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4-12 04:57:01 阅读:288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xx,男,藏族,x自治区x地区加查县人。19xx年出生,大专文化。现任x地区建工总公司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x地区政协委员。xx在x自治区x地区建筑工程建材工业总公司工作28年来,先后担任瓦工、班组长、副队长、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不管工作职务怎么变化,xx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如一。
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诚实做人,诚信兴业,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诚信从业。作为总经理,做到诚字当头,在班子成员中做到“四个互相四个不”,即: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尊重不刁难,互相配合不推诿。他严格按照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自己,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坚持实事求是,做任何事情都“公正、公平、公开”。从x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着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开拓企业发展的空间。他不说空话,深入第一线抓生产。他坚持诚信兴业。在全体员工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信守合同,严把产品质量,严格遵守法律和行业标准,远离假冒伪劣和欺诈,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了企业发展。20xx年,完成综合产值1.5亿元,上缴税金1006万元,实现利润1082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达2100元。他坚持诚信待人。尽心竭力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他处处率先垂范,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他经常跋山涉水,奔赴施工现场慰问和看望一线员工,带去生活慰问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给企业特困职工家庭。xx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积极分子、优秀员等。
李xx,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xx年7月17日
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状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xx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xx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xx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齐,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xx家转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xx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xx家屋顶。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xx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必须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透过。李xx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xx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xx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齐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xx年,李xx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会泽县迤车镇索桥村的主任陈友风如是说:“在基层工作的20xx年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为建设和谐迤车尽自己微薄之力。”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现在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文明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助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一、水润小苗平息怨气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20xx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xx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xx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面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上任伊始,陈友凤立即召开索桥全村支部扩大会议,把握住了索桥村拆迁难、饮水灌溉难、计划生育难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结合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陈友凤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赢得民心,首先解决好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问题,于是陈友凤及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沟,发现沟里由于年久失修塞满淤泥、杂草,埂子多处垮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难怪群众不但不去修沟还要骂人。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陈在凤向镇政府协调资金15000元用于修建垮塌沟段的挡墙。40天后13.5公里沟渠全部清淤排障完毕。水滋润着田里的小苗也平息了人们的怨气。
二、亲人误解格外酸楚
回报是对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经过实实在在的水沟清理,水流进索桥村的田地,也流进了一部分索桥人的心田,总算有了点儿群众基础。可是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陈友凤的面前,没拆迁的那32户会顺利搬迁吗?据了解,在她来之前,索桥的拆迁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陈友凤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了其中上访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面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了解完之后,陈友凤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进行第二次全面了解,陪着她去的村文书开玩笑说:“你还去起兴趣来了。”面对文书善意的玩笑,陈友认真地说:“做两道工作好,两次说的问题都一样就好整了。
万一不一样,或者他反悔到时麻烦来了更不好整,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经验。”陈友凤的这个做法太对头了,通过两次了解,发现确实存在口径不一样的,于是陈友凤带着她的班子成员又进一步入户核实,回到村委会及时召开班子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对于陈友凤来说,最考验她最令她伤脑筋的是娘家人所在的索桥陈家村。陈家村总共因调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娘家人就占了11家,娘家人在看着她,陈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个索桥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对娘家人安置工作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着她在整索桥村的安置处理工作。
陈友凤说:“那个时候头痛啊,虽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后家,字辈小,许多长辈是抱着我长大的,你说我……?在开始做工作的时候,说听有人就不屑地说,‘北京我都去过,你算什么东西。’所以,做起工作来,难度就大了。后来我想,在我老后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回避一下,让其他村干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做不通,我也好知道做不通的原因,然后再出面做工作。”
事实果真如陈友凤所预料的那样,其他人去了,不但没把工作做通,而且,还让娘家人找上门来了,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听长辈们的意见。陈友凤让娘家长辈一个个地说,各家提各家的问题和要求。陈友凤说:“认真听了半天,我归纳起来,娘家人带共性的就是三点:一个是无住处,要我找;二个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办?三个是房子量的不合咋个办?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第一,你们房子拆了,无住处,我去借或者买灾蓬来给你们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迁办再量;第三,我小友凤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没地盖房子,你们盖到我家小太阳5亩地去。’这下,娘家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同意进场开工。
拆迁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就是计划生育的事。陈友凤说:“别的人家就不说了,就我的两个姑子因我‘不顾情分’让她们去做了手术,很长时间不理我,被亲人误解的滋味想起来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国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坚信当优生优育给家庭带来不尽的好处时,结扎了的人们会感谢这个强制措施,并逐渐自觉履行,这是我的期盼。应该也是所有人向往的。”
三、真情奉献赢得民心
20xx年,陈友凤积极响应迤车镇党委政府发展烤烟种植大户的号召,凭着之前三年种植烤烟的经验,陈友凤承包了200亩地,新建了新型烤房, 5月无比干旱,刚浇上的水很快就被蒸发了,面对这种奇热天气,请工浇水入不敷出,况且遇灾还有保险公司,许多人都无奈地放弃了给烟苗浇水。但陈友凤仍然坚持天天请三四十人从周边的吊井和大河里抽水泼烟,为此陈友凤消瘦了十多斤。当市烟草公司的领导来视察时夸赞道:“全市长势最好的烟苗就在你这了。”
7月是烟叶成熟的季节,新型烤房的优势很快被烟农们认可和羡慕,当零星种植烤烟的邻居们试探着提出要来试试时,陈友凤爽快地答应了,而后悄悄地嘱咐自家请来的工人当天少掰一炉烟叶,不要让邻居觉得过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时间里,陈友凤不但为乡亲们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而且不收任何电费和炭钱。虽然自己还欠着十多万的贷款,但陈友凤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艰苦也要让邻居们亲身体验一下新型烤房的好处,以更好地引领他们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老党员,多年来,陈友凤一直默默地实践着带头致富和扶贫帮困的座右铭,当需要帮助的村民进入陈友凤的视线,也就一定进了她的心里。陈友凤一直实践着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曾为索桥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会捐了100元;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侯家凹子被火烧了房子的徐华芬盖起了3间房屋;协调供电所为官厅陆玉芝三奶孙免费栓电;帮助从国民党军队里逃回乡的陈树民老人办理了户籍手续,并将其送进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桥中街的孤寡老人张顺富,年轻时好吃懒做,以偷盗为生,屡教不改,曾经三次入狱。如今已年过半百,一无所有,张顺富找到了陈友凤家里说他想进索桥村委会的敬老院,陈友凤没有嫌弃他过去的经历,耐心地对张顺富说:“你还有劳动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负担了,自己劳动挣钱会过得更舒坦。”张顺富在她的劝说下,同意了自谋生路,但是提出没有住房,于是,陈友凤带头捐了100元之后,迅速组织了索桥中街支部14名党员捐资1000元,又向民政申请,协调资金3000元,党员们义务劳动,帮张顺富在小太阳村民小组建起了一间2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张顺富浪子回头,改过自新,靠帮人家下面粉,栓电挣钱,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xx年5月,会泽县文明办在各镇提名推荐“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迤车镇陈友凤,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在基层推荐的147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基础上,进入从中海选出22名候选人名单,又经过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投票评选,从10万余份选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终根据会泽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意见,一路高歌当选,获得“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五类道德模范中的“敬业奉献模范”表彰奖励。
李芳,女,汉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董家河镇人,生前任教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
李芳同志扎根山区,从事乡村教育29年,一直默默耕耘、敬业奉献、精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学校认可。她心怀大爱,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生命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让崇高的师德和不朽的师魂熠熠生辉,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2024年6月11日17点30分,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正常放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芳随护路队护送学生离校回家。17点51分,护路队行至红绿灯路口,李芳老师正组织学生按绿灯指示有序通过。突然,一辆装满西瓜的三轮摩托车自北向南向护路队急速驶来。情况万分紧急,李芳老师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严重撞击,昏迷不起。学生们得救了,李芳老师却遭受重伤,虽经医院一天两夜全力抢救,终因重度颅脑损伤致呼吸循环衰竭,于6月13日凌晨4时40分不幸殉职。
李芳老师被分配至董家河镇谢畈小学任教,谢畈小学撤校后她被分配至绿之风希望小学任教。在同事眼里,李芳老师是工作学习的榜样,许多实习教师和年轻教师都愿意拜她为师,近5年,她带出20多名“教师徒弟”。在家长眼里,她是和蔼可亲、无私奉献的老师。她的手机里存了很多留守学生父母的电话,一有空就为他们介绍孩子的情况。翻开李芳的档案,任教近三十年,她始终坚守教育第一线,在担任学科教师的同时,又先后工作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岗位,生前荣获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等表彰22次。
2024年6月16日上午,李芳老师的追悼会在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举行,4000余人来到现场沉痛悼念李芳老师。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分别前来看望慰问李芳同志家属。
2024年6月教育部追授李芳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4年7月河南省委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4年7月李芳同志荣登“中国好人榜”;2024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评定李芳同志为烈士;教育部长陈宝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等领导同志先后就学习宣传李芳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了批示。
会泽县迤车镇索桥村的主任陈友风如是说:“在基层工作的中,我一向持续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持续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帮忙需要帮忙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为建设和谐迤车尽自己微薄之力。”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此刻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礼貌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忙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一向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xx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xx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应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上任伊始,陈友凤立即召开索桥全村支部扩大会议,把握住了索桥村拆迁难、饮水灌溉难、计划生育难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结合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陈友凤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赢得民心,首先解决好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问题,于是陈友凤及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沟,发现沟里由于年久失修塞满淤泥、杂草,埂子多处垮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难怪群众不但不去修沟还要骂人。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陈在凤向镇政府协调资金15000元用于修建垮塌沟段的挡墙。40天后13.5公里沟渠全部清淤排障完毕。水滋润着田里的小苗也平息了人们的怨气。
回报是对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经过实实在在的水沟清理,水流进索桥村的田地,也流进了一部分索桥人的心田,总算有了点儿群众基础。但是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陈友凤的面前,没拆迁的那32户会顺利搬迁吗?据了解,在她来之前,索桥的拆迁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陈友凤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了其中上访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应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了解完之后,陈友凤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进行第二次全面了解,陪着她去的村文书开玩笑说:“你还去起兴趣来了。”应对文书善意的玩笑,陈友认真地说:“做两道工作好,两次说的问题都一样就好整了。万一不一样,或者他反悔到时麻烦来了更不好整,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经验。”陈友凤的这个做法太对头了,透过两次了解,发现确实存在口径不一样的,于是陈友凤带着她的班子成员又进一步入户核实,回到村委会及时召开班子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透过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
对于陈友凤来说,最考验她最令她伤脑筋的是娘家人所在的索桥陈家村。陈家村总共因调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娘家人就占了11家,娘家人在看着她,陈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个索桥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对娘家人安置工作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着她在整索桥村的安置处理工作。
陈友凤说:“那个时候头痛啊,虽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后家,字辈小,许多长辈是抱着我长大的,你说我……?在开始做工作的时候,说听有人就不屑地说,‘北京我都去过,你算什么东西。’所以,做起工作来,难度就大了。之后我想,在我老后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回避一下,让其他村干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但是的事,做不通,我也好明白做不通的原因,然后再出面做工作。”
事实果真如陈友凤所预料的那样,其他人去了,不但没把工作做通,而且,还让娘家人找上门来了,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听长辈们的'意见。陈友凤让娘家长辈一个个地说,各家提各家的问题和要求。陈友凤说:“认真听了半天,我归纳起来,娘家人带共性的就是三点:一个是无住处,要我找;二个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办?三个是房子量的不合咋个办?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第一,你们房子拆了,无住处,我去借或者买灾蓬来给你们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迁办再量;第三,我小友凤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没地盖房子,你们盖到我家小太阳5亩地去。’这下,娘家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同意进场开工。
拆迁的问题解决了,最后就是计划生育的事。陈友凤说:“别的人家就不说了,就我的两个姑子因我‘不顾情分’让她们去做了手术,很长时间不理我,被亲人误解的滋味想起来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国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坚信当优生优育给家庭带来不尽的好处时,结扎了的人们会感谢这个强制措施,并逐渐自觉履行,这是我的期盼。就应也是所有人向往的。”
20xx年,陈友凤用心响应迤车镇党委政府发展烤烟种植大户的号召,凭着之前三年种植烤烟的经验,陈友凤承包了200亩地,新建了新型烤房,5月无比干旱,刚浇上的水很快就被蒸发了,应对这种奇热天气,请工浇水入不敷出,况且遇灾还有保险公司,许多人都无奈地放下了给烟苗浇水。但陈友凤仍然坚持天天请三四十人从周边的吊井和大河里抽水泼烟,为此陈友凤消瘦了十多斤。当市烟草公司的领导来视察时夸赞道:“全市长势最好的烟苗就在你这了。”
7月是烟叶成熟的季节,新型烤房的优势很快被烟农们认可和羡慕,当零星种植烤烟的邻居们试探着提出要来试试时,陈友凤爽快地答应了,而后悄悄地嘱咐自家请来的工人当天少掰一炉烟叶,不要让邻居觉得过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时间里,陈友凤不但为乡亲们带给无偿的技术指导,而且不收任何电费和炭钱。虽然自己还欠着十多万的贷款,但陈友凤总觉得自己无论怎样艰苦也要让邻居们亲身体验一下新型烤房的好处,以更好地引领他们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老党员,多年来,陈友凤一向默默地实践着带头致富和扶贫帮困的座右铭,当需要帮忙的村民进入陈友凤的视线,也就必须进了她的心里。陈友凤一向实践着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曾为索桥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会捐了100元;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侯家凹子被火烧了房子的徐华芬盖起了3间房屋;协调供电所为官厅陆玉芝三奶孙免费栓电;帮忙从国民党军队里逃回乡的陈树民老人办理了户籍手续,并将其送进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桥中街的孤寡老人张顺富,年轻时好吃懒做,以偷盗为生,屡教不改,以前三次入狱。如今已年过半百,一无所有,张顺富找到了陈友凤家里说他想进索桥村委会的敬老院,陈友凤没有嫌弃他过去的经历,耐心地对张顺富说:“你还有劳动潜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负担了,自己劳动挣钱会过得更舒坦。”张顺富在她的劝说下,同意了自谋生路,但是提出没有住房,于是,陈友凤带头捐了100元之后,迅速组织了索桥中街支部14名党员捐资1000元,又向民政申请,协调资金3000元,党员们义务劳动,帮张顺富在小太阳村民小组建起了一间20平方米的住房。此刻,张顺富浪子回头,改过自新,靠帮人家下面粉,栓电挣钱,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xx年5月,会泽县礼貌办在各镇提名推荐“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迤车镇陈友凤,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在基层推荐的147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基础上,进入从中海选出22名候选人名单,又经过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投票评选,从10万余份选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终根据会泽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意见,一路高歌当选,获得“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五类道德模范中的“敬业奉献模范”表彰奖励。
方永刚,男,44岁,中共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
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学习、备课、撰写著作和文章。他读过的《xx文选》等书籍,书的四周全被磨破了,厚厚的封面也由于反复翻阅快被磨穿了,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思所悟。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方永刚就像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战士,哪怕十几分钟的课都充满激情,他的课充满了理论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20xx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
20xx年6月20日,中央军委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吴xx,男,汉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长运运输集团公司驾驶员。
短短76秒,吴xx突遭重创时临危不乱,强忍剧痛将车停稳,以极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规范的操作,用生命践行了“一切为了顾客”、“诚信、爱岗、敬业”和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观,他被人们誉为“最美司机”。
2024年5月29日中午,吴xx驾驶着载有乘客的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上,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但他仍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报警,后吴xx被送往解放军无锡101医院抢救。2024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吴xx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8岁。
76秒,面对突发事件,吴xx沉着冷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准确完成一整套安全规范的操作。这些背后,离不开他过硬的驾驶技术,离不开他十年积淀的高超职业技能,更离不开他崇高的职业道德。正是平时积淀的过硬操作技能,保证了他在遭受重创的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有效、规范的处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时,不管是坐姿,还是停车措施,都是完美无瑕的。”事后,通过反复查看监控录像,吴xx生前的同事们一致认为。
平时,吴xx立足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铸就了瞬间的伟大。吴xx自2024年进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担任班车驾驶员起,就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线。从业十年来,他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没有一次违章记录,没有一起旅客投诉。2024年春运期间,杭州遭遇连日大雪冰冻天气,出行非常困难,成千上万的旅客都在等着回家,吴xx第一个报名参加抗雪救灾。艰难的道路,他第一个出发,与同事们一起抢在春节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吴xx在车内一直放着一本安全手册,得空时,他会拿出来翻看。他认为,只有对车子有了相当的了解,面对各种情况,才能从容应对。虽然从业多年,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新手,坚持规范操作一丝不苟,将“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财产第一”时刻放在心里。
吴xx生活节俭,在同事眼里,他除了买过几件喜欢的运动服,平时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却很大方,当春风行动、5.12汶川地震捐款时,他捐得比别人都多。
吴xx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道德模范。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沈星,男,1981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上尉军衔,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2024年5月11日,沈星请假回山东青州,为准备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材料。2024年5月13日10时许,青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生王鸿昊在青州市南阳河不慎落水。途经此地的沈星听到呼救声后,奋不顾身立即跳入水中实施营救。他一次次将王鸿昊推向岸边,由于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湿滑,王鸿昊一次次从河堤滑下来,经过沈星数次奋力推举,在闻讯赶来的一名妇女和中年男子协助下,终将落水学生营救上岸,但沈星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在军地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捞上岸,但因溺水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当沈星被打捞上岸时,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仍然举着双手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他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沈星同志是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挂在他宿舍台灯上的小卡片,写着这样一段话:“共产党员的称号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召,蕴含着把优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领凝聚到一起的无穷力量!”。沈星同志是一个奋发有为、恪尽职守的人。每次岗位调整都能很快进入角色、胜任本职。先后参与编写了6项教学规范和教材,2套教材分获二炮一、二等奖,发表多篇教学理论研究文章。沈星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植头脑、融入血脉。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扫屋子。沈星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曾组织策划同学“保卫母亲黄河”活动,自行车骑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开展社会调查和宣传活动。
沈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古城青州,感动了齐鲁三秦,感动了神州大地。驻地数万群众自发到英雄牺牲的地方点亮烛光、敬献花圈、谱写诗歌,通过各种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忆英雄。追悼会那天,200多家党政、企事业单位敬献花圈,近10万群众自发沿途送别。
英雄逝去,精神长存。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深入报道沈星事迹,新闻联播节目以3分钟时长在提要和头条中播出,网络点击量超1000万,跟帖评论达10余万人次。2024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迹被西安电影集团拍摄成专题片《一道星光化彩虹》并进入院线公映,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
为弘扬英雄壮举,二炮党委和山东省潍坊市委分别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沈星先后被军队系统追授“第二炮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热爱人民好军官”荣誉称号;山东省、陕西省分别追授他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团中央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孔xx,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xx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24年6月,孔xx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xx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xx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xx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24年1月20日,孔xx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24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xx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李xx,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xx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忙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xx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xx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xx明白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xx和丈夫龚大锬都十分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用心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xx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当时李xx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xx坚持要和丈夫一齐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好处的新婚蜜月。20xx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xx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xx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xx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xx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__,女,25岁,山东省烟台市南山国际旅行社龙口分社业务部副经理。2024年“山东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2024年10月23日傍晚5点多,天色阴暗,空中飘着小雨。__和爱人下班开车回家途中,突然发现前方路中有一个模糊的东西,像是一个人。车子细心绕过时,坐在副驾驶位置的__才看清是一名女子倒在地上,满身是血。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车流如梭。“天这么暗,她会不会被车轧到”__脑中闪过一丝担心。“停车!”夫妻俩几乎同时作出决定,将车倒了回去,二人下车仔细查看女子受伤情景。因为不懂急救知识,不敢轻易移动伤者,两人就站在受伤女子前方,迎着驶来的车辆,用自我的身体为她筑起一道防护墙。他们不停地打手势、喊话,指挥过往车辆绕行,并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120还没有来,天却彻底黑了,过往的汽车都开启了车灯。为了给过往车辆更明显的提醒,__的爱人回到车里拿警示牌,__一人站在雨中指挥过往的车辆。这时,一辆轿车径直冲了过来。虽然在司机看清__的一瞬间,猛打了一把方向盘,但还是晚了一步,__被挂倒在地。“当时天已经很黑了,又下着雨,可能司机视线不好,直接就冲这边过来了,因为怕伤者被第二次碾轧,我当时本能得就挡在前面,啥都没想”__之后讲述道。
救护车赶来了,将受伤女子和__一齐送往医院。拍片后发现,__右腿严重骨折,需要立即手术。被救女子受伤更为严重,车祸造成她十根肋骨骨折并颅内出血,幸亏发现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做完手术后,__连续发烧好几天,每一天都得依靠很多止痛片来缓解术后剧烈的疼痛。但她说对救人这件事,从不后悔。__说,人与人之间,应当多些温暖,一条腿能换回一条命,值!
__以及家人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也从不曾想过要对外人提及。3天后,一名当地记者到医院体验生活,在与救护车司机聊天时偶然得知了__救人的事迹,立即进行了报道。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纷纷跟进报道,__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成为“小悦悦”事件导致的“道德寒冬”里一股最为温暖的正能量,广大网友盛赞__“不但人长的美,心灵更美”,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女孩”。
11月11日,__在出院前做的最终的一件事情,就是坐着轮椅,去看望她救下的王园园,把社会各界捐给她的1万元善款转赠给了王园园。
2024年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女孩车流中舍身救人”为题对__的见义勇为进行了报道。12月4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和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的“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揭晓,__获得“2024最美中国人”称号。
道德模范优秀人物事迹
吴xx,男,汉族,1946年5月生,重庆市潼南县花岩镇龙怀村村民。
儿子车祸去世后,吴xx忍着老年丧子之痛,上山开荒种粮,日夜辛劳,节衣缩食,替子还债15万余元。由于长年劳累,自己却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实现自己的诺言。
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的吴xx,曾经是一名军人,身材不高却精神矍铄。2024年,儿子吴君自立门户,没过多久因家庭贫困,儿媳丢下不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了这个家。为了养大孩子,吴君借钱买了辆货车跑运输,却不幸于2024年因车祸去世,留下了一个4岁的孩子和19万元的债务。
儿子走了,吴xx没有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而是很快擦干眼泪,主动扛下儿子那19万元的债务。儿子下葬那天,他在儿子坟前哭着说:“你放心,你的债,我来还,孩子,我来养。”为了这个承诺,吴xx的生活彻底变了样。面对亡子欠账,吴xx老爹不躲不藏。他拿着写满了借钱人的姓名和金额的账本,一户一户上门向债主承诺:“人死账不能了,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儿子欠的债还清,决不赖账。”债主们的顾虑打消了,可19万元的债务,对于吴xx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吴xx家里还有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他无法外出打工,就只能种地,他将山上的撂荒地都开垦出来,一个人耕种了52亩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只要有了一点积蓄,他就拿去还债。“吴君以前借了我3万元钱,他父亲都来还了8次了,最多一次还了3000元,最少一次只有500元。”债主陈维文说,他不忍心看老人家这样辛苦,曾多次主动说不要还了,可吴xx总说:“借了钱就一定要还,再说,我答应了我儿子的。”吴xx专门有个还债本,上面详细记载了还账的情况,生怕少还、错还别人一笔钱。
就这样,10年来,吴xx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儿子还债15万多元,将孙子送进了技校,而他自己平时却连肉都舍不得吃,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现在,债即将还完,吴xx却因长期过度劳累落下一身的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让他下地干活就痛得直不起腰,可他咬牙忍受着,因为他答应过儿子,答应过债主。
他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加拿大华侨徐女士从《多伦多周刊》上看到吴xx的事迹后,汇来了800元加币,还来信表示要认吴老爹为亲人。“今生不欠来生账,子债父还道德高。诚信老爹吴xx,信义无价美名扬。”这是当地百姓对吴爹的由衷赞叹。
吴xx荣获“重庆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任xx是一位在大学工作的高级会计师,有一对“脑瘫”的双胞胎女儿。28年来,她一面工作,一面将女儿培养长大,还热心公益,创办爱心网站帮助更多残疾人家庭。她说,“母爱是一种本能,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伟大,我只是平凡地、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了而已。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帮助女儿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让她们有尊严地快乐生活。”
平日里,任xx白天在外面上班,两个女儿就在家里“上班”。她们“上班”的任务就是健身,练习站立,锻炼腿部。她们要多活动,才能保证腿部不萎缩。如今,两个大姑娘能够自己独立站起来,可以扶着东西走路,还会穿衣服等简单的事情。
任xx曾有一个温馨的家,并生下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刘菲雅和刘莉雅,乳名是“大毛”和“小毛”。
不幸的是,1岁7个月时,菲雅和莉雅仍不会说话、不能站立和行走,经医院确诊为“痉挛型重度脑瘫”。这个无情的事实将这个家推入了痛苦的深渊。从此,任xx就带着一对女儿开始了艰辛又漫长的求医之路。3年多过去了,她的丈夫见一次次的治疗效果甚微,绝望到了极点,最终提出了离婚。
丈夫的离去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痛苦、难堪、失落,使任xx的精神几近崩溃。但面对两个女儿无辜的眼神,任xx意识到,她是母亲,必须做她们的守护神,于是,重新振作起来的她勇敢地挑起了抚养、治疗、教育她们的重担,二十八年不离不弃。
为了能让女儿开口说话,任xx每天让她们看着自己的口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们艰难地发音,渐渐地女儿的发音清晰了,能说很多话了。
为了让女儿受到教育,任xx一有空就教女儿学习。其中,教女儿写字是最难的,因为她们的手不灵活,数字“3”就写了半年才写会。如今,两个女孩不但能读书、写字、会简单的英语对话,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做一些简单的网络维护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博客。
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20xx年3月,任xx带着两个女儿参加一个网络家庭秀比赛,让她们懂得残疾人也有权利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第一次面对电视台摄像镜头时,两个小姑娘吓得大哭,她鼓励女儿们要勇敢地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她们还是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为了让女儿站起来,任xx独自带着她们七上北京、两下广州求医问药。为了节省有限的治疗费,她每天坚持为女儿做4个多小时的康复训练。1995年女儿在北京动手术,她七天七夜没睡觉,一直守护在病房,帮她们翻身、接大小便,累了也只是趴在床边稍作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她的大女儿终于站了起来!
常有人问任xx,这些年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是一个母亲的责任和义务让我坚持到今天。”任xx平静地说。她也知道,要孩子完全康复像健全人一样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只要她们能够站起来,能够比上一次多站一秒钟,她都会很开心。
这些年,任xx照顾孩子的同时,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20xx年3月,她凭着自己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找资料,自费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全方位为残疾人服务的网站——“xx雅爱心屋”。从创办网站的那一天起,每当有家长或残疾孩子求助时,她都会尽力帮忙,聘请康复专家为脑瘫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费康复咨询,组织脑瘫患者家长进行社区互助交流和培训,送康复资料给需要帮助的家庭,她还将别的脑瘫孩子接到家中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电脑。
20xx年5月,在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任xx发起成立了用于帮助脑瘫孩子的“仁爱基金”,资助脑瘫孩子进行康复治疗。
她说,在帮助更多残疾家庭的同时,她和孩子也收获了尊重和快乐。
温立新,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20xx年参加工作进入环卫所,整整 10个春秋,他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岗位,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了一批批环卫新人,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全县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20xx年,年仅24岁的温立新分配到康保县城镇环卫处,干起了垃圾车驾驶员的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就好比当兵却没能上前线,这活太没意思不说,而且脏、累,还容易被人看不起,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心想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虽然地位低、条件差、工作苦,平凡的清扫清运,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人民贡献大,对社会影响大。工作之余,他还不忘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工作间隙,自学装载机驾驶技术、挖掘机驾驶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温立新在环卫处迅速成长成一名环卫机械的全能驾驶员;同时他通过与修理工学习,从书本学习,凭着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各种机械的修理技能,每年为环卫处节省修理费用上万元。
二、满怀歉疚,为爱感动
温立新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20xx年来,他以岗为家,他常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家庭尽的责任确实太少。相反,他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他在感动中体会着独特的幸福感受。孩子小时,为不耽误工作,他让仅有两周的儿子上了幼儿园,我们知道那时康保大幼儿园不招收四周以下的儿童。一次,有一个大型检查很早就需要出车,他早早把儿子放在那家私人幼儿园门口,等他又一次经过幼儿园门口时,没有书包大的儿子仍旧站在幼儿园门口哭泣,当时他比儿子哭的更伤心,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他都止不住的掉泪。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吧,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问及爸爸的职业时,他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爸爸是“城市美容师”。
三、用心动情,可敬可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工作突出,上进心强,20xx年康保镇任命温立新为环卫所副所长。主要负责清扫、垃圾清运、保洁等工作。他说,岗位变了,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的责任没有变。他上任后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他在工作中总结实施的“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得到了环卫工人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清扫队里曾有两位清扫工的作业区常常要“补课”。温立新了解到是因为年轻嫌推车拿扫帚难看,低人一等,尤其怕见熟人。于是他多次找两位清扫工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她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从那以后,两位清扫工工作积极肯干,重活脏活主动请缨。清扫工老李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想多做一份工作,多挣点钱。温立新征得领导同意后,调整了老李的作业班次,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场所打扫卫生,增加收入。他还经常到一线,帮助一道清扫。老李常说:“小温就像是自己的小老弟,不好好干,觉得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0xx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他带头发扬“5+2” 、白加黑的实干加苦干作风、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只要居民有急事、难事,他都会有求必应。县城降水多的时候,有的公厕粪水溢到了坑边,附近居民和行人都躲的远远的,不身临其境,你真的无法理会这个“脏”字的全部内涵。而温立新却在别人都躲开时和环卫工人一道站在臭气熏天的粪坑边,一桶一桶的将粪舀干净。20xx年冬天,雪多雪大,为及时清扫积雪,组织环卫所出动所有的人员和车辆,每次都争分压秒,将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了道路的畅通、更确保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虽然耳朵、手脚冻伤了,但是路通了他的心里亮堂了。一些份外活,像居民需要修下水、雨季居民区需要排水等等,更是有求必应。年底温立新同志当选为康保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如果仅仅用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和冒严寒、战酷暑等词语来表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就可能显得肤浅和一般化。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温立新身上充分体现了环卫工作者高尚的品格,他以“宁愿一人脏累、换来万家洁净”的默默奉献精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推进全县环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