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精品文库 > 四号文库

初中政治小论文(优质15篇)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8-09 23:15:02 阅读:411

文章导读: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一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精力更加旺......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一

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精力更加旺盛,个性也更强。他们都希望能够将知识学好,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受教师影响的方面比较多,如果教师讲课时语气和蔼,教学模式新颖,课堂气氛愉快而热烈,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被迅速调动起来,接受知识也更轻松。反之,如果教师面色阴沉,言辞之间多有批评之语,教学方法陈旧,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知识也是消极接受,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备学生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我们的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我们进行课题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但是,我们不能受到教材的羁绊,因为教材本身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死的知识讲活,让学生摆脱教材的固定模式,能够活学活用,灵活地掌握知识。和其他科目的教材不同,政治课的教材可以不按照教材顺序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对教材进行一定的编排,也可以对教材规定的教学大纲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并且,中学生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违背教材的、形式新鲜的编排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好奇心充分被激发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编排教材顺序时,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理,切不可为了改编而改编,只是单纯地打乱顺序,那样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有的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将不同单元的内容连着上。如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成长根据地中第二课《家庭剧场》与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中第五课《我们不是水晶人》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课的内容都是与秘密和隐私有关的,将他们连在一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样,教材也就用得更加灵活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时代,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声音、视频、图画并茂的优点来讲解政治知识,让我们的政治有理可循,有例可证,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它较强的说教性,而初中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强烈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促使他们对说教性的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推陈出新,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学生势必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如果想让学生接受政治课,教师就要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或者是适当地妥协,跟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启发他们的求知心理。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教师要在课前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例,渗透政治知识。如讲到隐私权时,不要只是简单地把相关法律知识念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他们有没有隐私,有没有秘密,这些秘密和隐私大约是哪些方面的,为什么不想让教师与家长知道,而有这些秘密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与理解,不用教师再多说什么,学生自然对所要讲授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还有很深的记忆。总的一点来说,知识是死的,教学是活的。对于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来说,只有脱离常规,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到知识不脱离学生所熟知的实际,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走近学生,联系好作为学习中主要参与者的学生,才能较好地完成好这一双向的课堂教学任务。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二

学生政治学习参与度与主动性的提高,离不开具体的学习资料,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预习引导。首先,指定必读学习材料,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加强对重点、难点的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做标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学会指定阅读提纲,使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所学政治知识网络化结构,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梳理,初步完成知识构建。预习的过程为以后的政治学习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为政治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教学课堂上,老师要依据政治教学和互动教学的特点,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和热门话题,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讨论政治事件的热情,提高政治学习的参与度。通过对热点事件的调查、研究,组织辩论,撰写讨论报告,由老师进行最终总结,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升华政治学习的高度。1.问题讨论法。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实现角色转换。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可以展开互相提问,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得到提高。2.组织辩论法。首先由老师预先设定辩论题目,民意决定辩论正反方,充分准备后展开辩论,最后有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评委会进行总结。在次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寻找准备资料,自主分析研究资料,总结升华资料内容,整理辩论稿,完成辩论,这无疑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好方法。3.创设情境法。针对具体所学政治知识,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提高互动直观效果。比如,在学习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防止不法侵害的内容时,让学生在行动中,切实感受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实效。不仅有利于政治知识的学习,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益。

相对于音乐、美术等教学科目,政治课程纯文字词条的`学习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很容易让人提不起兴趣,长时间填鸭式的灌输,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很难长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这种现状,就要最大化的拓展学习渠道,利用多媒体,视频、音频、图片、幻灯片等现代化教学用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政治是一门实用主义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尤为紧密,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要尤其注意政治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贴近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学习素材,亲身去感受生活,学习政治。这种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也顺应了政治新课改的要求。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建立在师生之间的合作之上,成功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之间,初中政治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立足于大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展开互动授课,实现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三

20xx年,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再到火炬接力传递受阻、5·12汶川大地震等,无一不是对中国人的巨大挑战。“国难兴邦”,在此过程中,海内外中华儿女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世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不顾生命安全立即奔赴灾区抢险救灾的军队、医疗队、志愿者、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慷慨捐助、神速应对的国家领导人、为保护学生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老师们、灾区中顽强求生的幸存者、默哀后数万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喊着“中国加油,汶川挺住”的热血人民这一个个场面无一不令我们震撼,无一不令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由此构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它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好处、实践好处和深远的历史好处。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向心力。同时,抗震救灾精神还体现出中华民族仁民爱物、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是的,多难必兴邦,中国的实力将在灾难中催生、爆发。美国《侨报》6月12日发表社论说,汶川大地震过去整整一个月时间了。从“5·12”开始,从揪心、悲哀,到决心、爱心,中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一个月,中国的表现浓缩了30年变革的成就。在天地不仁、山河开裂的时刻,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这种强大,不在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又有怎样的提升,不在于奥运会能否鲜花着锦、“史上最成功”,而在于中国积聚已久的“软实力”的真正爆发。在灾区,有这样一幅标语:“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长城内外,到处是“汶川挺住”的声音;大江南北,到处是“中国雄起”的呼喊;大地,到处是“血浓于水”的涌动;五湖四海,到处是“匹夫有责”的担当。德国媒体称,此次汶川大地震将整个中国“焊接”在了一齐。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0日也发表文章称,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主角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构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小公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姿态,勇担职责、为国分忧,弘扬民族精神。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四

1.教学观念有待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初中政治教师不但要具备充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重视自身观念的转变。叶澜教授提出:“中小学教师在将来的发展中,一定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充分理解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的前提下,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政治教师只注重政治课本内容的学习,没有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一些初中政治教师仍然主宰课堂,还没有做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政治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我价值的课堂。思想品德政治课不能只重视一些简单观念的讲解,政治教师应该真正答疑解惑,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2.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过于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从而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初中政治教学只围绕初中政治课本组织教学,没有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各种时事,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一些学生认为,政治学习对现实生活没有影响,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通信和电脑网络的迅速普及,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渠道获得当前信息,但初中学生思想尚未发展成熟,自制力较差,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不能辨别真假。假如政治教师不能发挥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不能对学生做到正确引导,就必然会使部分学生信念动摇,阻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发挥作用,敢于大胆删减和补充当前使用的教材,将与时展不符的内容删掉,补充学生关心的'社会内容,如最新科技成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就、国际时事热点新闻等。另外,还应将初中政治学习内容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初中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短时间内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初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习惯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前,部分政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作用,导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一些政治教师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只是用投影仪代替黑板,用课件代替板书,虽然不再是教师本身的灌输,但依然是应用电脑和课件灌输。有的政治教师没有研究教学目的,不能合理应用多媒体,只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原来的教学内容。

1.创新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这一观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工作任务是“课堂教学不再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掌握学习方法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政治教师不但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而且要放下要架子和地位,敢于学习学生的长处。每个学生都有思想,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不相同,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这些不同形成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不同认识和观点的不断摩擦与碰撞。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会产生新的观点、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这些内容对教师都会有巨大帮助,可以强化教学效果。

2.引入终身学习理论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与当前生活紧密相关、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教学。政治课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深入社会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当前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知识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在走上社会以后,大多数已经属于落后知识。因此,一个人要想具备生存能力,就需要培养自学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传授知识,而且要重视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获得全面发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事件、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强化终身学习意识。

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最新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改革当前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多种学习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都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各民族的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各民族的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破坏社会稳定、制造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56个民族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载入了宪法和法律。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贴合我国国情,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制度保障.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蛄,捍卫祖国统一,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

我们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实现中半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六

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政治网为了帮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高一年级政治小论文:共筑中国梦,共享家乡美:

作为一名赛岐人,倘若你要问我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我会很肯定的告诉你,是赛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我热爱家乡的母亲河。曾经,山峰树木围绕着她,小鱼小虾在她的呵护下成长,渔民在这儿泛舟捕鱼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她是赛岐的标志,是家乡之美,我们在赛江之滨享受江景之美,这个小镇在这里繁荣发展。

可是,在旁就有人说:赛江?你看我们这条母亲河都变成什么样了?她遍体鳞伤,江水浑浊不清,又黑又臭,河底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这些种种现象都让我们的母亲河面目全非,不再是以前幽美的赛江了。

于是,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希望看看人们是如何对待我们伟大的母亲河的。可谁知调查的结果会是如此不堪:

根据居民的描述和我的一番观察,我总结得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根据外貌调查所知,在福安上游和穆阳上游有部分的金属铸造场和农药制造场,由于所排的工业废水和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就直接排入赛江,造成水污染的现象。而部分沿岸居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种植蔬菜和瓜果,也严重污染了水源。受污染的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

二是,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在赛江大桥上游玩时把垃圾随手扔进赛江里,使江水变脏、变臭,形成又黑又臭的江水。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带来许多损失。甚至有人还随意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和塑料袋,往江里随手一扔,一走了之。只要有风刮起,这些塑料制品就四处乱飞,刮到水里或树枝上,往往就动不了,造成了白色污染,日积月累,里面的污染物就会渗透到深水里,水质受到污染。

三是,赛江的上游有许多树木,许多人没有环保和法律意识,私自乱砍乱伐,造成了上游的水土流失严重。而在赛江的下游,则有许多船只进入赛江,那些船只上的人们会经常在江里挖取河底的泥沙,造成了河床下陷,水土流失,加剧了母亲河的创伤。

面对这些种种破坏母亲河的行为,我感到无比痛惜。如果还不制止这些行为,不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不仅会给我们赛岐这个小城镇的文明形象减分,更会给我们当代赛岐人的道德素养减分。我们不能让这些不可取的行为阻挡文明的步伐,让廉耻被出卖,使我们城镇文明程度提升受阻,对外文明形象打折,成为城镇环境的硬伤,这是多么不好的啊!

时下正赶上赛岐被列为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重要发展期,要让我们的家乡更美,发展得更好,我们不能再怠慢了,我们应该要有危机意识。作为赛岐人民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积极保护环境。

所幸的是我们的地方政府已切实把保护环境列入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结合赛岐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污染物控制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制。赛岐镇环境保护工作也以建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镇为契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工作目标,推进六大举措,即坚持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防治,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增强环境管理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保障环境安全。这些举措无疑能为我们赛岐镇的居民带来福音。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努力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应向他人、社会宣传环保知识,让人人都参与到保护赛江活动中来。当我们面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时,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此时此刻的我,真希望赛江我们的母亲河,能够尽早地恢复到原来多姿的美貌。让我们的赛岐的文明形象加分,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共享美好的家园。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赛江吧!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舒适生活环境。这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家乡梦,为了我们的家乡美,更是为了共筑我们的中国梦!

爱赛江,爱赛岐,爱我们的家乡梦,爱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爱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要保护的也不止这些。

为了我们的家乡梦、中国梦,我们需要去做的还有很多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七

我们知道,自律就是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有的人却据此认为,讲自律,就是约束了自己。,也就限制了自由;讲自由,就不应该有自律,它们二者是相互排斥的。他们不懂得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由离不开自律,自律保障着人的行动自由。

在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都由一根线索来约束着,这根线就是纪律。纪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正常地活动和生活的约束力量和条件。

自律是获得行动自由的必要条件,你的自由如果不以自律来约束,肯定会妨碍和侵犯别人的自由和权利。反过来也一样,你的自由和权利也会受到别人的妨碍和侵犯。

比如,对学生吸烟,有不少同学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是个人的自由,与他人无关。确实,是否吸烟是你的自由,但作为中学生,却违反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纪律,妨碍了别人享受清鲜空气的自由。诚然,吸烟是个小问题,但许多青少年当初就是在类似的小问题上放纵稳步自己,目无原则,最终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抱恨终生的。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定的力量维护共同的生活秩序,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人们就无法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我们自觉地遵守了纪律,也就做到了自律。那么对于纪律的约束力,我们就是否会感到不方便呢?就像游泳好手在水里感到自由自在一样,不会感到水对自己的约束和限制,一个养成了自律习惯的人,不会感到纪律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他对纪律就会自觉自愿、乐意去遵守;对违反纪律的现象则不能容忍。这也叫“习惯成自然”。

综上所述,自律和自由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自觉遵守纪律,增强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养成自律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八

在复习课中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好“六要”。

第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采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易混淆知识相对照等方法加以讲解。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第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九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从必须好处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离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好处的一条,就是把经齐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这样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理解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做为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中学生,我们更应珍惜这难得的受教育机会,遵守校园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十

一、人文精神渲染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必要组成成分,它对初中生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政治上的信仰方向。没有对政治的信仰直接地表明一个学生缺乏人生目标,漫无目的地生活,没有较高追求和发展欲望;只有具备政治信仰时,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奋斗目标,以更乐观积极的心态追求人生理想。2.在社会上遵规守法,在生活中以高标准约束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树立法制观念,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该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做。拥有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3.文化和艺术审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修养,不同的修养导致了他们发展程度的.不同。通过对学生有效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学生重视对艺术欣赏的选择,由简单的艺术欣赏上升到对高雅艺术品的欣赏,优化关注对象,比如关注人的心灵和情感。

二、初中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

通过观察发现,初中生普遍人文精神缺乏,经常出现失落感,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向导,思想不够充实和积极。2.对未来迷茫,不积极进取,不拼搏,虚度光阴,成绩与能力成反比或者高才华低品质。3.思想品德低劣,没有独立的人格,对别人缺少关怀,自私自利,遇到小困难就无法承受,极易产生挫败感。4.我行我素,不为别人考虑,坚持自我主义,行为举止不规范,道德品质不高,比如违反校规和法律。以上列举的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教学实践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怎样实现教学与人文精神互相渗透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对社会、对感情的觉悟,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觉悟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进一步实现人文精神教育推动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初一的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塑造,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缺陷,树立目标,奋力实现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初二的政治课应教会学生法律基础,让学生心中有法,知法、守法、懂法,树立民主、公平公正的意识和追求;初三政治教学应将学生引向国情教育,告诉他们所肩负的重任和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

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渲染

(一)人文精神与教材相结合

教师应钻研教材,寻找适当的人文背景,将人文精神和教材知识巧妙结合。例如在讲“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时,首先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播放完后提问学生怎样才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呢?借此引出课堂主题;接着播放另一段视频,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学生产生情感波动,诱导学生思考、议论,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导入知识点,告诉学生: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相互的义务,比如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等。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义务现象,切身感受政治、感受道德,实现人文精神与教材知识的完美结合。

(二)教育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信息现代化为标准精选时政素材;有针对性地分析时政材料,突显人文精神。比如通过分析《国别人权报告》中美国发生30起死亡4人以上的枪击案时,不仅要说明美国人权问题依然严重,还应该以国际及人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品质,让学生学会用宽广的胸怀对待他人,珍爱生命。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步入社会,进行考察,发现社会中的挑战和竞争现象,化压力为动力,锻炼实践能力,这是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途径。比如在讲我国环境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接着合作学习,探讨该地区有哪些种类的环境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应该怎样防治等,最后告诉学生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应保持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以规范的社会行为美化社会环境等。

五、结语

总之,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人本理念,科学素质,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理念,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素质。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十一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满足其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转换较大。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的政治是对于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对于政治的学习,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督促下,社会、学校、教师、学生都应该提高对于初中的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初中的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对政治的学习热情不高,认为课程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低下,不能主动的学习。教师在初中的政治的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的形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情景教学、举办辩论、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为坚强喝彩》这一节中,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播放保尔柯察金的生平记录视频,观看完后,让大家说出自己了解的坚强人物,并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能熟悉人物的坚强事迹,给学生以更正确、更直观的榜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于问题的研究的基本流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起点,能对于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遇到事情时,多问自己为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课堂知识要不断设置疑问,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做知法守法的人》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对于课堂形式进行创新,提出案例之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选出小组中的小法官,再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其他小组成员充当原告和被告的律师,在法官审判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律师发言中的'问题,并迅速地做出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迅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应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在自己的探究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3.学以致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学习后,如果对于实际情况一无所知,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就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意义。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在汶川地震中,我国受灾严重,很多人遭遇了不幸,但也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的事迹中,都体现了哪些政治知识呢?正所谓“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将所学的政治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了学习的知识,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政治的使用价值,在对实际情景进行分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于政治事件的敏锐性,深化了课堂的内容。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多关注时事,并能够了解生活,加强对于政治的学习,加深对于生活的感悟,将政治的学习带进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4.倡导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祖国新的一代的初中生,培养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课堂中,可以提供开放性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倡导学生对于问题有新的见解,鼓励课堂中勇于创新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使他们自己进行探索,进行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的政治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的进行研究,对于其中的问题我们不断探索,在发展中寻求出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政治知识进行扩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的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对于初中的政治的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十二

摘要: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政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政治作为初中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最直接的要求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要对政治学科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生活化教学旨在激励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建立日常生活与政治实践学习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生活化;小组合作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各方面都已经联系在一起,而且随着国家之间联系的日益加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多,这三者之间关系也比较复杂。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并不像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那样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进行重点学习,是从一点点的涉及开始到全方面学习的。初中阶段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教会学生如何处事,形成正确的对于人生的观点。由于初中的政治教材内容中基本上都是与生活知识相关的,因此,对初中的政治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有利的。

一、初中的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简单地来讲,就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知,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生活化,以此让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增加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认知,由于政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因此对政治进行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出发,因此,政治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对政治进行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认知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入手,使得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相应的能力。

二、初中的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以生活化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活化教学体现在将政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课堂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这一模式下进行有关生活化的政治问题讨论。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划分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活动。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无处不在,教师要设计适合初中生特点的各种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组完成之后,各个小组内凭借自身的能力差异分工合作。小组的讨论可以让组内成员结合各自的生活知识进行问题思考,比平时的图示讲解或者让初中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生动得多,另外还能锻炼初中生的理解力和扩展了他们的接受力。比如,在学习“融入民族文化”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民族文化是否进行传承为论点,让学生讨论是否所有的民族文化都需要被传承以及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生活化教学

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大方向来说,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但是小方面来讲,通过教育使自己变得更好,从而更好的生活。因此,进行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科技因素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受到其影响,多媒体、电脑等设备都成为教室的必备品,在教学过程中加上科技的色彩必然增添不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烘托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比如,在学习“习惯对人的影响”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集中注意力,可以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小品《小明的一天》,从小品中让学生讨论习惯的好坏之分,以及习惯对人的影响,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点。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学生处于生活中,所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而且生活化的知识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教学知识融入生活环境中,一方面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更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好习惯对人的影响”时,以猜谜游戏的形式,以学生感兴趣的猜谜方式导入新课,并初步感受到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从而为课程的讲解做好铺垫作用。初中的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职责。对初中的政治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

[2]杨波.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进程解析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8).

[3]雷颜俊.新课改下有效提高初中的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6).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十三

古人云:“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变教为诱,变学为思,通过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循循善诱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智慧的浪花。因此,在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借助“诱思点”,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学生的探求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授《股票、债券和保险》中有关“股票”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思维情境:首先,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2024年,股票出现“牛市”,广大市民疯狂购买股票,小张也投入到炒股的浪潮中,将他十万元积蓄全部购买了股票。刚过三天,股票价格继续上涨,小张一下就赚了一万元。然而,好景不长,2024年,股票出现“熊市”,许多股民的股票全部被套牢,小张也深受其害。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什么是股票?企业为何要发行股票?小张的钱为什么会被套牢?2024年,我国股票市场为什么“牛气十足”,而2024年,又为什么“熊市十足”?面对心急如焚的股民们,政府部门应如何进行调控呢?这样,通过创设思维情境,既诱导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又让学生在感受、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意识。

诱思探究教学,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主动探索、实践体验去揭示知识的奥秘,挖掘知识的本质,从而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诱思探究教学时,教师还应努力构建“灵动”的课堂,巧设探究任务,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独立探究、自主体验和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比如,学习《消费及其类型》一文时,我首先创设了以下情境:a组:假如你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你会怎样安排食品、衣服、教育、旅游、储蓄方面的消费支出?b组:假如你每月5000元的收入,你又会如何进行安排?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出自己的分配方案。接着,引导学生对比a、b两组的分配方案,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得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最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6人,去调查农村和城市家庭的动态家庭总收入,计算出住房、食品、医疗、旅游、服装等类型的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通过对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相关消费的对比,让学生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时,分析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通过实践学习,既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迁移深化,是知识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在高中的政治课堂中开展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还应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生交流研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验学习乐趣,增强自信心。同时,要适时地结合实际生活,迁移拓展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教学完《效率优先与公平》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为辩题,开展辩论会,正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比维护公平更为重要;反方:在当代中国,收入分配中维护公平比讲求效率更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设计探究活动,拓展深化知识应用,如假设学校要奖励本班一笔奖学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据“效率与公平”原则,为班主任设计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

总之,诱思探究教学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重视,可以通过巧设情境,诱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也可以通过交流研讨、迁移深化来促进知识理解,提升综合能力。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十四

一、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时,政治课堂的教学要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

政治是一门极具时代感的课程,在现代的政治教学中,教师都十分注重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

但是,在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真情实感。

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到从身边的小事进行选择、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在政治教学时,教师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感到困难,对政治学习也会失去兴趣。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的实际问题,从小处入手。

在进行问题的解答时,也不能够讲大道理,要让学生从答案中发现知识的用处,去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让学生感到有一种亲情感。

例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自己的情绪入手进行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前不久的一次小测试进行教学。

在这次测试中,有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感到非常高兴,在学习上也有了动力。

但是,有些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考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从考试之后就一直情绪低落,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

有些学生虽然也没有考好,但是他们积极地从中查找原因,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通过以上的事例,让学生懂得情绪对我们的影响,让他们认识到学会调控情绪的重要性,学会怎样去调控自己的情绪。

再如:在学习《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诱惑入手,如金钱、网络等等。

让学生认识到各种诱惑的危害,在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怎样去拒绝。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到了知识的亲切,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可以用它指导自己的生活。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结合。

政治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在政治教学中要把政治教学和当前的实际相结合。

教师要把政治教学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融入到社会当中。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对于初中生来说,让他们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生活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单纯地从课本上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通过实际感知所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运用起来更加便利。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情况,精心选择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知道本部分所讲授的知识。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要让政治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被自己的教学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所感染,喜欢上政治学习。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政治学习。

例如: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经常阅读报纸、杂志以了解国内外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在每次政治课堂上为学生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时事政治的解说,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时,进行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教师还要做到优化政治教学的结构。

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重视,但是,有效些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只是加入了相关的情境,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没有考虑这种生活情境是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有些课堂看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所设计的生活情境一定要实现其有效性,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把在政治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政治教学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提高政治成绩并不是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政治的'学习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思想品质。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活动最多的地方。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规范学生的言行。

班级和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活动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严格要求自己。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

只有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作者:沈瑞萍工作单位:内蒙古凉城县四中

初中政治小论文篇十五

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通过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

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又被称为“留守孩”、“留守学生”、“留守子女”,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的农民数量增长也越来越快,他们留下的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应予以重视起来。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不在一起,缺乏父母的照顾,而父母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往往在物质上给予孩子很多。

长此下去,留守儿童渐渐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和观念,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丑恶与善良,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偏差。

还有一部分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做事情完全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自私自利的行为很明显。

(二)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失范。

留守儿童在行为上的失范现象,一定意义上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识薄弱造成的。

由于他们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的留守儿童对社会缺少了信任和责任,出现了放任的行为,比如,在平时做事一点不尊重人、行动散漫不踏实。

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不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事。

同时,这种不良风气在大环境下被传递和强化,使得他们随着自己的意愿做事,最后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三)心理问题突出,人格扭曲。

心理问题现在并不少见,原因是多样的。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之所以会特别突出,因为他们没有合适的对象倾诉内心的烦恼与不安,不能充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也就使得他们变得冷漠、任性、敏感、自卑、孤僻和自闭。

最终容易出现偏激的性格,从而心理变得扭曲,心理问题随之严重。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忽视与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思想道德的学习榜样,言语和行为都会对留守儿童影响深远。

特别是儿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养成,这时父母没有及时给予引导和示范,纠正和指责孩子的`过错,任由他们发展,致使行为放任、散漫。

同时,很多家长们存在着错误的教育思想,认为孩子只要钱够花就行了,至于思想道德,觉得无所谓。

因此,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人际沟通等方面了解太少,漠视了孩子对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

学校教育对儿童思想道德和良好个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教育观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德育工作存在弱化趋势。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束缚,很大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较差,老师一般不会注意他们,这让留守儿童感到更加自卑。

再加上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很费时费力的工作,既复杂又长期,结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致使很多学校忽略了它,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存在很大的隐患。

(三)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会受到具体、现实环境的影响,其中消极的现象就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身心发展。

例如:有的人在家经常打骂老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

还有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觉得就算孩子不上学,也照样可以打工挣钱。

还有,随着电视、网络等逐渐走入农村家庭,慢慢对人们的习惯方式和理念进行着改变。

然而,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诸如暴力、色情等出现在荧屏上,给留守儿童带来消极影响。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要重视家庭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家庭是儿童成长沟通的重要环境和场所,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要时常与子女联系和沟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进行了解,多对孩子进行鼓励。

其次,对错误的教育观念进行纠正和更新,积极引导孩子的思想品德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学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力量。

学校承担着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一,正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以及心理咨询辅导。

第二,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一定要改变。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水平出现了严重的滑坡,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树立科学的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社会关注,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媒体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宣传中,应多对正面形象进行宣传,如多报道一些有留守经历的优秀大学生、农民工等各行业的人员的优秀事迹,让全社会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在平时可以发动群众,让公众积极参与和投入,使他们能从中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共鸣和归属感被激发出来。

还要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对学校周围的环境进行治理,将那些给儿童造成精神污染的垃圾地方清除干净,让留守儿童在健康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留守儿童并不是有问题的儿童,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成。

因此,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显示全部

收起

TAG:初中政治论文优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