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11-10 04:40:01 阅读:216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针对很多名人的暗杀本身是一个“局中局”,刺杀者本人执迷不悟地相信是自己的那颗子弹杀死了受害者,其实在他动手的那一刻还有子弹从别处射过来,甚至在送往医院的救护车上被发射。
在非信息化时代,最完美的杀人方式便是“局中局”,组织者找了一名身世简单的人并蛊惑他去刺杀目标人物,但是当他扣动扳机或者伸出匕首的那一刻,还有其他的职业杀手就隐藏在周围并趁乱出手。
公众看到的那名暗杀者只是个替罪羊,致命的伤害往往来自其他职业杀手,而职业杀手最终不会被公布出来,因为雇佣他们的人有非常强大的背景和关系,他们可以阻碍司法机构的调查,通过金钱和权力迫使媒体不能正确报道。
我们熟知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兄弟,以色列总理拉宾,戴安娜王妃都是以这种方式被刺杀的,最终被处决的也是那名被公众熟知的替罪羊,真正的杀手及其组织者完美地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真实的情况无法被揭露,变成了地摊文学里的传说。
当然最近一次“局中局”暗杀是金正恩刺杀他的兄长金正男。两名不知真相的女子被雇来辗转好几个机场进行刺杀演练,做着“先蒙眼睛然后假装认错人并道歉”的户外游戏,一旁有人把这个过程拍下来传到网上赚点击率,只是在最后一次她俩手上涂有致命毒剂。
原本这也会是一场替罪羊式的刺杀事件,这两名女子对刺杀一无所知,最后一次之后她们会发现原来的雇主早已不知所踪,什么都审不出来。只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有太多的摄像头拍下了这个团队的踪迹,最终使这个刺杀事件才被公之于众。当然即使公布了也无济于事,因为真正的凶手策划者依然逍遥法外。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简介,毕竟对他只是一知半解。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想。
(一)主要内容
全书共分8卷,我整本书通读下来,并没有把握住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每一卷都有其论述重点,下面我就一卷一卷分开来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第一卷可以说是该书的序言,以论述“共同体”和“城邦”的含义,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而“城邦”也是该书进行论述的基本载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他随后紧接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将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同一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在形式上是不无差别的。为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解构成最简单的基本单位,即个人和家庭,在对家庭管理以及国家统治进行比较后,得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得出前面的问题的答案。
化”,而极端的一致性“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城邦不仅是由多个人组成的,而且应该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即便这种包含了财产分配等各方面的极端一致性,它也不能带来和谐,正如他所说:一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件东西要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钟爱,主要有两点,即它是你自己的,并且它是珍贵的。随后亚里士多德又列举了财产共同享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
第三卷亚里士多德主要讲述了公民的范围、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公民,随后又对政体进行了大致分类,最后强调法律在城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卷作者便提出了“城邦是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城邦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某个整体”,所以,要想认识城邦,首先应当弄清,什么人可以叫做公民,公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界定公民范围的过程中,作者大量列举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作者是通过人们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来界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公民身份的。随后,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当时各城邦的分析,将政体大致分为六类,前三种是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后三种是由前三种相应蜕变而来的,包括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本卷作者关于法律进行论述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理想国家的部分形式,即法治而不是人治。;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法律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两者的比较,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切实可行的最优良的政体是两者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拥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第五、六卷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政治措施。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第七、八卷讨论了城邦建设中的多个特定问题,即如何建设最优良的城邦。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人口控制,其疆域应能使域内居民过上闲暇、宽裕并节制的生活,有良好的海路和陆路,便于成为全邦共同防御中心。城邦的位置应朝东以有利于健康并避开北风,如此适宜政治活动和战争。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城邦的城防、城墙建设、人员分布。同时,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二)经典命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主要围绕城邦、公民和政体这三者表达其政治思想,关于这三者的讨论也成为了本书的三大经典命题。
1、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而城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国家(也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城邦)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安逸,因此人们有较多时间对道德、法制等进行思考,讲求完善自身,追求“至善”,前者的概念就是对此的一反映;后者所处时代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大爆发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而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引,革命进展缓慢,为了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就此诞生,基于此革命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阐述便充满了革命与战争色彩。
我认为,对于国家概念的阐述,部分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也许,当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与政府更加强调“服务于民”的时候,我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就又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更加强调概念中“服务于民”的“目的”了。
2、公民。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关于“公民”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后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是参加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其中,参加行政统治的人包括官员、陪审员以及公民大会成员。而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公民含义: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尤其强调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现在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同样重视。
那么,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奴隶社会所导致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维惯性。在奴隶社会,人们对于奴隶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而自由人与奴隶的区别,便是拥有大量权利,人们也就自觉地通过权利的有无来进行自由人与奴隶的阶级划分。对于公民的界定同样如此,首先必须拥有自由人的身份,随后才可能是公民。
3、政体。他认为政体负责对城邦的各种官职特别是最高官职的某种设置或安排,简单的说,政体就是政府。此外,他还指出,城邦这种共同体不仅仅是维持人们的生活和分享财富,它还要以优良的生活为目的。他还提出了政体的分类。他认为政体有正确的政体和蜕变的政体。以利益和最高权力的归属划分,正确的政体可分为君主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贵族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少数人手里)、共和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大多数人手里)。蜕变的政体分为僭主政体(以私人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君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富人的利益为目标,是蜕变了的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共和政体)。
他谈到了他认为的理想政体,或是说优良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
亚里士多德把法定义为“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祉和理智的体现”,在他看来,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代表着正义,为世人所公认的公正无偏的权衡,同时他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前提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毫无疑问,这点是与他的法律观念一脉相承的。法律应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实现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法律至上是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的标志和应有部分,要求任何公民、团体、执政人员都应遵从法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一个人即使再聪敏睿智,也难免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因而把国家管理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就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变幻莫测的感情之上。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这既是法治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法治优于人治的必然表现。人是感情动物,容易感情用事,而感情则又是经常变动的,所以根本谈不上稳定。相反,法律一经制定便不得随便改动,轻率的变法不但不利于城帮的治理,而且会严重削弱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法律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亚里士多德说,“??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法治优于人治,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述中,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党之所以如此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是因为在日常的行政、司法等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而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同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树立公民的法治意识。
在当今中国,法治不健全远没有公众法治意识缺乏带来的影响大,这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法治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法律获得公民普遍的认同,大家一致遵守法律。而中国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人治的思想依然没有完全从大众头脑中被抹去,所以,人们依然畏惧官僚主义,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借助于法律的力量。
因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建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只有这样,国家的治理才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置于法律引导之下。
全书读下来,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还需要以后反复来读,经常请教别人,帮助自己好好消化。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政治原理及其实践问题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该书另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教育作为连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纽带,被认为是培养公民、实现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教育与政制、公民职业和伦理关系的探讨,从而与柏拉图等一起将教育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认识也成为西方重视教育这一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由此可见,在古希腊时期,政治、教育和道德伦理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考虑,它们共同构成整体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础,并一同致力于追寻理想社会与人的发展。
《政治学》共有八卷。第一卷和第二卷从家庭、国家的形成和前人关于理想城邦的论述入手,形成一个思想“爬高”的缓坡。第三卷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作为政治基础的公民的自然本性,从而确立其政治哲学的基础,到达第一个思想顶点。随后,论述具体政体的第四至第六卷成为第一个思想顶点之后的“高原区”。第七卷一开始即进入第二个思想顶点,论述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问题即个人幸福,并将其与理想城邦即城邦幸福紧紧关联在一起。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则是第二个思想顶点之后的又一个“高原区”,探讨实现个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径,也即公民灵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养问题。在探讨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该书的论述戛然而止,但其论述的内在逻辑则引向伦理学主题,进而引导到《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而《尼各马科伦理学》在结尾也将对德性的讨论引向政体和立法,从而与《政治学》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结构。这也是一种整体视野的体现。“这意味着,没有关于灵魂与德性问题的研究的‘政治学问’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学问,同样的道理,对于公民灵魂德性之塑造无动于衷的政治体制可能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政治体制。政治技艺的本职就是教养灵魂。”
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昔日辉煌的希腊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内部的党争以及执政者的本身的腐败堕落走到了了历史的尽头,再加上北方的马其顿的军事入侵希腊城邦时代上了一个句号,作为形体的和表现物的城虽然没有了,但是其作为人类史上的光辉时代的精神确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蓝本,而作为这种精神的载体和人类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邦时代的著名学者,更是作为一个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实际生活和生存的环境的影响,书主要是在一个城邦的范围内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为作者考虑各种问题的基础,还有受其当时的观念的影响所有的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讨论,换句话说就是作者的问题处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过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质、城邦目的和形成。亚里士多德的在论证城邦的本质的时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构成因素并在“公民”这个要素上广泛的论述,在公民构成的城邦里,作者对“公民“的定义是:“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物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和今天以年龄分界不同,而这部分的人民参加和决定是城邦的最高权利和最重要的事情,这种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的人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质就是一个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关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类社会要达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这中间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事本质性的,这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的关键,而这三种的“善”的实现只有城邦能做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或者说是“人是政治的动物”而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城邦就是为了达到“至善”的目的“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权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过程首先,世间有着必须存在的结合体,他们一旦分离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与女人,是为着繁衍、类的延续而必须结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也是为了保存而建立了联合体。这样两种结合体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接着,一个家庭通过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国王治理。多个村落为了美好生活联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时,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体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作者对政体的定义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此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同时订立城邦即全体个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划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标准,一种政体是只顾及统治者目的还是全城公民的目的: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另一种是按照掌握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人数的多寡: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还有以上两个标准综合起来划分: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这三个。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为执政的目标的正宗政体,另外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这三个把执政者的利益作为执政的主要的变态政体。尽管作者讨论和论述各种政体,但是他自己没有认为哪个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觉得都是有问题的。最主要是怎么坚持“中庸”原则。
作者批判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柏拉图的”整体幸福”提出不同的认识,认为幸福应该是全体人或大多数的幸福而不应该排斥一些人。理想城邦的`建设还离不开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和治国人才,而且要发展个人的天性,使年轻一代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他主张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的教育。
关于体育,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在三个方面的教育中,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置,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关于德育,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的美德。当人的各种天赋职能都得到满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领导下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展时,人就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感情、欲望为理性所控制时,人就产生美德。他还认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既是中间的,又是最好的,而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关于智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灵魂”。他主张年轻一代要学习广泛的知识。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有用不仅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为了使人善于利用闲暇。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单纯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灵。这个与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颇像,就是一种不为功力,实用的原则的自然发展状态的追求。
“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人类从那时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的现象在当代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的,人类的一个观念的转变的真实渐进是转变,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没有以前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想象一下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就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影响都给准备的把握到了。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更是从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对他都不陌生,但是在读书之前,我还是先搜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简介,毕竟对他只是一知半解。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其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政治学》一书作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政治论述著作,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读书感想。
全书共分8卷,我整本书通读下来,并没有把握住一个清晰的脉络,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每一卷都有其论述重点,下面我就一卷一卷分开来谈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第一卷可以说是该书的序言,以论述“共同体”和“城邦”的含义,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而“城邦”也是该书进行论述的基本载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他随后紧接着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将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同一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在形式上是不无差别的。为了对该观点进行反驳,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解构成最简单的基本单位,即个人和家庭,在对家庭管理以及国家统治进行比较后,得出两者的不同,从而得出前面的问题的答案。
第二卷开卷的第一句话,即“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什么”,就已经向我们传达了作者区别于其老师的最大特点与不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我们都知道,是柏拉图,而他的一本经典政治著作《理想国》也是影响深远,《理想国》一书的书名便表露出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特点:主观臆造性较强,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而亚里士多德本卷第一句话中“最能实现”、“最好的政治共同体”都体现了他强调政治学可操作性、注重实际的特点,也算是为本卷后文对柏拉图的部分政治观点的批判所做的伏笔,本卷也主要是通过对柏拉图等人的批判来体现作者本人的政治主张的。首先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极端的一致性”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城邦的本性就是多样化”,而极端的一致性“正是使城邦毁灭的原因”。城邦不仅是由多个人组成的,而且应该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即便这种包含了财产分配等各方面的极端一致性,它也不能带来和谐,正如他所说:一件事物为愈多的人所共有,则人们对它的关心便愈少。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件东西要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钟爱,主要有两点,即它是你自己的,并且它是珍贵的。随后亚里士多德又列举了财产共同享有可能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吵闹,如所有权纠纷,分配和消费纠纷。此外,在财产方面乐善好施以及克制对妇女的情欲的德性将消失。
第三卷亚里士多德主要讲述了公民的范围、如何去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公民,随后又对政体进行了大致分类,最后强调法律在城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卷作者便提出了“城邦是什么”的问题,作者认为“城邦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公民形成的某个整体”,所以,要想认识城邦,首先应当弄清,什么人可以叫做公民,公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在界定公民范围的过程中,作者大量列举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作者是通过人们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来界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公民身份的。随后,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当时各城邦的分析,将政体大致分为六类,前三种是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后三种是由前三种相应蜕变而来的,包括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本卷作者关于法律进行论述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理想国家的部分形式,即法治而不是人治。;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法律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第四卷主要对现实中各种政体的建立以及其原则进行研究。本卷开卷提出了“什么是最优良的政体,以及若是没有外部的干扰,什么性质的政体最切合我们的意愿,什么政体与什么城邦相适合”的命题,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亚里士多德主要对平民制和寡头制进行了比较。民主制以财产为条件或不以财产为条件的方式产生不同政治体制:
2、公民身份不成问题的人都有权参与行政管理;
3、任何人只要是公民就可以参与行政管理,而法律必然具有统治的权威;
4、群众代替法律行使权力,法律失去权威。
寡头制国家:
1、官职有极高财产要求,多数穷人没有资格担任;
2、官职有极高财产要求,官职空缺只能从合格公民中选举产生来填补;
3、出现了世袭制度的寡头制;
4、统治者凌驾与法律权威之上。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切实可行的最优良的政体是两者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拥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这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中庸的生活必然就是最优良的生活”。
第五、六卷论述革命的起因以及防止革命、巩固政体的政治措施。首先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和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和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他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第七、八卷讨论了城邦建设中的多个特定问题,即如何建设最优良的城邦。优良城邦的前提条件是人口控制,其疆域应能使域内居民过上闲暇、宽裕并节制的生活,有良好的海路和陆路,便于成为全邦共同防御中心。城邦的位置应朝东以有利于健康并避开北风,如此适宜政治活动和战争。亚里士多德还讨论了城邦的城防、城墙建设、人员分布。同时,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
(二)经典命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主要围绕城邦、公民和政体这三者表达其政治思想,关于这三者的讨论也成为了本书的三大经典命题。
1、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追求他们所认为的至善而组成的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而城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存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国家(也就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城邦)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两者对于国家的概念阐述有其共同点,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从“目的”来讨论国家的起源,即国家形成是为了什么。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在于他们认为的“目的”。前者认为国家的行成是为了追求至善,而后者认为是为了进行阶级统治。这两者的差别其实是来自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前者所处时代城邦以公民社会为主,生活较为安逸,因此人们有较多时间对道德、法制等进行思考,讲求完善自身,追求“至善”,前者的概念就是对此的一反映;后者所处时代则是无产阶级革命大爆发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而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引,革命进展缓慢,为了推动革命的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就此诞生,基于此革命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阐述便充满了革命与战争色彩。
我认为,对于国家概念的阐述,部分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也许,当我们的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与政府更加强调“服务于民”的时候,我们对于国家的概念就又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更加强调概念中“服务于民”的“目的”了。
2、公民。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关于“公民”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后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他认为,公民是参加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其中,参加行政统治的人包括官员、陪审员以及公民大会成员。而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公民含义: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尤其强调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现在人们对权利和义务同样重视。
那么,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是由于当时奴隶社会所导致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维惯性。在奴隶社会,人们对于奴隶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而自由人与奴隶的区别,便是拥有大量权利,人们也就自觉地通过权利的有无来进行自由人与奴隶的阶级划分。对于公民的界定同样如此,首先必须拥有自由人的身份,随后才可能是公民。
3、政体。他认为政体负责对城邦的各种官职特别是最高官职的某种设置或安排,简单的说,政体就是政府。此外,他还指出,城邦这种共同体不仅仅是维持人们的生活和分享财富,它还要以优良的生活为目的。他还提出了政体的分类。他认为政体有正确的政体和蜕变的政体。以利益和最高权力的归属划分,正确的政体可分为君主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贵族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少数人手里)、共和政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权力掌握的大多数人手里)。蜕变的政体分为僭主政体(以私人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君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富人的利益为目标,是蜕变了的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据,是蜕变了的共和政体)。
他谈到了他认为的理想政体,或是说优良城邦。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
亚里士多德把法定义为“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祉和理智的体现”,在他看来,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代表着正义,为世人所公认的公正无偏的权衡,同时他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法治的前提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毫无疑问,这点是与他的法律观念一脉相承的。法律应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必须获得普遍的服从。这是实现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法律至上是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的标志和应有部分,要求任何公民、团体、执政人员都应遵从法律,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的有感情的,而感情用事会导致偏见和腐化。他说,“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一个人即使再聪敏睿智,也难免失去理智而感情用事,因而把国家管理的希望寄托在个人身上,就如同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变幻莫测的感情之上。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这既是法治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法治优于人治的必然表现。人是感情动物,容易感情用事,而感情则又是经常变动的,所以根本谈不上稳定。相反,法律一经制定便不得随便改动,轻率的变法不但不利于城帮的治理,而且会严重削弱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法律是经过众人的审慎考虑后制定的,更具有正确性。亚里士多德说,“参与公务的全体人员既然都受过法律的训练,都能具有优良的判断,要说仅仅有两眼、两耳、两手、两足的一人,其视听、其行动一定胜过众人的多眼、多耳、多足者,这未免荒谬”。
法治优于人治,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述中,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总书记指出,“党委政法委要明确职能定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领导政法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党之所以如此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是因为在日常的行政、司法等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违纪行为,而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同时,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树立公民的法治意识。
在当今中国,法治不健全远没有公众法治意识缺乏带来的影响大,这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法治的第一重含义就是法律获得公民普遍的认同,大家一致遵守法律。而中国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人治的思想依然没有完全从大众头脑中被抹去,所以,人们依然畏惧官僚主义,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借助于法律的力量。
因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创建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树立大众的法治观念。只有这样,国家的治理才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置于法律引导之下。
全书读下来,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还需要以后反复来读,经常请教别人,帮助自己好好消化。
政治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个讳莫如深的概念,但是,研究一个城邦,一种政体,都是需要以政治的的角度去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用了八卷的内容向我们阐述了他对于政治的观点。使我们对于政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有的共同体都是有其目的,其中政治共同体的目的最为崇高。一个共同体使一个利益共同体,是拥有共同目的聚集在一起为其目的而共同努力。共同体是为了某种善而建立的。要区分研究家庭、村庄、城邦等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就要用分析或者寻找起因的方法。首先,必须存在这样一种结合体:其成员一旦没有彼此就不能存在。其次,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确保各自的生存也有建立联合的必要。男人和女人,主人和奴隶,这两种基本结合形成了家庭。每一个城邦的存在都是自然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的共同体的结合而已。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是唯一具有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以及诸如此类感觉的动物。人一旦趋于完善就是最优秀的动物,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公正就会堕落成世上最差的动物。家庭是构成城邦的主要成分,一个完整的家庭由奴隶和自由人构成,家庭管理最基本、最主要、最单纯的要素就是主奴、夫妻以及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在各种技术中,对于所有的从属动物来说,都天生具有工具的属性,有生命的工具肯定要比其他工具包括无生命的工具使用得早。那种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他人的人,就是天生的奴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德行高尚者证明了拥有和控制奴隶的合理性。当主奴双方都很自然的处于他们该处的低位时,他们就具有共同的利益而且是一种朋友关系,但是当主奴关系靠法规和强权来维持时,那么结果就会相反,出现利益冲突和仇恨之情。政治家的统治权威是针对自然的自由民,而主人的统治权威是针对自然的奴隶。主人式的统治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家长对家庭实行君主式统治。而政治家的统治权是一种针对自由人和地位相等的人的统治权。家庭财产应限定在家庭之用的数量上。存在着一种具有自然性的致富术,它由家庭的管理者和政治家操纵。致富术作为一种获取财富的方法,与家庭的`自然生成是不同的。它起源于用货币为媒介以谋利的交换。致富术是家务管理的自然部分,与一定数量的食物供应紧密相联;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无限的致富术,而是有限的。家务管理是指如何利用一般的管理方法来使用财富,而不在于获取财富,为财货而求财货,放债取息是财富利用中最为恶劣无耻的。家务管理的技术是一种道德的技术,家务管理更重视人事,而不是无生命的财产;更重视人的德行修养,而不是财产的丰饶富足;更重视家庭中自由人的德行,而不是奴隶的德行修养。男人的勇敢在发号施令中显示出来,女人的勇敢则是体现在服从中。
由于财产分配的不公,而有教养的人造反的原因则是官职分配的过分平均。欲望的本性就是无止境的,大多数人或者就是为了满足这种欲望。一切好战的民族往往好色,无论是男色还是女色。克里特的共餐制优于斯巴达的共餐制。
是否拥有公民权,并不是由居住权和诉讼权决定的,而是由政治权利决定的。在变革后凡是在政体中已经获得这些官职的人们,实际上就必须被称为公民了。城邦是一个组合物,就如他所有的组合物一样,它的同一性是由其组合方式,即政体来决定。从整体上说,好公民和善人不可能是同一的。在理想政体中的好公民必须具有称为好的统治者所要求的品德,同时也具有成为好的被统治者的品德。政体是对城邦中各类官职,尤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官职的组织和安排。僭主制是一个人进行的独裁统治,所有的统治措施都是为了统治者个人的利益;寡头制政体则是服务于富人的利益,平民制则是为穷人阶级的利益服务。一种政体的原则体现在它对于公正的观念上;而这一原则成为了贵族政体与寡头政体之间相互区别的基础。贡献和所得的比例关系在每一项事物之中是相同的,这就是公正的本质。善在政治学领域里就是公正,而公正就是以提高公共利益为目的。在任何政体之中某一要素过分突出,过于显著,将会打破各个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或平衡关系。所谓公民,这一术语的一般含义是指所有参与城邦政治生活,并轮流进行统治和被统治的人。君主制有五种形式:1、英雄时代的君主制,君主是由人民的拥戴而即位,但是权力要受到一系列的限制,君主就像一名统帅、法官和祭祀活动中的主祭;2、野蛮民族的君主制,君主的权利通过世代相袭依照法律拥有独裁权而表现出来;3、独裁制形式的君主制,其君主是一种民选而产生的僭主;4、斯巴达式的君主制,世袭的统帅,终身拥有军事指挥权;5、全权制君主制。众人对许多事情做出的判断肯定是要强于任何一个人做出的判断。要想获得公正,就必须首先获得中立而无偏私的权威。而法律就是一种中立而无偏私的权威。
政治学不仅仅研究政体,还要研究法律以及法律和政体间的关系。政体之所以存在多种不同的类型,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个城邦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这一事实。平民政体不仅仅意味着统治人数的多少,还意味着由某一个社会阶级进行统治。决议永远都不能成为通则,但是任何真正的政体都必须建立在通则的基础上。纯粹意义上的贵族政体是真正由最为优良的人士进行管理的政体。通常来说,共和政体就是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的混合而已。凡是那些经过混合而使人难以分辨其为平民政体还是寡头政体的混合就是成功的混合。有两种形式的僭主制政体,即未开化民族之中所实行的君主制和希腊古代所实行的独裁制或称民选制僭主制。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政体是最可能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凡是离最好的政体形式最接近的形式自然就会比其他任何形式好,而离中庸之道最远的政体形式必定是最坏的形式。政体彼此之间的数量和质量应该保持平衡。在政体之中,通过假装授予一些虚假权力来欺骗平民的手段共有五种:公民大会、行政机构、法庭、武装以及体育训练。一种民主政体,我是指目前仍然在流行的一种特殊而又特别的民主政体形式,为这种政体的整体利益着想,可以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应该是,应用寡头政体施于法庭集会的方法来改进议事机构的品质。
及重大的事情;那些极小的以及个人方面的诱因所引起的动乱也会造成巨大而严重的后果。
最良好的政策并不是要尽一切可能地扩大自己一方的人数和势力的政策,而是那种能够确保自己的政体保存时间最长的政策。最好的寡头政体应该相应于最好的平民政体,即农业类型的平民政体,对于那些执掌任何官职的人来说只需要温和财产资格要求。
世有三善:外在诸善,躯体诸善,灵魂诸善,基本的诸善是灵魂的诸善。对于个体来说所适用的幸福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社会团体,所以在道德上最为优良的城邦必定是幸福和践行高尚的城邦。假如大家都认为武功是一种善业,那么它也只是特定意义上的一种善业。对于人类来说,绝对不能把战争当作一种超乎一切的最终的主要目的,它只是实现人类最终目的的手段。真正的幸福从本性上来看,就在于行为。人口的规模是由公民的性质而决定和限制的。一个城邦,就如一艘船,对于要处理的事物来说,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个城邦必要的配备之中,最首要的要素是人口这一原料。城邦的疆域也应该保持在适度的规模上。城邦就应该有能力在海陆和陆路两方面设防。我们不能把城邦或者是其他任何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共同体所必要的条件,误以为是城邦或者任何社会共同体各个部分。城邦是一个由平等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社会共同体,而且只能是由平等的人所组成,而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达到最优良和最高水平的生活。德行的完满运用和实现活动,是以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方式实现的。教育的初期从婚姻制度开始。哭叫有利于孩子们的生长。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应该是立法家主要的并优先考虑的事情。极其相似的举动,要是依从他人的请求而一再重复地去做,就有可能被视作卑贱和奴性十足了。游戏玩乐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由此所得到的惬意是我们可以放松休息。处处必求实用是绝对不可能达到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自由的精神的境界的。体育锻炼的正确政策就是要避免过分过早的锻炼,这将阻碍身体的正常发育。音乐所能发挥的作用正是应该教授儿童音乐这门科目的原因。青少年应该参加演奏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评判能力,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该书的作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算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而《政治学》创作于1936年,是美国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一部早期代表性著作。该书体现了早期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所具有的种种特点,围绕着在政治洪流中。另外,本书的两个写作特点值得留意。第一,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全书紧扣题目层层展开,条分缕析,论证严谨,事例丰富。第二,敢于挑战传统,敢言人所不敢,拉斯韦尔揭示出冠冕堂皇的制度政治背后被有意无意忽视的不一定合法但真实存在的现象,让政治学褪去神圣,还原其本来面目。
如何行为进行了探寻。
我对第一篇,第二篇的第二、三章和第四篇印象尤为深刻。其中,第一篇为全书设定了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看作是全书的大纲。拉斯韦尔开宗明义地提出:“政治研究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传统的注重制度研究的政治学不过是政治哲学。拉斯韦尔认为尊重、安全、收入是可望获取的价值,获取价值最多的就是社会中的权势人物,即精英,其余的则是群众。精英可以按技能、阶级、人格、态度来分类。本篇还阐明了全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即“应用法”———从精英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对现实事件的观察发掘精英所采取的手段,和“思考法”———通过时间和比较来辨清精英“自我”的客体位置,点明其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特点。
第二篇“方法”用四章主要论述了精英集团操控社会获取价值的技巧,包括对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的运用(“如何得到?”)。拉斯韦尔运用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应用法”,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情况(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深入解读了生活中似乎平淡无奇的现象所隐藏的精英手段。象征主要是通过灌输意识形态塑造人的行为,控制民众的攻击、内疚、虚弱、喜爱等情绪,形成集体情感氛围,从而为精英操纵社会提供条件。暴力是对战斗技能的运用,从属于精英的全面行动,必须与组织、宣传、情报等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物资控制是对物资和服务流动的管制,涉及对国家经济的管理、私人企业集团的作用、危机时期的物资配给和对敌国封锁等方面。实际措施则是精英集团内部吸收训练精英的方法和对外部民众实行政策管理的形式,在危机时期危机间歇期要求有集权、服从的实际措施,危机间歇期则允许民主、分权的倾向,精英通过实际措施维护集体安全。拉斯韦尔运用大量实例,对个人和团体的政治行为和过程进行了动态研究,揭示了不论是原始印第安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甚或俄国革命社会都存在的精英集团控制行为。
第四篇、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篇“概论”是对全书内容的总结和政治趋势的分析。拉斯韦尔运用前面提出的行为主义理论对民主国家和世界革命的未来作了预测。对于民主制度,他认为,世界出现了法西斯主义化的趋势,美国能否摆脱这一趋势的影响取决于中产阶级集团能否摆脱大财团影响发挥独立作用。对于世界革命,拉斯韦尔指出,世界革命部分受到限制而又部分获得普及推广,低收入技能集团逐步获得政治地位,但在“宏伟壮丽的阶级门面”背后还是存在技能、人格、态度等“也许更为微妙的对立因素”。拉斯韦尔在这最后一篇中为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做出了尝试,而日后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测。
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韦尔在书名中提出的“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这一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政治学初学者来说,拉斯韦尔简明但不失严谨,且富有逻辑的论述方式,在阅读中给了我很大帮助。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纸张也不厚,但拉斯韦尔所要阐述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在论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政治学也是可以这样研究的,它不仅仅可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探究。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行为,研究权势和权势人物。
我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上可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深入思考的科学。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逻辑结构很清楚,内容环环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体系,严密紧凑且客观。总的来说,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政治学,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使得《政治学》几乎可以作为一本政治统治方法指南来读。
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是一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全文分为导论、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财富和权力、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生存战略行动中的大国、离岸平衡手、均势与推卸责任、大国战争的原因、21世纪的大国政治等十章。全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水,可读性强。
第一章导论
作者分析和总结了以往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观点和不足。
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把国家看成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
二国家内部属性对国家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权力政治对“好国家”不起作用而对“坏国家”具有作用。
自由主义相应提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国际制度和平论”。
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也把国家看成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
二现实主义认为大国行为主要受其外部环境而不是内部属性影响。
三现实主义不对国家作好坏的划分,相信任何国家无论文化和政治体系如何,也不管它由谁来掌握政府,都会按照相同的逻辑行事,因此国家很难被区分开来。米尔斯海默教授对此有形象的比喻“大国犹如台球,只是型号不同而已。”
现实主义又有两大流派人性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人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争夺权力因为国家内在的权力欲望,而结构现实主义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引起国家争夺权力。结构现实主义分为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但是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不想要多于所拥有的权力而注重维持均势,而进攻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想要所有能得到的权力,也就是“权力的最大化”。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观点就是进攻性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认为“好国家”是民主国家,“坏国家”是不民主的国家。现实主义认为具有扩张意图的国家是权力扩大的国家。维持现状的国家是权力保持平衡的国家。
我认为中国既不属于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好国家”也不属于现实主义逻辑上的“维持现状国家”。所以遭到来自美国理论界两大派的围攻。按照两派哪一派别的观点正在崛起的中国都是有危险性的。
刚进入大学,我内心是迷茫的,经过十几天的军训,真正开学后面对课表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当上到周四的管理课前,觉得管理离自己很远,那是一件高层做的事情;上完第一节管理课,对管理有了浅层次的认识,管理学就是对人、物和信息的管理。而且管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像老师上课举的例子减少食堂浪费,这也是管理。
当因为作业去读了皮的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使自己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书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书中指出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五个要素:1知道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2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3重视发挥长处。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以便以优秀的管理产生卓越的成果。5最后是做出有效的决策。但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我是困惑的。虽然是每个方块字的组合,然而我什么实质内容都没看懂,记住的只有组织、管理、有效性……这些名词。很多书只有反复的读反复的体会才能慢慢学会,也许这就是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的原因吧。这本书讲的是如何管理自己,提高自己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浅。书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是有效性。
集体的优秀远比个人的优秀难的多,而这就需要班长和团支书的协调,管理,同班里每个人的沟通,平衡每个人的利益,或者说能满足个人对集体的要求,其实我感觉这就是管理。当他们有效的管理班级,让班级有秩序的运行下去,使班级发挥最大的力量,这就是管理的成果吧。
本书中,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观点是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要做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首先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时间,知道我们的时间实际上都用在何处,然后系统管理时间,砍去浪费时间的事。进入大学以后我经常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经常熬夜,而一天下来并不认为自己干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经常问自己时间去哪了。我觉得也许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并不像小学初高中的生活,有固定的上课时间,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没有别的事情要处理,而大学更多的就是生活,除了学习外我们还要做很多琐碎的事,而我刚进入大学,对很多事都不太熟悉,不知道那些事必须的,哪些事是浪费时间的。看了本书后我觉得我可以尝试着记录我每天干了那些事,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件事上,然后进行分析,然后看看时间分配的是否合理。我觉得书中有句话说的很对人们通常都过高的估计而不是过低的估计自己的重要性,其实你并没如此重要,很多事情并不是非你不可。当以后我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想想我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必不可缺,面对一些浪费时间的事情,那就别去做了。如果不能清楚的认识你自己那就清楚的去认识自己的时间吧。这本书还告诉我有效的管理者的宗旨在于贡献,贡献主要在直接成果,价值的再发现和实现,未来人才培养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感觉这就同从小老师教导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感,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样。管理者如果以努力为宗旨强调对下级的权威,那么他只是一个下级人士;反之如果一个人以贡献为宗旨,对成果负责,那么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层次管理者”。因为他以整体的成绩为己任。大到国家,如果每个人都有对社会做贡献的想法,并为之而奋斗,然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定是优秀的,就像我们看9。3阅兵式时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想这种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小到班集体,如果以贡献的态度服务于班级,那我觉得这个班级是无敌的,强大的凝聚力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
当然从书中学到不仅仅是这些。我还从书中学会了怎样保持有效的人际关系。从小我们就与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而每一个阶段我们与人交往的方式是不同的,人越成熟交往的方式也越成熟,进入大学我对与人交往是有些恐惧的,我不知道自己交流的方式是否合适,而书中举例了三个有最佳人际关系的人:马歇尔将军,曾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的史洛安先生,和史洛安先生的一位助手杜瑞斯特。他们性格各不一样,但他们非常忠于职责,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都感到他们是真正乐于近人的。我突然就觉得与人交往有时只要怀有真诚的心,别人会看的见,即使有时会有误解但日久见人心。在与人交往时我更多的注重这个人与我合不合的来,而一个管理者却不能这样,管理者更应该注重这个人有没有贡献,而不是自己的喜好。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会交往时更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放大被人的优点,而不是抓着小毛病不放。
书中最后一段话这样写到:今天的社会有两种需要:组织希望得到个人贡献的需要和个人希望组织能成为他达到成就和目标的工具的需要。我的理解就是组织和人才互相需要。而组织留住人才,人才愿意为组织做贡献,那么这个组织才会蒸蒸日上。就像阿里巴巴的员工激励制度,将员工和公司捆绑在一起,员工的考核和培训让大家看到了前进的目标。这句话也告诉我,努力去成为人才,就像是金子总会发光一样,能力总能被发现,才华总会被发觉,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努力的充实自我。最后我希望我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崇高之处。因为这和千万其他人一样,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希望我以后能时常想起这句话,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能有效管理自我的人。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