们了解社会现实的一扇窗口。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遵守和违反法律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个人的法制故事听后心得体会。
第二段:合理合法的解决问题
在一次法制讲座中,讲师分享了一则故事:一名小学生在学校中受到别的同学的欺负,他选择了合理合法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向老师举报,最终问题得以解决。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应该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它,而不是采取非法的手段,否则我们不仅会失去正义,更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三段:严守职业道德
在另一次法制讲座中,讲师讲述了一个律师的案例,这位律师在为一名被指控的嫌犯辩护时,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依法维护嫌犯的合法权益。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法律职业人员在执行职业工作时,必须在法律和道德准则的基础上行事,为客户提供合法的帮助。
第四段: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代表。在一次法制故事分享会中,主讲人分享了一名清白无辜的被告人被误判的案例。在经过持续的努力后,他终于证明自己的清白,并得到了恢复名誉的机会。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我们的法制社会中,法律不仅要公正,也要在保证正义的情况下,让无辜者不再冤枉错误。
第五段:法律的普及和信仰
在我国的法制社会发展中,法律的普及至关重要。在一次法制故事分享会中,主讲人分享了一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在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下悔改并重返社会的案例。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在法制社会中,普及法制知识至关重要,有信仰的引导也是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遵守法律、维护法制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结语
通过法制故事的学习和分享,我深入地了解到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也让我更加重视法律与法制。只有遵守法律才能公正、平等地享受社会的资源,只有信仰法律才能真正维护起法制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让我们一同为法制社会做出贡献。
法制故事,是那些关于法律和法制的故事。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法律观念和启迪性的法律规则,不仅是法学知识的生动表现,更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遵从的指南。在我的工作中,我同样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法制故事,让我不断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价值。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工作中的法制故事心得体会,希望可以与大家一同探讨和分享。
第二段:法制南昌,拒绝违法
我曾经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过销售经理,公司因为业绩热门,管理层一度想“拓展业务”,而这个“拓展业务”的方式就是通过走私一批货物来压低成本,并且迅速获得利润。我在得知这个计划后,果断地拒绝了这个无法无天的提议,并且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后来公司编纂小组因为参与了这个计划,在违法行为中遭到了惩罚。因为我的坚持和报告,我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支持,也让我意识到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是我们对自己和公司负责的表现。
第三段:法制重庆,守时守约
工作中还有一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法律对工作的规范。当我被派往重庆处理公司的合作事宜时,我发现重庆的商业文化与我们东部地区大相径庭,重庆商家很重视应酬和关系,但是对于合同和承诺却没有那么高的重视。于是,我决定全力推动正常的商业合作规则,立即向我所在的公司列明相关合同和协议。尽管这增大了交易难度,但公司在合同落实方面不仅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议,也让公司得到了一个好的商业信誉。
第四段:法制苏州,公正无私
公正是法律的核心原则之一,我也在工作中遇到了相关的困境。曾经有一次,我的部门负责发放全年最佳员工奖金,但当时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最佳员工是一名女性,但这位女员工因为某个私人原因辞职了。她辞职是与奖金有关的私人原因,而我和头赏要权衡权利与义务。当时我坚持公正原则,认为要按公司的规定发放奖金,而不是被私人原因所左右。经过深入的讨论和沟通,头赏也坚定了这个决定,让我更加坚信了公正无私的重要性。
第五段:法制的体会
在法制故事的经历中,我理解了法律和法制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中所占的位置。在工作中遵守法律和规定,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我们身为一名合格员工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来源,它也应该是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渠道。当我们能在工作中遵守法律,在管理中保持公正和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情况时,工作也就变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希望通过这些法制故事抛砖引玉,让大家反思,通过学习法律和法制的知识,理性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意在记录个别事实,而诗﹙文学﹚意在描述普遍性的实践.
----亚里士多德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与文学
20世纪上半页西方法学界经历了新自然法学、社会学法学、分析法学的洗练,最终走向了多元化的研究道路,传统法学的一些重大问题被揭示出来,诸如法律与意识形态、法学与知识社会学、法学与语言学等等具有后现代色彩的法学课题逐渐获得深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批判法学逐渐融入到后现代法学中,更加壮大了后现代法学的声势.后现代法学一方面是后现代哲学和法学学科交叉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法学的自身发展趋势的一个反映.
1973年,詹姆斯·伯艾德·怀特出版了《法律的想象》,标志着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正式起步.1988年波斯纳出版了《法律与文学:一场误会》一书,更是成为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新旗手.虽然与法律经济学在美国法学院占据的地位相比,法律与文学运动相形见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社会和法律学术发展层面上看,法律与文学运动作为一种法律理论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法学的领域,扩展了法学研究的视野,而且它改变了人们对法律的一些误解,有人认为法律与文学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改变了法学理论的格局﹙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第3页﹚.
法律与文学算不算后现代法学的一个分支呢,这个问题一直有所争议,有人认为:后现代法学主要包括三个学派,即激进的女权主义法学﹑法律与文学运动和批判种族主义法学﹙信春鹰﹚;也有人认为后现代法学的流派包括法律解释学、批判法学、新实用主义法学、女性主义法学、种族批判法学,此外还包括同性恋法学等﹙于兴中﹚;有人则认为“后现代”这个词被夸大使用,混淆了当代不同法学之间的差别,而且夸大了时下的法学与先前的法学之间的差别.法律经济学、批判法﹑法律与文学、女权主义法学、批判种族理论都不属于后现代法学.法律与文学是一个以研究领域或材料而勉强组合的法学学派,其内部其实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纲领或核心命题,因此它也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派”﹙苏力﹚。
也许从理论上争议法律与文学是否是后现代法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没有意义的,从现代法学与后现代法律思潮的区别来看:
现代法学是理性的(逻辑的和经验的),而后现代法学是非基础的,它注重的是意义追踪和利益平衡;现代法学认为法律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后现代法学则否认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法律问题的解决只是不同的选择和利益的平衡;现代主义法学以法官和规则为主,而后现代法学则以语言和解释为主;现代法学追求法律的自主性、确定性、一元性、统一性、整体性,后现代主义法学则强调法律的非自主性、不确定性、多元性、地方性、局部性等;现代法学认为司法过程是推理的,后现代法学则认为法官是先有决定然后才为决定寻找理由;现代法学认为法律运作有独立的方法,而且法制和法学的研究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性,后现代法学则认为,法律并无独立的方法,要提倡开放性、跨学科的研究。﹙于兴中,香港中文大学﹚.
可见,法律与文学运动的理论受到了后现代法学的重要影响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法律与文学运动的发展正是后代法学发展的成果之一。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极其迅速的开放时代,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传统﹑现代﹑后现代往往是并存的。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它与西方的现代法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开展对后现代法学的跨学科研究,特别是在法理学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领域研究后现代思潮的跨学科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当代法学的发展迫切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已经取得的成就,从中获得动力,这是各国法理学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朱景文﹚。因为从法学本身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看,法律和法学并不是或并不完全是象有的人认为的那样完全自治的,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受到了经济、政治、道德、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从国外法律与文学运动近30年的发展来看,法律与文学已形成了作为文学的法律﹙lawasliterature﹚,文学中的法律﹙lawinliterature﹚,有关文学的法律﹙lawofliterature﹚以及通过文学的法律﹙lawthroughliterature﹚四个分支,有学者将第一和第四分支合并为一类,第三分支与传统的法律研究没有多大差别,所以法律与文学运动中最主要的两大分支即作为文学的法律和文学中的法律,其相关研究正方兴未艾.
国内法律与文学的研究方面,代表人物有苏力,冯向,贺卫方,梁志平,余宗其,刘星,何家弘,徐忠明,汪世荣,强世功等人,他们大多曾留学欧美,在国外接接触了大量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同时又接合中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出发做了大量的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法律与文学运动才大张旗鼓的进行起来,并形成今天蔚然成风的局面,在法理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正如苏力所说,法律与文学并没有一个或至今还没有一个坚硬的理论内核,它仅仅是一个领域,还没有自己稳定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具体到中国法律与文学研究,在法律与文学的四个分支中,我国因为缺少西方的判例法传统,法律仅仅被作为一种文本,判词也从未起到英美法国家法官判词所具有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解释方法可能有助于法律的解释,但法律解释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不存在统一,准确的解释,也不存在统一,真实解释的方法.所以国内法律与文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而且大多局限在“文学中的法律”的范畴内.
本文也是这样一种尝试,亚里士多德说:历史意在记录个别事实,而诗﹙文学﹚意在描述普遍性的实践.本文就试图从“文学中的法律”的角度出发,采用社会科学,主要是社会理论,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生物学的进路和方法,力求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本中理解其中的具体的历史语境以及在这种历史语境中冷静地考察法律的﹑特别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一些可能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问题,同时希望能对一般的法律理论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有所贡献.
三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播,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
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几种,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
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刍形。《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
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更有秦始皇贪念孟姜女的美色,逼她为妃.孟姜女愤恨至极,怒骂不止,最后投入熊熊烈焰之中,是谓蹈火而亡的记载.画家贺旭据此为中国常德诗墙创作了《姜女蹈火》的石刻画﹙另一个版本是孟姜女为反抗秦始皇蹈海而亡﹚.
四分析:从历史到现实
1“礼”与孟姜女故事的起源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左传》最大的特色是它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以及言行规范的总称.经周公制礼后,周代礼制的内容和规模都有了空前发展,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春秋时,诸侯国之间来往频繁,使节的言谈举止直接关系到一国的荣辱存亡,为此,礼在此时十分发达.礼的作用在“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
春秋战国时礼的衰落也是整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贵族被奢淫生活所侵蚀,而逐渐腐化,没落,工商地主等阶级便随着各自的业务之兴起而兴起.社会关系变了,那么旧有的维持社会次序的方法也不得不变.旧阶级所用的方法,再不能适应新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了.
礼治体系的动摇,给人们带来了迷惘,许多人面对变革手足无措,在传统与现实间无所适从.动荡的社会,毕竟使人们感到不安,许多人在迷惘和矛盾中怀念着传统,诅咒着背叛﹙马小红,礼与法,第120页﹚.《诗经·相鼠》记载了当时人对违礼之人的责骂:“相鼠有皮,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但是,无论人们的主观意志如何,礼治的衰败已不可挽回.
当时正值社会剧变,礼坏乐崩,“天子先官”之时,原属官府掌管的《诗》、《书》、《春秋》等典籍散播民间,成为孔门教学的宝贵资料。将世代相传的国史《春秋》作为教材,转抄流布,大约便是孔门后学所为。相传孔子的晚辈高足子夏即为擅长《春秋》的大师,而将孔子生卒记入《春秋》也当出于孔门弟子对先师的敬意。孔子虽不曾编写过《春秋》,但孔子讲述研习《春秋》却是不争之实。但其目的不在提供一部真实的史实,而在用来发挥他的恢复传统秩序的政治理想,排拒新兴事物,隐瞒或抹杀甚至歪曲历史事实.《左传》既起于《春秋》,必然也受到了儒家对《春秋》的重新解读的影响.
孟姜作为知“礼”的代表被记入史书不是偶然的,可以说在“礼”对的社会的控制和影响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作为一个守“礼”的典型,孟姜这样一个普遍妇女是不可能被记入史册的.同时代关于孟姜善哭的记载也说明了这一点,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其原因也是在中国传统中,哭也是一种礼﹙周代五礼中既有丧礼﹚.
2秦律及法家思想.
西汉孟姜的故事发展为“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到唐代则演变为哭倒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基本定型,这可以看作是后世对秦王朝“其兴也勃,其衰也促”的一种反思,一种思想上的清算.
秦兴秦亡与法有着不解之缘.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法治学说在秦国大兴.完备划一的制度,令人心动的重赏,残酷无情的刑罚……很快便统一了人们的言行.凡国家禁止的,人们视为雷池,不敢逾越,凡国家提倡的,人们便拼死效力,纷纷响应.因为越雷池一步,严刑便紧随其后,而效力于国家,厚赏则立加于身.法制的统一,使法家力促的法治的效果立竿见影,农夫力耕,士卒勇战,官吏守职.秦国迅速摆脱了落后的局面,一跃而成为关东六国的劲敌并最终统一了中国.
陶醉于胜利之中的秦统治者迷信法家法治达到了顶点.秦始皇根本无法察觉被极端化了的这个理论给新生政权所带来的致命弱点.过分的高压政策使人们视君主为仇雠,繁密的制度使官吏百姓动辄得咎,而思想意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几乎全付阙如﹙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第140页﹚.
在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利用秦始皇所创立的完备的法式,将天下人置于刑网之中.公元前2,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上书谏二世:一停止阿房宫的建造.二减省四边戍转﹙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两事一为内部的大兴土木,一为对外的军事活动,其耗费都很大.《史记·蒙恬传》述此事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奖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用人三十万,筑城万余里,暴师与外十余年;其开支之大,可想而知,而对内的兴作,其耗费实有过而不及,建阿房宫动用七十余万之力.两相结合,在一短时期内,把人民剥削到精光,必然引起反抗.
反抗的分子,主要的是贫农,雇农,奴隶及其一切失业的人.一部分在社会上游离,没有职业,生活没有正当途径,当时所谓“盗”就是这一部分人.其另一部分,纯粹御外侮或预备打仗的戍卒,陈用吴广便是此类.﹙周谷城,中国通史,第173页﹚还有一部分,便是被统治者吸收过去,加以编配,成为队伍的.有的专为统治者作工,其生活纯为奴隶性质的,如建阿房宫之七十余万人.有的作工兼打仗,蒙恬所率的三十万人,既要逐戎狄,又要筑长城.在汉代,孟姜女的丈夫杞梁的身分已由齐将被改造为平民,这拉近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孟姜女的故事被首次悲剧化,成为一个控诉秦王朝暴政的符号.
那为什么孟姜女的故事在汉代仅仅是“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而不是直接发展为哭倒长城,对秦的暴政的全面清算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汉代也在修长城,孟姜女故事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被改造,这种改造不但是民间自发的,更有上层统治者默许﹑推动的因素在里面,从孟姜女故事的起源到发展一直在证明这一点.唐王朝是不修长城的,此时孟姜女的故事对统治者更多的是一种不要滥用民力,“载舟覆舟”警示.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可见战争,徭役,征夫离妇之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主题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现在来看,先秦法家的法治理论虽促秦而兴,但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如重制表而不重修内,重建制不重倡德,重现实而不重长远,益攻取而不宜守成等等.秦制秦法不可不谓先进,但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有些超前.所以,无论秦始皇具有怎样的才略,无论他怎样的勤政,都无法弥补超前所造成的发展中的空白.作为反传统过激的代价,秦始皇虽创设了千古之制,却被人们咒骂为暴君,秦王朝虽开创了统一的集权王朝,修筑了万里长城,却二世而亡,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夭折王朝.其中最为沉重的代价是,法律由于失去了道德基础因而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马小红,礼与法,第142页﹚.秦亡之后,人们不再接受以法治国的思想,法律的威严与地位一落千丈.汉朝人谈法色变,崇尚宽厚,以为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直到清朝,士大夫仍以谈法为俗吏之事.近代的法律变革常常在强大的传统势力面前退却。超前所造成的是秦始皇的悲剧,更是中国法治的悲剧.从此,中国古代史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敢自称为法治的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将法或法律,甚至国家制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法家的法治时代随着秦王朝的覆灭而一去不复返了.
3被儒家改造的法家思想
自西汉以来,法律被逐渐儒家化,一直到唐代这一过程才完成,传统道德从此在当时社会控制中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被要求服从于传统道德,同时道德也不再是空头的道德说教,而是把遵循传统道德同世俗功名利禄联系起来.
制度经济学家斯诺提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制度,构成一个社会的更大制度的观点,为考察道德在古代社会中的功用提供了另一个进路.有学者认为传统社会中的道德论理意识形态话语实际上是另一种制度,另一种法律.从这个层面上看,传统社会中的道德话语至少针对了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普通百姓,例如三纲九常,规定了人们行为思想的基本准则,起到了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作用,将大量日常的冲突和纠纷都化解在社会层面,从而保证社会的和平和基本秩序.这种道德话语的另一个面则是针对官吏,例如忠,德治,仁政,爱民,民贵君轻,载舟覆舟等.其作用就是通过这种意识形态来规制官吏的行为,尽可能将这些意识形态内化成官员的一种自我约束,同时也还造成一种舆论的压力,防止官吏利用权力谋求私利,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整合功能.
“德主刑辅”一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道德就不仅仅是关涉官员和知识分子个人的道德修养,就其功能来说,它其实是一种政治学,一种治理学,一种法学,是当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且是制度化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它实际是治理国家的最主要的方法和技术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在传统社会中,所谓的德治就是当时的政治,就是当时的法治﹙苏力,法律与文学,第242-243页﹚.
4元代杂剧对孟姜女的改造
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加入了很多生活化,戏剧化的情节,但内容上对社会批判的意识少了,这是为了适应当时观众的需要,也是杨朱理学发展的结果,孟姜女从此被塑造成一个在苦难成长起来的民间道德典范,她身上最突出的不再是反抗和控诉的精神,而更多是封建礼教和传统社会妇女的三从四德.这是一种妥协,但也成功地完成了对普通民众的道德的宣传教育,甚至也许是一种普法教育.
礼教成为社会控制的大网,它培养了中国古人顺民的品行,但礼教所宣扬的道德伦理同样也是统治者自身的束缚.口含天宪的皇帝﹙元代孟姜女故事中秦始皇的角色与其说被突出了,不如说是被脸谱化了﹚可以朝令夕改,无视制度的约束,但却无法任意变动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贵族官僚可以凭借势力践踏法制,却难以挣脱伦理道德的网罗.
礼教用鼓励的手段使人们从被动守法变为主动循礼,二十五史中有无数的孝子传,孝友传,烈女传,孝义传,卓行传,记载了许多布衣百姓毕生以礼教为圭臬,甚至以身殉礼的事迹.对违法者施以惩罚,对循礼者予以表彰和鼓励是中国传统的独特之处,这一特点将惩罚犯罪与预防犯罪合为一体,将善良风习的培养,维护与法的制定﹑遵守合为一体,将道德的戒律和法律的严禁合为一体,使法更有其效力.
五影响与反思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控制体系中,文学作品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文学作品对人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很多古代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共同知识,也许是社会对每个人最早的道德启蒙,思想启蒙和法制启蒙,它们对一个人内心意思和外在行为的影响力也许比现存的法律制度,官方的意识形态的宣传更顽固,也更有作用.究其原因,是在很长时间内﹙甚至现在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大国里,由于国家通过法律对社会进行政治治理的能力不足,或者信息和监督费用过高,而使这种控制成为不可能,因此不得不诉诸道德意识形态,并往往借助于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加强社会控制.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功用的,文学与法律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社会控制的基本格局.
孟姜女的故事显然被不断地改造了,她不论外在还是内涵都与最初她产生时的形态相去甚远,但是考察这个故事演变的全过程,我们可认说,这种变化是作者和观众,是作者和观众的文化环境,时代语言,地方习俗共同作用的结果,她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社会观点,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它体现的是我们整个民族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共识.
法律与文学的研究不能解释文学中所有的法律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法律发展中法律本身的一些问题,与其说法律与文学是一个运动,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一个思路,它不仅丰富了法学的领域,扩展了法学研究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从这个进路出发,我们有可能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学进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可能给我国现代法治提供什么样的本土资源.并进而在社会和法律学术发展层面上改变或者是修正人们对法律的一些误解.使法不仅仅被大众认为是“主权者的命令”,“冰冷的制裁者”,被动去遵守,而是一种人类的高级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大同世界理念的一部分,是我们自觉,自愿,自发地创制,遵守,维护的制度安排和价值选择.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
今天我们再一次齐聚和美实验学校,召开本学期家长会。作为主管德育副校长,在交流之前我想先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今天所有到来的或者没有到来的家长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这一年多来对我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对我们和美实验学校工作的支持。
通过这一年不懈的努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获得了民主评议先进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德育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还成功申请成功“国学传承教育基地”。这一切成功都源自于和美人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也源自于所有家长对我们工作积极的配合。
首先,我想将这一年里学校所做的主要工作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1、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社区活动,到学校附近的和美社区进行义务劳动,获得物业公司和家长的好评。
2、参加海港区教育系统运动会,虽然第一次代表和美组队参赛,却取得c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3、成功举办和美实验学校第一届田径运动会
4、纪念五一二地震进行防震演练疏散活动,使学生在求生自救方面多了一项技能。
5、举办了和美实验学校第一届“亲近经典,展示风采”艺术节活动,要求了教育局领导和部分学生家长,并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6、举行了和美实验学校第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会”,请北部工业去派出所李志存指导员现场授课,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7、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北部工业在人民广场参加彩色周末表演。
8、学校乡村少年宫正式成立,包括金孔雀舞蹈社团、军乐社团、田径社团、篮球社团、蓓蕾美术社团、心绿种植社团等一批优秀社团,在社团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每天都能有序的开展活动。尤其是心绿种植社团耕耘的学校种植基地,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喜获丰收,照片和新闻故事被刊登在秦皇岛晚报、长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9、积极贯彻国家阳光体育工程,为了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们穿着整齐、崭新的校服,每天上午在操场上做操、跑步、游戏。通过一系列的锻炼,目前我校学生身体健康,入冬感冒发生率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
10、强化养成教育管理,以良好的行为举止塑造和美文明。通过打造队列特色,抓好上学放学路队规范管理,开展学校礼仪队伍训练、学生轮岗值周、每周一次的文明、卫生流动红旗的评选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管理。同时,开展礼貌活动月活动,鼓励学生说十字礼貌用语“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从细节入手,着力打造行为、举止文明的学生队伍,树立和美学生形象。现在的和美校园到处都能听到礼貌用语,到处都能看到学生文明礼仪的表现,学生的自律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11、投资对学校校园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布置,使我校更具书香气息,让学生都能体会到学校育人的氛围。
第二个内容,谈一谈家庭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教育子女不仅是履行固有的天职,而且是履行社会职责。学生在学校学习,接受学校教育时,仍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在教育学生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那么到底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我认为:
在,有一些家长都以自己忙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饭上学去了,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或校外干什么,甚至有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几年级几班,班主任是谁,更谈不上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孩子的思想状况,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2、要搞好家庭教育,还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而父母则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经常不断受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将不同程度打上家庭的烙印。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用积极、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切忌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3、家庭教育不能忽视父母的示范效应,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工作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注意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克服困难的毅力,把握自我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一定的人生信念。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前提。作为家长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苛求过度。
5、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以上,是我对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浅见,衷心地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成为优秀的家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第三个内容,想借此机会,向各位家长提几点要求,以求学校和你们之间更好的沟通与配合,教育好我们共同的孩子:
1、作息时间。我们每周一要举行升旗仪式,学校7:25开校门,其他时间7:30开校门。为了学生的安全,要求学生7:15之前不要提前到校。中午的入校时间是1:10,学校要求学生1:00以后到校。请家长朋友们严格控制孩子的上学放学时间,杜绝出现意外事故。
2、为了学生的健康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乱花钱,请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嘱咐孩子不要在校外购买玩具、不洁净的食品,不随便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
3、请家长朋友关爱孩子的健康,定期为孩子理发、洗澡,叮嘱孩子勤剪指甲、勤洗手,校服、鞋等衣服脏了要及时清洗。
4、低年级家长在接送孩子时请主动将交通工具摆放在学校门口两端,防止堵塞学校门口交通,造成不必要的交通隐患。
5、学校不允许任何年级的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如果您的孩子存在这种情况,请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禁止孩子骑自行车上下学。
6、学生中有乘坐私人校车的情况,上学期我们已经对此进行了统计。如果您的孩子现在正乘坐私人校车,请您认真核实私人校车的从业资格及车辆的安全状况,并与他们签订安全协议书,这也是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感谢众位家长准时参加学校的家长会。祝您的孩子在新学期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也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同时也请各位家长会后能留下你们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让我们共同祝愿和美的明天更加美好!
同学们、青少年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参加学校举行的法制课,很高兴,借此机会从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讲上几方面,与大家共勉。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全国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将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广大青少年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法制教育,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第一,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第二,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治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第三,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将历史地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少年儿童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能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经济腾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天学校组织给同学们上法制课,通过听讲课、受警示、学法律,从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一点一滴积累,持之以恒学法、守法、用法、护法,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争做一名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当前,未成年人包括在校学生犯罪问题,仍然是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天我用几个案例,说明一个道理: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未成年人应该健康成长。
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走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此外,纪律限制自由,又保护自由。如当你走进阅览室,里面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偶尔翻书的沙沙声。对于想看书的人来说,这一片宁静多么宝贵!因为人人都遵守阅览室规则,大家可以享受这静心阅读不受干扰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纪律,高声谈笑,这自由就消失了。
我们小学生正担负着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社会都要求我们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在学校里,同学间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如在做什么事时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及自身或他人。我奉劝同学们遇事要冷静,要有法纪观念,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我们学校有着严肃的校纪和优良的校风,我们作为小学生,更应该与同学和睦相处,理智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今天放学,我和往常一样乘60路回家。这次不同的是我犯了一个违背做人原则的事:
刚上车,我就发现有些不对,一般上车是把钱币投入投币箱的,可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的却是有一个妇女伸出手来叫乘客把钱给她。给就给呗,我也无所谓。汽车行使着,整个车厢里人多得让我喘不过气,我右侧的是一个五大三粗,面相不“正”的中年男子,在这个中年男子的左前方是个一个带着低年级学生的老人。在这个老人的四方都是一些妇女。终于到了南园桥这个“热”站,许多人都下车了。
突然就在这时,逞着人流涌动造成的大家注意力不集中,这个我起初就觉得有点“问题”的中年男子暴露了他不轨的行动,他在同伴的掩护下,迅速的伸进那老人的口袋,“捞”出了10~50不等面额的纸币。此时,我镇定自若,没有马上喊出来,因为我知道,这是一辆贼车,而且,车上的壮龄人寥寥无几,若我喊了,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我被那个小偷痛打一顿也无人救助。
虽然我没喊,但是由于这个过程被我清晰的目睹,那小偷与同伙也自然知道我已经识破了他们真正的面纱。
于是,那令我深恶痛绝的小偷竟然向我瞪了一眼,仿佛在说,“你小子,喊出来你就倒霉了!”我只能爱莫能助,呆呆地看着这一切而无济于事。
而后,我以微笑面对,想让那小偷放心我不喊出去。接着,我来到我同学于碧摇的座位旁微笑着轻声说了我刚才所看见的惊人一幕,问问她我是否要告诉全车人。
她的意思而是让我暂时性的保持沉默,顺便记住车牌,下车后报警。
之后,我又装出了一副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等待下车。结果,贼果然是贼,果然老奸巨滑,他“慈祥”地贴进我耳朵轻身说道:“小子,给老子老实点,下了车马上必着眼睛走人,不然,我不能保证你以后是否能安全到家。”
我惊愕住了,平时胆子比天大的我竟然在此被一个处于社会底层职业的小偷所吓倒,面对可怜的老爷爷和他的孙子,我竟然会违背我做人原则——打抱不平。呵呵,我是该反省反省了。在此,我不是为了喊出来后被坏人们打一顿而英勇地上电视而反省。我是为了我眼睁睁地看见社会上坏人们的恶行为成功完成,而我却像个老鼠一样缩在墙角而不敢挺身而出,而反省。或许在客观角度来讲,我是对的,但是我绝对不允许今天我所做的事的发生.
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如我班的刘鑫同学,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到,到校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将以往迟到的原因总结出来,仔细想想,有哪些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迟到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迟到的。后来,他不但极少迟到,而且还能够认真学习了。事实证明,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的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用刚制柔,又要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老师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会更好。
五、批评要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但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老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如何利用学校组织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将法制安全教育进行整合,使之收到赢的效果,这是每所学校都关注的话题。 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法制教育故事,供大家分享。
交通安全是我们常常谈起来的一个话题,无论做什么事情,交通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交通事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它就像颗威力十足的炸弹,一时大意,这颗埋伏在我们生活中的炸弹就会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悲苦。我曾经就亲眼看见过一次。
有一天我和妈妈下课后坐公共汽车回家,下车后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大概也就十岁左右。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低着个头,好像有什么心事。一直低着个头,连要过马路的时候也低着个头,跟着大家一起走。突然来了一辆汽车,大家很快发现而且也都及时地躲了过去,这个男孩子是最后一个发现的。他也立即跑了过去,虽然这个汽车没有直接撞到他,但是还是把他的腰给刮了,还流了血,被送到了医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个细节,才能快乐的享受生活。特别是安全问题,一丁点都马虎不得。无论是什么安全,更何况还有很多很多的安全规则,我们都要从小遵守,养成良好习惯。要把安全永远记在心里。否则这个小男孩一样,虽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看起来是很危险的。
现在我想起这件事都还觉得很恐怖。因此我们大家过马路时一定要好好的看一看,确定没车了,在走过去。所以我们大家千万要记住:安全第一,从小做起!
刮风天不在高楼下走
一年一班 王一帆
eq博士和皮皮从街上往回走,突然天变了,风呼呼地刮了起来。皮皮拉着eq博士沿墙根走,可eq博士却连忙拉皮皮远离了墙根。正在皮皮感到迷惑时,“啪”的一声,不知谁家窗户的玻璃打碎了,哗啦啦地掉了下来。好险啊!刚向前了一会儿,皮皮发现旁边大楼上挂的广告牌掉了下来,真是太危险了!
刮大风时,小朋友最好呆在家中,尽量少出门。如果必须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在高楼下走。
放学的路上
一年一班 李佳议
放学了,小明和冬冬一起回家。
在一段宽阔的马路上,冬冬对小明说:“我们在这儿踢会儿球吧!”小明说:“在马路上踢球多危险呀!如果有汽车从我们身后开过来,我们来不及躲闪,后果多严重啊!”冬冬说:“没事儿,我们小心点儿不就行了。”小明说:“安全可不像说的那么容易,要认认真真的去做,还有,要是回家晚了,爸爸妈妈会担心我们的。”
冬冬听了小明的话后,说:“对,我们快点回家吧,免得爸爸妈妈担心我们,以后我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两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向家里走去。
每个人面对突发事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又如何面对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就像一场恶梦,恶梦过去了,但想起来仍让我们胆战心惊。
记得三年级时,一个同学的爸爸应车祸去世,那个同学一直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剧中,无法自拔,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另人心痛不已。他爸爸正是因为上班来不及,而急速行驶,才意外发生车祸,导致家人痛苦不堪,如果他能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抢时间,不超速行驶,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一停、二看、三通过”,这最基本的交通安全法则,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记不住呢?过马路、开汽车、骑自行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应该随时随地遵守交通法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存在种种安全隐患问题,使人们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讲座,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语刻骨铭心。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给我们敲想了“安全牢记心中”的警钟。同学们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一停,二看,三通过,你们的交通安全就会得到保障。另外,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屋外,我们都要注意安全。如:不要玩火、玩电,检查是否泄漏煤气等,做个安全小能手。
生命如同春天的花儿一样多姿多彩,把握现在,抓住未来,增强安全意识,让生命正义的事业发热发光吧!
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 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 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 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 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 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李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 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 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 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李某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好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李某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 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黄某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待进生的转化和教育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尤其是当了班主任以来,每天面对着具有时代个性的学生很多,但最近这一届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引起了我的很大的反思,不是因为他因为犯了很大的错,而是这个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很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今天把他作为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案例,分析该生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行为中,我是如何进行教育,教育中采取了哪些方法,取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情况分析:
班级学生王某,性格偏激,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对待班级工作消极,但也有他的闪光点就是热心于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同时也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小摩擦,常常很闲得无聊的去惹是生非,属于大事不犯,小事不断那种,是科任老师中麻烦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爱显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每次犯错后,通过教育,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觉得他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属于“坏学生”,而是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挽救过来的。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典型的“初二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常常想通过一些“大事”,也就是他觉得可以“出风头”或引起人关注的事情或是别人不敢而他敢做的事情来“体现”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消极的被动的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该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每天起早摸黑的,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平时主要关心孩子是否有吃饭及是否有准时到校上课,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思想教育几乎没有,也不懂怎么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同时认为孩子大了,不好管。对于孩子的错误不是耐心的说服教育,而是指责,打骂,甚至是放任自由,觉得自己作为家长已经做得很好了。而该生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上课总喜欢讲话,做小动作,控制不住自己。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他的批评不对,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教育方法和思路
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2、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坚决不能实行“棍棒管理”,每天再忙再累,也要抽取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最近的心里表现和状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中来。
3、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维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给他留点“面子”,而是在课后,再与他个别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该生热爱志愿者工作这一闪光点,鼓励让他把这热情带到班级中来,让其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并让他在管理别人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给他讲解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并大力褒扬他对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
6、某生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在班级里安排了两个表现较好的同学作为他的辅导同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顺利渡过初二年这个特殊时期的危险期。
教育效果
通过辅导,某生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同学、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工作、学习的责任心增强了,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学习比以往认真,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习竞争意识强,为班级工作积极。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逐渐消除,同学们一致反映他的进步很大,表现良好。
事后反思
针对所谓的“问题学生”只要你认真找出原因,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正面的引导,在教育学生中,用耐心陪伴学生。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让他感受到关爱,我想,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
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众所周知,班主任不好做,班主任工作更是繁杂而琐碎。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想许多老师都有非常深刻的体会,而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
良好平和的心态首先表现在班主任的态度上。现在的学生接触面比较广,了解信息的渠道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所以,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仅仅靠强调所谓的“师道尊严”是行不通的,甚至可能出现越是强调学生越是反感的情况。所以,适当地放下做老师的“架子”,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就会首先取得主动权。就比如说,在我们上课的时候,看到黑板没擦,那我们也可以擦一下;在教室里,看到学生的笔掉了,弯下腰随手帮学生捡起来;有时检查学生值日情况的时候,顺手帮值日生摆几张桌椅;„„或许就在这一桩桩小事中,在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可能会感受到你的宽容和平和(即使学生感受不到也没关系),而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就会更有说服力。
良好平和的心态其次表现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我们都是当过学生的,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肯定也是会犯错误的。所以,是学生就会犯错,不会犯错的学生是不可想象的。我在处理学生犯错时采用的基本原则就是“抓大放小”。“大”的如打架斗殴、恶意扰乱课堂秩序、考试作弊等等,必然要进行比较严厉的批评教育,必要时还要通知家长共同教育;“小”的如偶尔上课迟到、睡觉、小声说话、作业未完成等等,只要学生能马上改正,我一般说说也就算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防止因为“抓大放小”而使“小”逐渐变成“大”,还需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例如让违纪学生值日、背诵校规校纪等。我个人认为这不算是体罚,而是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意识到,当他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的时候,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良好平和的心态还体现在教育的语言上,特别是在处理犯错的学生时更要注意。在这一点上,我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一是保持情绪和语言的平缓,特别是当学生情绪激动时更是如此,更何况这也有助于缓解师生之间交流的氛围;二是不要翻“旧账”,而应该就事论事,特别是不能因此而指责学生在人格上有问题,否则极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三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批评教育时要考虑得周到些,如何教育如何处理,班主任心中应有个大致的设想,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要不然,有时候一着急,话说绝了,就很可能难以收拾。
以上说的这些,都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皮毛而已。其实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没有什么非常明确的理论和方法,说得“故弄玄虚”一些,现在我做班主任其实更多的是凭“感觉”。曾经看过这样两个评价班主任的标准:如果学生对你不反感,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是合格的;如果学生在路上遇到你,能微笑着向你走来并向你问好,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是优秀的。尽管这两个标准是“务虚”的,但我仍然愿意向这个目标去努力。在座的众位班主任有许多都比我做得还出色、还成功,我愿意把我的这些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张兵是班里的“小霸王”,喜欢动手,常为一点小事就与人打起来。比如女同桌超过了他划的“三八线”,哪个同学走路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胳膊,哪个同学动了用他的书本,他都可能跳起来,给上一拳。别看他个子不高,声音却特别大,脾气却特别坏。要是抓住了他做错事,总是会听到他的大嗓门叫喊着:“不是我,是他先!”在同学们心中,他是个爱惹事,不好相处的孩子,因此谁也不愿和他交往。在老师眼里,他是个顽固不化,惹是生非的“麻烦生”。而在他心里,也充满了对同学,对老师的不满,对于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他总是说:“别人也这样,为什么总说我?”
有一天,张兵的臭脾气又发作了,为了一点小事竟和高年级的学生打了起来,毕竟是高两个年级的学生,没几下张兵身上就受了伤,脸上被划花了,手腕也肿了,可是,明显处于劣势的张兵却不可就此罢休,还硬是和那个高年级学生纠缠不清,几个老师生拉硬扯才把他俩分开。可是张兵并没有就此罢休,扬言一定要对那个学生进行报复,并发誓“血债要血还”。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我把张兵的爸爸叫了过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学校安全是当前最重要的学校工作之一。学校在课堂外组织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也是最多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儿法制教育故事,供大家分享。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去年,我还是一个二年级学生,因为父母忙着做生意,没什么时间照顾我,家里很大,但经常只有我和奶奶两个人在家。
我冲到门口,一下子把大门打开了。一瞬间,我傻了眼,只见门口站的并不是我爸爸,而是一个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陌生人。只见他带着一副墨镜,一只手提着一个鼓鼓的包,另一只手拿着一瓶不知名的饮料。
手中,轻声地说:“小朋友,我是××公司的推销员,这是我们公司新开发的饮料,很多小朋友都喝,而且是免费的。”我一听这话,有点心动了,望着那诱人的饮料,我很想接过来,但是一想到妈妈曾告诉过我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尤其是陌生人的。那个人似乎看出了我在想什么,他快速而熟练地把瓶盖打开,凑到我的鼻子跟前来回晃动。啊!好香的味道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我正想接过饮料的时候,奶奶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一脸惊讶地说:“你是谁?来干嘛?”陌生人一见到奶奶立即手忙脚乱地把饮料塞进包里,吞吞吐吐地说:“对不起,我按错门铃了!”说完,转身就走了。我一看,喝不到饮料,心里一阵脑火,埋怨奶奶起来:“人家的饮料都被你吓走了!”奶奶严肃地说:“想吃别人的香肠,往往会失掉自己的火腿。我平时怎么教你的?贪图小便宜,往往会吃大亏的。万一那瓶饮料里面放了什么东西怎么办呢?”我一听,再回想刚才那人说话的神情,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刚刚的恼火一下子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后来,我对这件事反省了一下,发现我之前的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所谓走得路越多,见识也就越广,见识越广,犯的错误也越少。
我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提高警惕,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放 风 筝
春天来了,春姑娘微知着向我们走来,她亲切地呼唤我们:“小朋友,快来放风筝吧!”
星期天,小明和几个同学拿着漂亮的蝴蝶、泡泡鱼、螃蟹的风筝来到高压线旁边放风筝,小明放着放着,忽然吹来一阵风,风筝被高压线缠住了,小明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正好有一个小朋友经过,看到了,连忙对小明说:“在高压线旁边放风筝真是太危险了,你看现在风筝被电线缠住了,万一你们把电线弄断的话,就会造成停电,影响这边的工厂、居民用电。那后果会不堪设想。小明和同学听完小朋友的话,连声说谢谢。于是小明他们拿着风筝重新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继续高高的放风筝。
蓝蓝的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风筝悠悠地飘动着。草地上,小朋友的笑脸犹如朵朵盛开的花朵。
公交车历险记
今天放学,我和往常一样乘60路回家。这次不同的是我犯了一个违背做人原则的事:
刚上车,我就发现有些不对,一般上车是把钱币投入投币箱的,可是这次和以往不同的却是有一个妇女伸出手来叫乘客把钱给她。给就给呗,我也无所谓。汽车行使着,整个车厢里人多得让我喘不过气,我右侧的是一个五大三粗,面相不“正”的中年男子,在这个中年男子的左前方是个一个带着低年级学生的老人。在这个老人的四方都是一些妇女。终于到了南园桥这个“热”站,许多人都下车了。
突然就在这时,逞着人流涌动造成的大家注意力不集中,这个我起初就觉得有点“问题”的中年男子暴露了他不轨的行动,他在同伴的掩护下,迅速的伸进那老人的口袋,“捞”出了10~50不等面额的纸币。此时,我镇定自若,没有马上喊出来,因为我知道,这是一辆贼车,而且,车上的壮龄人寥寥无几,若我喊了,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我被那个小偷痛打一顿也无人救助。
虽然我没喊,但是由于这个过程被我清晰的目睹,那小偷与同伙也自然知道我已经识破了他们真正的面纱。
于是,那令我深恶痛绝的小偷竟然向我瞪了一眼,仿佛在说,“你小子,喊出来你就倒霉了!”我只能爱莫能助,呆呆地看着这一切而无济于事。
而后,我以微笑面对,想让那小偷放心我不喊出去。接着,我来到我同学于碧摇的座位旁微笑着轻声说了我刚才所看见的惊人一幕,问问她我是否要告诉全车人。
她的意思而是让我暂时性的保持沉默,顺便记住车牌,下车后报警。
之后,我又装出了一副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等待下车。结果,贼果然是贼,果然老奸巨滑,他“慈祥”地贴进我耳朵轻身说道:“小子,给老子老实点,下了车马上必着眼睛走人,不然,我不能保证你以后是否能安全到家。”
我惊愕住了,平时胆子比天大的我竟然在此被一个处于社会底层职业的小偷所吓倒,面对可怜的老爷爷和他的孙子,我竟然会违背我做人原则——打抱不平。呵呵,我是该反省反省了。在此,我不是为了喊出来后被坏人们打一顿而英勇地上电视而反省。我是为了我眼睁睁地看见社会上坏人们的恶行为成功完成,而我却像个老鼠一样缩在墙角而不敢挺身而出,而反省。或许在客观角度来讲,我是对的,但是我绝对不允许今天我所做的事的发生.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