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26 15:54:02 阅读:175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卫生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区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我镇当前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快推进“卫生强镇”建设,积极落实公共卫生工作各项任务,不断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稍后主要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现在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方面内容: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开拓进取,全面提高我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把加强和改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从我镇实际出发,加强“卫生强镇”建设,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统筹城镇卫生事业发展,完善我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加强和改善直接面向全镇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底,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驻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和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监督和基本医疗工作,使全镇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24年,使我镇农村公共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区前列。
根据上述目标,我镇明确了当前直接面向全镇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共分三大类十二项。
(二)第二类是保证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人和困难群体保健、重点疾病社区管理4个项目。为农村儿童提供系统保健和预防接种;为农村妇女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妇女病检查;为农村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定期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村结核病、爱滋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管理。
(三)第三类是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包括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环境卫生协管、卫生监督、协助落实疾病防控措施。落实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监管,加强对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监测和集体聚餐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蓬街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卫生监督覆盖率,努力避免因信息报告不及时、控制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的损失。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重,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需要各单位、村(居)切实负起责任,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为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好抓实,我们必需强化各部门、单位的责任,建立职责分明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体制。现将各部门、单位的职责明确如下:
(一)镇政府职责
镇政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着重抓好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工作。一是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将工作绩效纳入村居和有关部门干部的考核内容,负责起全镇各村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落实专职干部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二是着眼于长远打算,建立健全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驻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平台。依托现有的镇卫生院、防保所,在全镇设立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一中心四站”的工作格局;全镇按五个工作片划分九大组,每人驻村医生负责一个组,在“一中心四站”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
(二)镇卫生部门职责
卫生部门是全面实施全镇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指导和管理全镇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定期对辖区内驻村医生、乡村医生、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业务指导,提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2、负责辖区内群众的健康体检,开展好健康宣教工作,对群众的健康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协助政府做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
3、负责辖区内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儿童免疫、卫生监督及重点疾病管理等工作;在辖区内开展疾病监测工作,及时收集、上报有关传染病疫情,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治疗等有效措施;组织对突出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4、协助镇计划生育部门共同做好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严禁在辖区内出现胎儿性别鉴定、非法行医、非法引产流等现象。
(三)村(居)职责
村(居)是农村卫生管理的枢纽和落脚点,村两委要负责做好管理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1、村(居)要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环境卫生、改水改厕、健康宣教、健康体检及流动人口卫生管理等工作,督促村卫生室履行公共卫生工作及基本医疗服务有关职责。2、落实一名专职人员作为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专门负责本村公共卫生宣传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一)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村级医疗机构和卫生工作联络员是三级公共卫生网络的网底,是整个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改善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每个村要确定一位热心公益事业、一有定文化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为村卫生联络员,具体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报告。村卫生室和卫生联络员要在有关部门和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下,认真履行收集与报告公共卫生信息、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初诊等工作职责。
(二)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医德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之一。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建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谋利的工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家村卫技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工作的要求。
(三)组织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市政府已将农民健康体检工程列为2024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我区也已经建立了区、镇两级考核机制,把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对列入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从2024年起,将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两年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体检工作采取群众到定点医疗机构体检和医务人员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的形式,以发放“健康体检券”、凭券参检的方式运行。在实际操作中,我镇此次免费体检的对象突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实行全民免费体检。部分近期安排到体检的村(居)已经领取了“健康体检券”;未领取的村(居)可以到社会事务办领取。
农民免费体检工是一项实事工程,但我镇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着工作量大、任务重、现有医疗条件有限、群众不理解、参检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切切实实把这项实事办好办实,卫生院要认真负起责任,成立农民体检工作小组,合理按排好人力、物力,落实好免费体检工作;各村(居)干部要深入每家每户进行宣传,发好“健康体检券”,按照集中体检的时间安排组织好本村群众到卫生院,努力提高村民免费健康体检政策的知晓率和参检率。村(居)在通知群众体检时,要注意根据本村安排到时间段分上、下午或分两天分批通知,以免造成参检群众过于集中,影响工作开展。
(四)建立农村家庭健康档案。
家庭健康档案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各村(居)干部要重视家庭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尤其各位卫生服务员一定要发挥自身熟悉情况的优势,如实细致地登记好每户的家庭情况。档案表格已经下发给各村卫生服务员了,希望大家根据镇卫生院的要求,认真抓好该项工作的落实。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年全省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年度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市卫生局党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赵玉亭局长一会儿还要做重要指示。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20**年卫生监督工作的基本回顾
20**年,全市的卫生监督工作,在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紧密围绕卫生工作中心及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观,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执法理念,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以整顿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及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高。
一年来,按照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改善执法工作条件,增强素质,转变职能,全市12家卫生监督机构已实现了综合执法,其中7个县市区取得省卫生厅快速检测资质认证,执法技术水平和综合执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按照《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着力提高执法办案能力。20**年共组织举办了卫生监督员专业培训班五期,市县两级共参加培训200余人次,一级以上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集中培训3次,686人参加了培训,县级培训1571人,召开现场会2次,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有力促进了监督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参加全省百案评奖活动中,我市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为我市卫生监督工作争得了荣誉。同时,积极创新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推行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量化分级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显著提高了卫生监督效果和效率。
(二)医疗服务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行医
20**年,按照《南阳市卫生局打击非法行医、规范执业行为实施方案》及《河南省卫生厅打击非法行医09专项行动的通知》,充分运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强化与公安、司法部门衔接,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保持了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全年共取缔无证诊所1144家,清理坐堂医30余起,没收药品器械88台件,价值58万元,向公安司法机关移交案件22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55件。活动以来,市县共开展监督检查4637次,(其中市县开展联合检查36次,联合办案23起),省市县三级联动一次,共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520户次,罚款931户次,金额95.4万元,没收非法所得44.1万元,行政处罚565件次,省市转办或市县联办案件27件,医疗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好转。
(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按照《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宛政办〔20**〕66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工作的通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动员、精心部署,加大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组织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深入的开展了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开展了“春节期间食品卫生整治”、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张仲景医药节及诸葛亮文化周食品安全整治”“五一”“十一”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了全市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全年共出动执法车辆9572辆次,出动执法人员11700人次,检查68596户次,取缔无证违规经营的商户857家,没收非法所得15.79万元,没收非违法工具1288件,罚款21.153万元,维护了市场秩序,防止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排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食品安全。
(四)完善网络,强化监管,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职业病防治事关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我市对全市职业病人291人全部进行了体检,在宛中央及省属企业“三资企业”、市直管厂矿、用人单位从事或接触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各种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体检4600多人,完成了对6家企业职业病预防评价报告审核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9月初市卫生局会同安监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在市豫宛宾馆联合召开了南阳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工作会议。会议上再次对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四部门和市直管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根据省厅相关要求,市卫生局积极组织我市13个县市区14家医疗卫生单位申报职业健康体检机构,其中13家取得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资质,4家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1家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20**年对南阳市的381台不同类型的放射诊疗设备进行了性能检测及防护检测,对全市83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率为95.07%。常规对在岗工作的864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检测,个人剂量检测率为98.96%。对在岗工作的830名放射工作人员建立了20**年度的健康档案,并对健康检查中查出的16名不适宜继续做放射工作的人员做出了调离处理。
(五)强化措施,创新模式,公共卫生监管取得新进展。
按照市政府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统一安排,加大对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重大疫情的防控督导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管理条例》,组织安排市卫生监督所、各县市区卫生局及监督所全力以赴加强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托幼机构的日常检查,以传染病疫情上报、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医疗废物处置、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等为重点,深入到学校(托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医疗、采供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974家,其中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38家,采供血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895家;检查学校、托幼机构55家,对存在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文书记录不完善等问题,均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对违法的医疗单位、个体诊所,进行立案和处罚,其中立案120起,行政处分30家,警告895家,罚款97家,金额18.2万元,有力保障了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按照《河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同时举办了师资培训班,明确了中心城区、各县城所在地住宿业40%量化分级管理目标。12月10日前,全市1336家住宿业圆满完成了量化分级管理任务,其中a级单位22家,b级单位56家,c级单位475家,未参评单位783家,量化分级管理率为41.4℅,对22家a级单位在媒体上进行了公示,提高了企业信誉度,扩大社会影响。
按照省厅文件要求,开展生活饮用水、游泳场所安全监督专项检查,全年共检查县乡水厂44家,二次供水单位95家,城市学校自备供水单位35个,农村学校自备供水单位80个,发现违法单位数78个,限期整改74家,处罚11家,罚款19000元。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紧急查处涉嫌冒充消毒药品的“消字号”产品的紧急通知,对西施兰联合企业有限公司和南阳市广寿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生产企业和盛德美鑫康大药房等6家经销单位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查处违规产品9种,立案处罚4起,召回不合格产品24品种、569盒,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面临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取得了这样显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更依靠卫生监督战线全体同志克难而上,奋斗拼搏。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我市卫生监督队伍是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奋发有为、值得信赖的队伍,无愧于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使命。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辛勤工作在卫生监督工作一线、勇于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全体卫生监督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卫生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卫生监督体系不完善,执法装备落后、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的问题;人员素质、执法能力、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仍有待于提高等等。这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
二、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做好20**年的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的执法监管力度
20**年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举之年,医疗服务的执法监管仍是工作重点,09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非法行医,执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但是,随着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受利益驱动,以及监管制度、衔接机制不健全,无证行医、违规执业仍有生存的空间,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昂扬斗志,克服厌战情绪,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斗成果,扎实做好医疗服务的执法监督工作,维护行业良好形象。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今年的工作重点。要把打击无证行医黑诊所、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管理、整治超范围执业、治理虚假违规医疗广告、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消毒管理、医院感染管理、母婴保健管理工作做为全年重点,落实目标任务,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长期持久的开展下去,并取得明显效果。
二是要重视群众投诉和举报,特别是行风热线、市长连线、上级批转案件的查处,要重视媒体披露事件的沟通和查处。把群众投诉举报作为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问题的重要线索,认真调查,严肃处理。要加强与公安、司法、工商、计生、药监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重视媒体宣传,引导正面报道,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贯彻落实公安部、卫生部《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做好案件移送工作;积极开展省市县联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并及时反馈沟通,文明执法,树立良好作风,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要进一步推行依法执业公示承诺制度和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探索依法执业长效机制,把日常卫生执法的成果作为医疗机构校验的重要依据,监督机构每年要把本年度量化分级情况通报给该医疗机构的登记机关,登记机关除每年统一公示外,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校验时,对等级被评为d级的要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暂缓校验期。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保证依法执业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要落实执法责任制,强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与“谁主管,谁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案件的立案结案、调查取证、处罚告知、处罚决定审批程序,做到在程序不违法,在工作中尽职尽责,避免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现象的发生。
(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按照省卫生厅、省药监局《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豫食药监协〔20**〕164号)及《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的通知》,机构改革未完成前,我们仍要继续履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切实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与检查,保障食品安全。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以国家法定假日,市级重大活动为重点,抽派专业人员搞好集中整治活动,继续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及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机信息通报工作。目前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尚未完成,职能未移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一定要在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做到不推诿,不懈怠,遇事要多分析,及时汇报,恰当处理。
机构改革完成后,顺利完成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平稳过渡,依法履责,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及事故查处工作,做到不越位、不缺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宣传教育活动,搞好“进学校、社区、企业、乡村”普法教育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
二是按照政府要求,承担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依法组织协调农业、畜牧、质监、工商、药监等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各环节实施监管,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加大对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治力度,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强化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力争上半年,使我市达到食品安全优秀城市标准,3—5个县(市、区)达到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标准。
三是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和信息通报工作。按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豫卫监〔20**〕83号),明确责任,协调疾控、医政等部门在做好医疗救治的同时,做好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责任调查和信息报告工作,做到真实、客观的反映问题,正确、科学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不断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协调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净化食品安全市场。
(三)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
一是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监督工作,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响应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号召,扎实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和疫情报告的监督检查工作,不务虚,不走过场,尤其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和县区级疫情报告工作,以引导整改为主,对严重违规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提高传染病防治监督水平。加强对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学习生活环境的监督检查。积极与教育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共同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监管人员培训工作。
二是要加强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监督管理。进一步落实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组织开展饮用水卫生和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等卫生抽检工作,集中开展餐具消毒服务机构专项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和不合格产品。
三是要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贯彻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行政许可,把好准入关,进一步加强市政供水、自建设施供水和二次供水卫生监管,组织开展饮用水专项监督检查,积极防范和科学处置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同时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监测工作,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四是要加快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监督资源向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倾斜,探索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与监督信息公示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提高监管效能,切实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查处违规违法行为。20**年底,全市所有游泳场所、中心城区及县城所在地所有住宿场所不少于80%的住宿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并向社会公示。
五是要重视“六创一迎”工作,特别是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各级各单位一定要把此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重要日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组织力量,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积极推进“三汤馆”、“五小行业”整治工作,在政府领导下,明确监管责任,分级负责,做好协调、督查、支持和配合,力争短期取得明显成效,让社会群众和领导满意。决不能敷衍应付,不作为,乱作为,对整治不力,影响大局的,坚决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四)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和放射防护工作
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建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目前,我市职业病防治任务艰巨,我市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技术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职业卫生人员少,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企业没有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重发展,轻防护。劳动者职业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重就业,轻健康,导致职业病病人维权难,救治难。这些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下一步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加大对粉尘、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的行业专项整治力度,会同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严格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和验收程序,努力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
二是重点加强能力建设,各县市区尽快理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监督执法职能要统一归口卫生监督机构,职能理顺之后,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实职业病防治和放射防护监管人员,成立专职科室,负责职业病防治和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加大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职业卫生监督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培训班,强化人员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增强卫生监督人员与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我市卫生监督机构和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职业病监督管理水平、诊疗水平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
三是规范职业卫生服务行为。依照河南省卫生厅豫卫监【20**】84号、85号及86号文件等规定,加强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和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职业卫生服务行为,确保职业病诊断、鉴定科学、公正,职业卫生服务优质、便民、高效、快捷。加强放射诊疗许可管理,规范放射诊疗行为。必要时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执法三级联动”,依法查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
(五)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效能
我们要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契机,抓好项目带动,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以《河南省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配备标准》为指导,进一步规范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名称,努力改善卫生监督机构房屋、执法车辆及执法装备等工作条件。积极探索推进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模式,全市四分之一的县市区要尝试建立乡镇级卫生监督分支机构,合理规划,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监督覆盖率。同时加强各级卫生监督人员培训,重点进行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协调监管、医疗服务监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基层的工作能力和办案水平。
三、工作措施及具体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学习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注重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学习,要树立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执法能力;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依法执业集中培训,市县两级对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开展依法执业培训2—3期,将培训“直通车”开至基层,提高机构及执业人员依法执业,引导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对辖区管理的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单位、生活饮用水单位、消毒产品生产使用单位从业人员,强化法律法规培训,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不违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为群众高度负责的意识。
二是要落实工作督查及通报制度,全年组织市县两级管理和业务人员分组对各县市区目标完成情况、管理单位执业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查找不足,及时整改,对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与通报批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单位,引导群众消费。
三是要建立信息报告平台。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及监督机构,要明确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建立单独网站或信息交流平台,向社会公示投诉举报电话,力争使政策不棚架,信息沟通及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是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卫生监督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整体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对于年度安排的重点工作、专项行动、转办案件及交办事项,实行量化考评,综合评价一个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成绩,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谢谢大家﹗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场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今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任务。刚才,传达了全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现场会议精神,沂南县安监局和山东黄金(沂南)集团有限公司做了典型发言,过一会,彭爱田处长还将做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彭处长的讲话精神,学习借鉴沂南县安监局和山东黄金(沂南)集团有限公司在职业卫生监管和基础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推动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全面开展。下面就我市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 ,切实增强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安监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安监部门围绕安全生产中心任务,进一步加大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力度,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职责。市编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临编20xx号),明确规定了安监局在方面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责,新的职能增加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不含煤矿)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不含煤矿)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不含煤矿)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以及汇总、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监护等信息,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等三项内容。去年12月份市安监局、卫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临安监发[20xx]143号),及时调整了职责分工,并就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移交。二是,完善了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组织成立了市级职业卫生专家库,配合省局完成了全市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换证工作,完成了临沂市恒泰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实验室建设。三是,加强了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根据新的职业病危害申报办法和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督促一千余家企业及时调整和完善申报数据,更新了申报内容。四是,开展了重点领域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按照省安监局关于深化石英砂加工等四项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开展了石英砂加工、木制家具及人造板制造、金矿开采、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或领域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五是,强化了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去年我市共组织职业卫生培训班3期,培训331人次,发放《职业卫生培训合格证》184份。沂南县承办了全省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卫生培训班。六是,加强了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工作。对石英砂加工、木制家具制造、人造板生产、机械加工制造、皮革制品、金矿开采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下达限期责令整改指令书40余份,立案查处职业卫生违法案件3起。
去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安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省安监局和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也要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地担负起职业卫生监管责任。(一)职业卫生监管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控制,新的职业病危害不断产生。去年,省安监局组织有关机构对制革、铁矿、铅酸蓄电池、制鞋等 4 个行业的 40 余家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这些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粉尘、毒物、噪声等危害因素超标现象,有的岗位甚至超标十几倍。我市生产经营单位门类多、规模小,基本涵盖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中规定的 48 个行业领域,113 类用人单位,特别是石英砂、化工、金矿、铁矿、石材、木制家具、人造板、皮革、制鞋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数量多、监管难度大。(二)企业法制观念淡薄,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一是许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处在 “ 无机构、无制度、无人管 ” 的 “ 三无 ” 状态,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严重缺失。特别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经济效益,不关注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加工设备简陋,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落后 ; 二是许多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未经职业卫生 “ 三同时 ” 审查和竣工验收,职业危害未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没有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没有配备基本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也没有为劳动者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 ; 三是部分企业对职业危害申报工作认识不足,存在害怕心理,不愿如实申报 ; 四是许多企业没有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员工体检率偏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健全。(三)监管职能不顺、力量不足。一是监管职能没有理顺。去年 11 月份,市编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临编[ 20xx] 30 号),文件下发后,罗庄、苍山、沂南等县区及时进行了职能划转,多数县区职能至今未进行划转。二是监管力量不足。全市12个县区和3个开发区中有7个单独设立了职业卫生监管科室, 全市目前专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人员仅有10人 ,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三是专业监管人员缺乏。全市安全监管队伍中从事职业卫生专业的人员很少,大都缺乏职业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监管工作要求。四是技术支撑缺失。目前,市、县两级安监部门均没有自己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机构,又缺少必要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和设备,不能正确判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现场执法缺少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四)劳动者自我防护和维权意识较差。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意识差,防护知识欠缺。市局在对一些制鞋、人造板、家具企业的检查中发现,很多从业者不佩戴任何防护用品而进行涂胶、喷漆等有毒作业,或者是虽然佩戴了个体防护用品 , 也是一些 “ 三无 ” 产品,根本达不到防护作用。此外,劳动者大都对《职业病防治法》不了解,维权意识和能力较差。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应对。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卫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卫生工作正逐步成为安全生产领域一个新兴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坚定决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尽职尽责、努力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紧迫感,推动我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全面开展。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努力做好今年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20xx 年,我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宣传贯彻“一法五规章”为主线,以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队伍建设、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职业卫生“三同时”、宣传教育培训、执法检查为抓手,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主体责任,夯实职业卫生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开创全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新局面。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履行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
1 、理顺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去年,市编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临编[20xx]30号),调整了市政府有关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分工。各县区安监局要根据市编办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尽快调整理顺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确保各县区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10月份前全部完成,实现职责上下对口,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2 、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机构。根据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各县区安监局要成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监管科室,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职业卫生检测设备,满足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需要。各级职业卫生监管人员要加强学习,熟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工作。
今年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xx]38号),决定20xx-20xx年在全国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省局近期将印发具体实施方案。市局将根据省局的统一安排,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在全市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督促用人单位规范档案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职业卫生工作资料,配备必要的职业病危害检测设备,加强职业病危害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正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落实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下半年,组织开展争创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业活动,在重点监管行业或领域中培育100家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业,以点带面,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三)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
1 、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管。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促进技术服务机构依法、客观、真实、准确地开展技术服务工作。重点加强职业卫生“三同时”过程中评价报告的审查工作,督促技术服务机构依法确保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
2 、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完善装备、保障执法、支撑有力”的原则,借鉴滨州等地市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督促和指导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今年,建成具有乙级资质的临沂市恒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力争组建一至两家丙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为日常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四)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根据省安监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指导意见》(鲁安监发[20xx]12号),结合我市实际,市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意见》(临安监发[20xx]20号),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提出了具体规定,各县区安监部门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规定,稳妥扎实地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工作中既要抓好新项目的审查,做好职业病危害的前期预防工作,又要抓好已开工建设项目存在问题的补救工作,督促其开展控制效果评价等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认真处理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与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工作的关系,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在抓好项目审查的同时,还要做好“三同时”审查的统计工作,根据省局要求,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之前将上一季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情况上报市局,由市局汇总后上报省局。
(五)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1 、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贯活动。当前,很多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法》不熟悉不了解,职业卫生法律意识淡薄,为提高全社会对职业卫生的关注,今年“安全生产活动月”期间,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和“送法规进企业”活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县区及重点企业,采取座谈、讲座、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xx-20xx年)》,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在全社会营造“学法守法、关爱生命、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
2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各县区要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一方面对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重点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和指导企业加强对劳动者岗前、岗中和离岗的职业卫生培训。
(六)强化职业卫生执法检查工作。
1 、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强化职业卫生执法是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要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不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重点检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三同时”、个人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2 、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今年市局将重点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卫生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基础建设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企业职业卫生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切实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七)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
1 、推进职业病危害申报。要把申报单位由工矿商贸(煤矿除外)行业向其他行业延伸,扩展到所有涉及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重点推进广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申报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负责申报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各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特点,及时进行网上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表要退回用人单位重新申报,确保申报质量。要加强监督检查,争取到年底完成申报的用人单位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要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及时分析辖区内存在的用人单位数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等,为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继续深化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制革及皮革制品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有关要求。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水泥生产、石材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各县区在抓好这些治理行动的基础上,根据辖区特点,继续选择部分重点行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今年市局将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抽样检测工作,选择3个行业的10家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了解职业病危害现状,促进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今年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任务
1 、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安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职业卫生工作,协调解决职业卫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要深入重点企业和领域,检查职业卫生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现场解决职业卫生方面发现的问题。职业卫生监管执法人员要经常性地进企业、下车间,深入一线检查职业卫生工作,严厉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
2 、严格责任落实。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确保职业卫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不折不扣 地落到实处。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
3 、加强督查考核。市安监局将加大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力度,定期通报各县区职业卫生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县区安监局业务考核重要内容。今年将对各县区下达职业卫生监管控制指标,并将以上 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20xx年全市安全生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总的要求是 :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2、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覆盖率达到60%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3、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40%以上。
同志们,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做好职业卫生监管 工作 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信心、扎实工作, 攻坚克难、尽职尽责,不断开创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刚才,陈强主任对去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了今年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要求具体,我完全同意,请各县、各卫生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围绕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
20xx年,全州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低生育、谋幸福、相均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动卫生计生工作,强化举措,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了许多工作亮点。一是医改成果惠及民生。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职工医保参保率达99.4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新农合参合率连续9年巩固在100%;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比改革前的20xx年提高了371.7元,增长325%。全面实施大病医疗保险,为2165人次报销大病保险基金1234.9万元。基本药物价格下降幅度达42%以上,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全面取消了以药补医机制。全州医务人员总量增加了47.18%。90%的住院患者享受到“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惠民便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卫生工作稳步提升。扎实推进重大疾病干预策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率、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老年人服务管理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6个州县级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达标,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三是计生工作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奖励优惠资金达599万元,惠及25500户计划生育家庭。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明确城镇独生子女医疗保险缴费办法、补助对象、补助程序及相关部门职责。经费保障得到加强,人均事业费实际达53.48元,同比增长12.13%。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政府向全州卫生计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是:基层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优化问题需切实重视;州级公立医院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度大;基层卫生计生机构建立的新机制尚需进一步巩固与完善等。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今年各项工作
20xx年,我们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重点疾病防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一)全力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巩固和提高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理性就医的新格局。加快完善门诊统筹政策,落实提高医疗机构门诊支付比例相关政策。同时,卫生等相关部门要配合人社部门做好提高医保人均筹资标准等工作。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优化大病医疗保险措施。认真执行《海北州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细则(试行)》,使“三无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健全大病医疗费用的结算、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制度,完善模式,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是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工作。继续完善药品招采办法和流程,提高招采效率,确保今年药物配送率达到97%。各县要按照州上出台的支持边远地区药物配送的相关政策,做好对边远地区药物的财政补助和配送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健全更加科学地绩效奖励机制。加强中藏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中藏医药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提升改革成果。五是全力抓好医改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医政、药政、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五个层面的网络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各信息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和城乡居民医保服务“一卡通”。进一步扩大远程诊疗系统覆盖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二)全力抓好卫生计生工作。一是州县卫计委加大医疗骨干、公共卫生、基层全科医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二是继续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改进医疗质量,推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和规范化管理,完善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是重点抓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政策落实工作。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防控工作,以乡为单位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鼠疫综合防控措施,力争不发生人间鼠疫。深入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抓好农牧区妇女“两癌”筛查、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服叶酸、儿童营养改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四是州县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上下功夫。五是切实加强医疗卫生秩序整顿工作,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加大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领域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及时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持续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推进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可及率。继续深入推进“康福家千家万户工程”, 提升家庭健康幸福指数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推进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各县政府要把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党政一把手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讲实效,抓到位。二要健全工作机制。州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协调服务,加强对卫生系统的工作指导,强化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全力实施,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卫生计生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保证医改各项经费和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要按照中央关于人口计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要逐年加大人口计生投入力度,并确保专款专用。四要重视宣传引导。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健全卫生计生宣传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广泛深入宣传政策,解答和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五要抓紧整合资源。去年9月底,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州卫生和计生部门职能已整合,组建了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各县正在实施。要抓紧进行资源整合,明确“三定方案”及工作职责,同时抓紧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整合,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六要狠抓工作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已明确,因此州县卫生计生部门要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职责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务必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同时要强化行政问责,按月通报、阶段考核、全年评估。州县督查部门和州卫计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医改和卫生计生工作的督查力度,密切跟踪各项工作任务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狠抓执行力。
当前,我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卫生计生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中突出行业特点,在彰显特色、统筹兼顾上下功夫、见成效,以活动促工作。
同志们,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惠及各族群众重大的民生工程,让我们团结一心,抓住时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深入推进我州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全国“安全生产年”,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医疗卫生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根据中、省、市、区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特别是最近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重庆武隆山山体滑坡事故造成群体伤亡,对安全生产再次敲响了警钟;甲型h1n1流感持续蔓延,我国已公布发生126例,且有10%是二代病人,香港在一个小学发生了12例的集体感染,who也将警戒级别提高到了42年来的最高级,宣布进入大流行起点;目前已进入夏季,天气炎热,正值用电高峰,既是火灾事故的易发期,也是洪涝灾害的易发期。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题就是安全生产。刚才,付晓平副局长对下阶段开展安全生产作了部署,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必保持高度责任感
卫生系统工作范围广,涉及面较宽,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区域,医院、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监大队、卫生院等,历来都是卫生安全工作的要害部位,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马虎。当前,就卫生系统来说,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安全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形势还不容乐观,还有诸多薄弱环节,如安全生产、医疗安全、生物安全、信息安全、车辆安全、施工安全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平时工作中,安全工作虽然不是中心,但经常会牵动中心、影响中心,虽然不是主要矛盾,但时常会上升为主要矛盾,牵一发而动全局,反过来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就目前的形势,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对此,在座各位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及时调整工作的重心和关注的重点,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动员,防止麻痹松懈情绪,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责任感,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保稳定的良好工作和环境氛围。
二、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务必层层夯实责任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履行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能;认真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层层签订责任书,重要节假日主要负责人要带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中、省、市、区的安全工作会议强调,安全工作抓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是安全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出了问题追究责任的一条基本线索。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不要平时马大哈,出了问题眼睛瞪得多大。回去以后,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实行一把手负全责、负总责、负第一责的工作机制,一级负责一级,层层夯实责任,决不允许出现任何疏漏。如果出了问题,要按照问责程序一级一级追究,各人的板子各人挨!不光当前一段时间是这样,从今往后一直下去,恐怕都是这样!局里除落实一把手负第一责任的制度外,还实行分管领导联系点制度,分工负责下属单位的安全工作。
三、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务必确保安全生产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这个时候,出一点问题也都是大问题,群众的眼睛、社会的眼睛、媒体的眼睛就都会盯上你,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从今天开始,到国庆放假期间,乃至今后几个月时间,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每件事都要做规范,出不得一点纰漏。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各单位要加强重要医疗设施的安全,做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精神麻醉药品和放射性物质的管理;有建修任务的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更要保证施工安全;严厉杜绝酒后开车、违章行车、停车和超速、超载行驶,非专业驾驶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禁驾驶车辆;严格各项医疗操作规程,严防医疗纠纷,杜构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制度的落实。值班人员要在岗在位,电话要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尤其是局机关,办公室要加强监督落实,如果再发生电话没人接听,上传下达不及时,甚至造成工作被动,被市、区通报批评的,我们也要问责,要严肃处理。同时,对各单位的值班情况进行检查,坚持不好的要给予通报批评。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各单位领导要满腔热情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创造条件尽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对由于客观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坚决杜绝矛盾上交。要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确保全区卫生系统的安全生产。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今年社会口召开的第一个年度工作会议。卫生计生工作特别是医改工作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上,卫生计生工作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讨论的重点。春节刚过,我们第一个会就讲卫生计生工作,也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桑淑娥同志全面总结了20xx年及“”卫生计生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及20xx年重点任务,内容全面实在,任务具体明确,我都同意。会上,我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xx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责任书,希望会后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卫生计生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省市重点任务,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医改工作取得新突破。根据省政府综合医改部署和要求,按照“3936”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四个重点,强化落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16项具体办法措施,分级诊疗制度、全程管理模式、“三家”服务、基层综改等工作创出了西宁医改新特色,医改红利惠及了更多城乡人民群众。二是医疗水平得到新提升。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二医院儿童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县级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扎实有效,医院服务能力和综合收入同步提高。三是健康保障得到新提高。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50元,参保率达到99.7%,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8%,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困难群众就医和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入下降“快车道”,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四是公共卫生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高。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3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稳定在96%以上。五是计生工作取得新发展。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计生重点难点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积极开展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活动,持续推进“康福家千村万户工程”,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继续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更加关爱失独老人生活。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0xx年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担当和心血,体现了各区县、各部门对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来看,群众不断扩展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和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想,目前我市医疗卫生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疗资源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改变,中心城市资源集中、功能重叠,城市南部、北部和西部新城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各类卫生机构名目繁多、数量庞大,难以监管,服务安全隐患风险高;市级公立医院缺乏长远规划,空间狭小,发展受限;全市还没有独立的妇产、儿童、职业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城区缺少二级医疗机构。二是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就医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特色学科优势不明显、带动力不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特别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三是医疗卫生与相关产业联系不紧密。去年11月,我们首次成功举办了医疗卫生健康与社会力量参与研讨会暨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理事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出,我市医疗卫生工作与外界沟通不够,自我宣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加快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疗养、康复、休闲、养生、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健康服务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全面二孩政策带来新挑战。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29.73万人,占总人口的12.9%,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卫生计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基础差、保障能力弱,服务水平远远不能应对今后可以预期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五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有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机构,但在预防与治疗上,协作不足、协同性不强,缺乏联通共享,难以应对日益高发的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两项指标管控压力依然很大,远没有我们了解的这么乐观。六是人才队伍建设仍然薄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就医药卫生领域人才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我市缺乏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知名专家、人才储备、设备配置、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级医院及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的现状仍很突出。同时,包括市卫计委机关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职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学习把握都需要加强,工作作风、老爷作风、衙门作风、服务意识,以及吃卡现象不程度存在。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青海建设”,指明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幸福西宁”,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宁城市定位和发展理念进行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后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我想,没有健康,难有幸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建设“幸福西宁”无疑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健康西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疾病模式向慢性病转变,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诉求的不断扩展,都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鼓足干劲,提升效能,力争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要牢牢把握“12315”总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一)深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当前,医改正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发展,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医改,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这里,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有力有序推进。要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从制约医院发展和影响医院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内部运行、医疗监管等体制机制,努力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卫计委要抓好制定出台全市公立医院考核考评办法,建立涵盖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医院管理、社会满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着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近两年探索实践来看,推行分级诊疗的关键是患者和医务人员。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医保支付、签约服务、便民惠民等措施,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带来的好处,引导患者转变就医观念,支持分级诊疗。另一方面,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要加快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我想,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核心和关键是加快信息技术的互联互通,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服务基层、共同发展”的目标。前期研究制定的《组建紧密型一体化医疗联合体实施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推进以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病组)、床日、人头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四是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国家和省、市始终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来抓,去年相继出台了具体办法措施,对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今年4月1日起,省上执行新的招标结果,市卫计委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用什么、招什么、采什么”的原则,尽快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抓好挂网采购药品的议价工作,从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力争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要抓好药品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对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取消配送资格,从而保障基层偏远地区群众用药需求。
(二)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关于这项工作,要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一方面,要尽早出台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并与规划部门衔接;另一方面,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研究出台具体办法措施,既要解决基层守门人托底问题,又要解决监管工作到位问题。一是围绕城市功能谋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特别是加快南川、北川和多巴地区医疗机构建设,促进全市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同时,要扩大市第一、第二医院发展空间,增强市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专科医院建设。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积极谋划实施妇幼、口腔、骨科、中医等一批专科医院,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三是加快建设城区二级医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这是全市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硬任务,市卫计委要抓紧研究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成效。四是科学规划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重点围绕地方病、心血管疾病及肺水肿、肺心病等困扰城乡居民的高原性疾病做好诊疗、科研、教学等保障工作,力争在研究、治疗高原疾病学科上取得新突破。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依托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在综合性核心医院建立影像中心、诊疗中心、病理中心,打通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关节,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对接、技术同质、结果互认、节约成本,提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病理学诊断技术需求。二是探索建立市属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名血透病人,做透析必须在医院挂靠床位治疗,既占用医疗资源,也给病人带来不便。市卫计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医疗惠民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研究提出全市医疗机构肾病透析中心建设意见和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医保门诊费用核定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公平的医疗服务。三是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特色专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国医馆”建设,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提升中医品牌,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设置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要深入研究养老配套医疗纳入医保范围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着力从政策层面推进医养结合。四是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国内外各类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影像、检验、心电和病理诊断等,提升信息化服务应用水平,强化诊疗水平。五是打造医疗服务品牌。围绕“幸福西宁”,深入开展医疗便民惠民服务,进一步丰富完善市属5家公立医院“一院一品牌”创建活动,继续推行“五免十减”救助措施和26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打造特色医疗服务品牌,提高群众获得感。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切实做好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处置,加快建立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各部门工作职责、任务都很明确,市爱卫生要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同时,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建卫”国家级复审工作,市爱卫办要尽早制定工作方案,提前准备迎检资料,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注意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要将“建卫”复审工作与“创城”、“清洁西宁”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五)努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可以预见,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短时期可能会出现妇幼保健资源不足、服务保障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因此,从这一点来讲,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不但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件惠民生、利长远的好事办好。要进一步加强失独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加强失独家庭帮扶的综合政策措施。要加快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母婴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今年妇幼保健站和计生服务站整合工作不单是形式上的,必须是实质上的领导管理统一、资源统筹共享、人员统一调配。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和再生育技术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这里,强调一件事,市卫计委要加快规划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进一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站服务功能,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局面。
(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西宁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政府会议已研究通过,尽快下发执行。要鼓励公立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到基层医卫生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为医师松绑。今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的考核办法,建立市县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解决“公立医院医生下不来、基层服务能力提不高”的问题。二是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全科医生等重点人才培养,加大卫生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努力增强“造血”功能。三是开展西宁市名医评选工作,建立“名医专家工作室”,培养师承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造名医专家团队。四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要与中日友好医院、天津泰达、北京阜外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元化合作,注重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业务骨干和紧缺人才,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要多深入基层调研,向基层学习;要走出去,到外地学习,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市卫计委要统筹考虑,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争取同城同策;研究建立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人员双向挂职交流机制,在保持待遇、身份不变的情况下,让各级医疗机构干部职工通过挂职交流,全面了解卫生计生政策、工作流程等,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计生事业事关民生大计,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吃透文件精神。卫生计生工作政策性很强,特别是医改都是以政策为依据,在政策范围内运行,吃透精神很重要。从目前来看,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在把握政策上还是有差距、有不足。比如,去年我们研究制定的有些改革方案,迟迟不能下发实施,我想,根本原因还是业务工作不熟、政策掌握不清,前期我到三个县调研医改工作,也发现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对医改政策的认识比较粗浅,有的县对医改工作研究不到位,造成了工作被动和滞后。因此,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和省上全面深化医改的重大部署、具体要求和方法步骤,真正学深学透学明白,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策水平,做好研究工作的有心人,政策把握的明白人,执行决策的责任人。
(二)强化部门协作。卫生计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总体来讲,近年来,各区县、各部门,特别是发改、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围绕医改工作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但是,有时部门之间还是存在协调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工作进展。卫生计生部门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和行业监管职责,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行业指导。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编制、人社等部门要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健康成长。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卫生计生领域经费投入,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市卫计委、市医改办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四)注重舆论引导。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围绕群众的关注和期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要以深化医改为主题,多形式、多角度展示医改的进展和成效,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医改。
(五)切实改进作风。中央和省委对改进作风、反腐倡廉的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王晓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要坚决纠正卫生计生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查找和改进服务态度不好、服务理念不清、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持续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和“第一责任人”职责,守纪律、讲规矩,主动接受纪检机关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同志们,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关乎民生,顺应民意,推进健康西宁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真抓实干,为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推进“幸福西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4年3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我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之际,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卫生局@局长总结了2024年全区卫生工作,对2024年卫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副局长专门就我区推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做了安排。他们的工作安排内容具体,措施得力,我完全同意,借此机会,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做好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就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弘扬先进文化;为群众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提供优质服务,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可以说,做好卫生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小康,先健康,只有保健康,才能奔小康,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卫生工作必须适应形势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真正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了争创自治区第一区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障,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就是这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地区公共卫生条件很差,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滞后,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就不能说这个地区的发展环境好,也就很难吸引到各方的投资。同时,我区农牧业人口多,大约16万的广大农牧民群众是建设九原的主力军。如果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得不到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的健康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必然会影响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推进各项卫生工作,为全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卫生保障。各苏木乡镇、各有关部门,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要认清形势,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任务,进一步增强作好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自加压力,开拓创新,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开创全区卫生工作新局面。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些,一个地区的卫生工作没有做好,说明我们的各级领导没有尽到责任;如果遇到突发性卫生事件,处置不好,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切实负起责任,保一方平安,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天使。
二、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努力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一)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院条件比较差,各位院长要想办法争取资金,通过多方筹资,加强基础建设,购置一些仪器、设备,在服务上、管理上、医疗水平上全面提升,为农牧民看病提供尽可能的服务。(二)落实预防保健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防止重大传染病流行蔓延,是卫生部门的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对此,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和敷衍塞责。区、乡两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一定要担负起工作责任。据了解,部分乡镇卫生院工作不到位,群众对此不满意,反响很大。所以我特别要求乡镇分管领导对于预防保健工作,一定要认真进行督查,绝不能放任自流。同时,要做好日常的免疫、预防、宣传、教育、监测、救治工作。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要研究和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继续扩大蔓延。当前,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做好计划免疫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二是做好疫情监测,准确掌握疫情,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三是坚决落实国家制订的一系列防治政策,务求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患者身上,绝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不到位,而发生问题。妇幼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和妇女儿童的管理系统,提高两个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三个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这项工作要引起全区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区妇幼保健所由于区保健大楼被拆,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妇幼保健所能克服困难,因陋就简,积极开展工作。这一点做得很好,沙河镇地区乃至全区的老百姓还是满意的。下一步,妇幼保健工作要主动出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好作用。
同志们: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根据会议安排,我对本次大会作总结。
一、本次会议是我省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大会是继去年9 月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后我省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又一次盛会,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加快健康贵州建设的集结号,对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会议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规格高,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在家的省委、省人大会、省政府、省政协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省军区、省法院、省武警总队主要负责同志全部出席会议。二是规模大,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有关部门,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卫生计生和体育部门、医改办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特区)政府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医疗卫生、全民健身、环境保护等领域专家和工作代表共600 余人参加会议。三是内容丰富,会议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与会代表围绕贯彻落实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的讲话,制定实施好《健康贵州2024 年规划》进行了充分讨论。刚才铜仁市、余庆县、麻江县、贵州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分别围绕加快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生态体育公园、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行了交流发言,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学习讨论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加快健康贵州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健康贵州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会议开出了影响力和推动力,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凝聚力量的目的,是一次团结奋进的大会,也是我省卫生健康事业继往开来的盛会。
二、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
这次大会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做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健康贵州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必将开辟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一)深刻领会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讲话的丰富内涵。陈敏尔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去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以来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的积极进展,从确立大健康发展目标、支撑大扶贫战略行动、用好大数据重要机遇三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未来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落脚点、着力点和发展路径。孙志刚省长深入分析了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在政府办医责任落实、卫生服务资源供给、疾病谱发展变化、深化医药生体制改革和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方面存在的差距、问题,从加快补齐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短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健康综合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对下步加快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进行了部署。
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的讲话,充分体现和贯彻了党中央特别是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系民生、总览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很高,落点很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极大地凝聚了全省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强大正能量,是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根本遵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健康贵州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准确把握《意见》和《实施计划》的精神实质。
依据《健康中国“2024 ”规划纲要》,会议制定印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促进大健康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围绕到20xx 年明显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全省域布局、全产业链条、全民享有的健康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提出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健康环境营造、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等重点举措,并从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健全综合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等六个方面明确了组织保障措施。
围绕推动卫生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会议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xx 年)》,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从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积极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等方面对全民健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法律政策保障、加强统计监管和绩效评估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这些重点工作和发展目标都是省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确定的,充分考虑了我省当前实际,与之前有关文件进行了有效衔接,是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也是必须完成的刚性任务。请大家务必高度重视,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协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本次会议精神上来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健康贵州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绘就, 关键在于一个“干”字。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以既等不得、又慢不得、更耽误不得的紧迫感,集中精力、集中财力、集中物力,聚焦热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全力以赴打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攻坚战、翻身仗。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再提几点要求。
(一)抓预防,在普及健康知识、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见成效。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切实把卫生与健康工作重点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多方位入手、全方位施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一要抓好重大疾病防控。要针对传统传染病威胁持续存在、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重大疾病病情监测网,切实把好重大疾病防治重要关口。要严格监控疫苗采购和配送程序,加强疫苗冷链和追溯管理,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力争20xx 年底实现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要积极探索“互联网+ 慢病管理”新模式,强化人群健康管理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要积极发挥中医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二要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要关爱青少年健康,高度关注农村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继续实施好农村学龄儿童营养餐计划,逐步扩大到学龄前儿童。加强青少年近视、肥胖及常见病防治。要着力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全面推行住院分娩制度,大力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服务能力,努力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社区为重点,开展老年人身心健康指导和关怀服务。要加强残疾预防,深入分析致残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要关注流动人口健康问题,以在城镇稳定就业、长期居住和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接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要注重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深入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健康促进县、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建设,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四要加强卫生应急急救能力建设。针对我省地形地貌特殊、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易发等特点,抓紧制定出台相关方案,加强以直升机救援为主体的空中转移救治能力建设,打造空、水、陆一体化山地特色救援网络。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
(二)抓基层,在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见成效。要针对我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一要抓紧推进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兴卫战略。制定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增录计划,通过面向省内外招录,妥善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缺编问题;要发挥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作用,柔性引进一批专家智力援黔、技术援黔、学科援黔。要充分发挥省内医学院校人才培养骨干作用,深入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全科医生培养,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内医学院校招生计划要聚焦我省紧缺人才进行结构性调整。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村医的全员轮训工作和职业资格培训。要加快推进基层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提升,确保到20xx 年县级公立医院45 周岁以下执业医师全部取得本科以上学历,乡镇卫生院90% 以上医技人员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所有村医取得中专以上学历。二要狠抓重点学科能力建设。抓紧制定出台我省医学紧缺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逐院、逐校列出学科建设计划,加快补齐学科建设短板。要扎实推进黔医人才计划,充分利用国家卫计委委属委管医院、北京市有关知名医院技术管理优势,帮助我省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三要强化医疗卫生有效供给。突出抓好“百院大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提质工程,统筹考虑县域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规划新建或改扩建医院,确保每个县建好一所以上政府办综合医院,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加快实现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部全覆盖。要积极支持社会办医,放宽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和大型设备购入三重限制,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政府办医提供有益补充。四要狠抓远程医疗服务。要健全远程医疗收费结算、组织管理、业务流程、质量控制等配套制度,确保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价廉、便捷、质优、可持续的远程医疗服务。要加快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确保20xx 年底实现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五要大力推进高等医学院校加快发展。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要抢抓我省与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的重大机遇,加快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切实履行基层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学历提升、规范化培训等职责,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抓改革,在保基本、建机制上下功夫、见成效。坚持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统筹推进医疗、医药、医保等各项改革工作。一要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全面落实政府办医管医职责,将符合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帮助公立医院稳妥化解历史欠账;要逐步改变政府对公立医院管理方式,落实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用人自主权,加快形成政府办好医、部门管好医、院长经营好医的新格局。要抓紧制定医务人员人事薪酬分配指导意见,着眼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年薪制,使医务人员事业有前景、工作有奔头。要加快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动态调整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破除以药养医。二要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突破口,推动全民医保制度提质增效。要抓紧按照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的原则,制定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要抓好支付方式改革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功能,积极推行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复合型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要加快突破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问题,加快实现全省医保“一卡通”。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三要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为契机,加快理顺医药价格。要抓紧制定出台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方案,坚持以省为单位集中带量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推动流通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省级集中采购药品货款30 天结算制、完善药品信息全过程追溯体系等方式,坚决挤掉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向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四要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完善城市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建立医联体、实施远程医疗、加强全科医生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生多点执业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要本着积极稳妥、群众自愿、稳步扩面的原则,通过医保支付、价格调控等措施,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秩序。
(四)抓帮扶,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构建健康扶贫体系上下功夫、见成效。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困难人群和病种病因,精准到户、到人实施健康扶贫,决不让一个群众因健康问题在全民小康进程中掉队。一要筑牢织密三重医疗保障网络。要扎实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调查统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分类施策、加大救助力度,实施医疗精准扶贫。要根据贫困人群医疗保障需求,适时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完善,足额保障特殊困难人群医保报销需求。二要深入推进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大病专项救治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工作方案,做好专项救治组织实施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不断扩大推广实施地区,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的病痛疾苦和负担。积极探索建立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诊疗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市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各地要研究制定具体举措,开通患者异地就医结算绿色通道,决不能人为设卡,强迫群众在不具备诊疗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三要大力完善医疗对口帮扶体系。要牢牢抓住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用好用足对口帮扶资源,加快推进合作协议项目化、实物化落地。要扎实开展浙江、上海等“两省六市”三级医院帮扶我省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要加立建立对口支援责任考核机制,全面开展省内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实现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覆盖。要深入实施“千人支医”计划,定期选派城市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帮助基层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五)抓特色培育,在健康产业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上下功夫、见成效。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和环境优势,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深度融合,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康体养生、避暑度假、休闲观光、生态文化体验、温泉水疗等康养旅游产业,积极打造一批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加快构建多个综合健康养生圈,把我省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地域发展的休闲养生目的地。二要加快发展智慧健康产业。要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以全员人口、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共享为基础, 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要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应用,加快发展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新业态,积极创建西南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三要加快发展健康运动产业。综合开发利用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和水体资源优势,建设100 个生态体育公园、100 条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线路。加快构建投融资平台,推广和运用ppp 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机构,承办赛事活动,发展健康运动产业。四要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综合开发利用中药材、生态农产品和中医民族医优势,在各市州中心城市所在地周边、重要旅游城市和绿色农产品和中药材富集地区大力建设一批融合生态农产品种养殖、旅游观光、食疗、中医民族医保健等滋补养生基地,着力打造一批健康产业品牌。五要培育壮大健康产业市场主体。紧扣百企引进,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健康企业,把我省优质资源变成优质资产、做成优势产业。紧扣千企改造,提升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六要全面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和苗医药是我省的天然优势,要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建设。要以提高民族医药学术水平为核心,健全中医药人才终生教育制度,加强国医大师等各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深入开展苗族医药、侗族医药、水族医药等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应用,建立完善苗药基础理论库。
(六)抓共建共享,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上下功夫、见成效。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一要高度重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总体规划,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城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体育设施配建“三同步”要求,确保市内人均体育建筑面积不低于0.1 平方米,室外人均体育用地不低于0.3 平方米。各级城建部门要与体育行政部门一道共同做好城市新建居住区项目规划审查和竣工验收。要切实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投资建设的体育惠民工程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二要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充分发挥我省山地户外运动资源优势,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运动项目,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大力实施生态体育公园100 计划,鼓励各地差异化发展,精心打造水、陆、空山地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山地户外民族特色精品体育赛事。要保持好拳击、体操、皮划艇等传统竞技体育项目优势,大力发展球类运动,强化竞技体育引领促进全民健身的作用,更好传递贵州好声音,形成好风尚。
(七)抓监管,在落实主体责任、构建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上下功夫、见成效。一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全程监管。持续用好“健康医疗云”等信息化平台,加强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诊疗行为和费用开支智能化监管,不断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要加强社会办医监管,依法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从业行为,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等方面监督,研究制定互联网医院等新型医疗机构准入审批和监测监管办法,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二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要加快完善省市县三级检验检测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和食品安全云作用,加强对食品药品电商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健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监管链条。三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让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安全绿色食品。要把健康政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四要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实行“零容忍”,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八)抓落实,在完善组织领导和强化责任分工上下功夫、见成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政一把手对卫生与健康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要逐项细化分解健康贵州建设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工作量、责任人,像抓项目一样层层分工、逐级压实。要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调,形成政策上支持、工作上配合、信息上共享的强大合力。要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督查考核机制,对工作不力、发展滞后的严肃问责。要重视并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卫生与健康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事关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特别是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的决策部署,坚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下大力气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快速发展,下大力气推进健康贵州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同志们:
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市卫生局与各县区卫生局及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20**年目标责任书,这些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卫生院与所辖村卫生室实行了一体化管理。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的覆盖率、配备率、使用率、网上采购率均达100%,配送率达95%以上。二是完善新农合政策,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市推广岚皋县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汉滨区“先诊疗后结算”等创新做法,探索推广石泉县新农合“就医卡”运行方式,白河县新合疗跨省结算受到好评,积极探索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农合医改模式。三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人均30元,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别按10%、50%和40%比例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经费补助。积极创新公共卫生管理,有86个镇卫生院全面启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创建工作,首批命名了32个镇卫生院。四是坚持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并重,城乡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电子建档率分别达88.75%和76.86%;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别为12.8万人、2.44万人和7168人,规范管理率均超过91%,我市获得全省“20**年度疾病预防工作先进市”称号。五是加强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了“诊疗质量安全年”和“医德医风建设”等活动,在市本级和10县区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推行医疗责任险,出台《安康市市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资金、项目、采购和举债管理暂行办法》。市卫生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单位,白河县卫生局荣获“2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六是科学应对卫生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应对、有效处置了h7n9和胡蜂蜇人救治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努力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损害降至最低,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树立了卫生行业良好形象。七是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完成卫生项目建设投资1.85亿元,启动了汉滨等6个县区的县级综合医院血液透析室建设项目,市儿童医院、市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专科医院、市县远程会诊系统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市卫生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有些工作还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卫生厅、省医改办领导的肯定,也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和慰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两会”和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对卫生工作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也把卫生事业发展列入了走民生为本、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循环发展重要内容。新的一年里,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拼搏意识、奉献意识,落实目标责任,夯实工作措施,争取社会支持,共同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向前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市卫生局制定了今年的卫生工作总盘子,并与各县区卫生局及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20**年目标责任书。下面,围绕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维护公益性为核心,努力推动医改取得新突破。一要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按照“巩固基层、深化县级、探索市级”的总体要求,既要全面推进和深化面上的医改工作,又要巩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成果,完善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市级公立医院改革。二要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不断规范县镇村药品“三统一”及药品网上采购、结算、配送和管理,强化药品监管,在市级医疗单位推行并建立药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三要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要重点围绕破解“人才何处来、病人何处去、债务何处解”开展工作,努力解决人才匮乏、效益下滑、债务沉重的问题;以白河县为试点,探索推进以卫生管理、公共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保障为内容的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新模式。市级公立医院要重点围绕建立现代医院运行机制开展工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建立经济运行机制和预算管理制度,在学科建设上发挥特色,在科室设置上各有侧重。四要在不改变公益性质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增强公立医院活力和服务能力。
二、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为目标,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达到430元,全市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强化农合基金监管,统一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推进新农合镇卫生院起付线外合规费用全报销及多种支付制度改革,探索新农合市级统筹和设立新农合市级大病统筹救助基金,实行基本医保即时结算、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加强新农合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广汉滨社区卫生、白河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石泉新农合“一卡通”模式。
三、以完善运行机制为重点,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和卫生管理镇村一体化工作,强化县、镇、村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改扩建县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8个、镇卫生院及周转房52个、村卫生室300所,新建2个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创建,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全覆盖。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85%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50%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足额预算镇村卫生从业人员工资、津补贴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不断调动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虽然做得较扎实,但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些传统传染病发病率仍较高,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积极创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格县(区)。一要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落实控制措施,普及卫生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有效降低群众的患病率。二要进一步稳定基层防控队伍,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完善防控设施设备,健全卫生监督检查机制。三要强化卫生应急意识,完善应急预案,特别要将胡蜂蜇人等区域性生物危害列入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当中,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水平。四要以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5号)为突破口,切实做好艾滋、结核、麻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全面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健康。五要强化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加强对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的综合监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五、以抓好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为导向,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一要着力解决行业监督管理容易反弹的问题。去年,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诊疗质量安全年”和“医德医风建设”活动,收效明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我们放松了监管、减轻了力度,所取得的成果就极易反弹、回潮,甚至前功尽弃。因此,要继续将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进一步建章立制,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净化医疗市场。二要着力解决人才资源稀缺的问题。市卫生局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和基层适用人才短缺的问题;协调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下茬解决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要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真正让人民群众就近看病、看得好病。三要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难的问题。要加强院校合作、院院合作、院所合作、院地合作,整合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努力打造特色学科群;要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抓好基层医疗机构定向招聘本科毕业生工作的同时,重点在特色专科上下功夫,大力引进专业紧缺人才。
六、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随着我市工业化速度加快,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全面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启动建设,安康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各级卫生医疗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方向和项目资金投向,在字里行间找政策抓机遇,抢出先机、把握主动,积极向上争取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急救机构建设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项目,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汉滨区中医医院门诊综合住院楼等一批建设项目争取立项。二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儿童医院年内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专科医院、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年内主体竣工;整合北迁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和疗养院等机构,组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这些是市政府今年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好十个方面的实事之一,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完成好,属于在建项目的要抓紧推进,属于新建项目的要抓紧做好项目论证、规划、设计等前期筹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三是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市级区域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和数据交换中心,积极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升级工作,努力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七、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要加强行风政风作风建设。以评选“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十佳公卫人员”、“十佳院长”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诊疗质量、医德医风、三好一满意、窗口文明示范单位等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二要强化卫生系统廉政建设。要讲政治、识大局、顾大体,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组织、工作、财经和生活纪律,贯彻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始终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碰高压线,要会算账、算好账,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做到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三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大医患纠纷的调处力度,完善推广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卫生系统自我宣传,争取全社会对卫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如何抓落实上,徐市长在今年第一次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用三句话作了概括,就是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勇于负责,就要坚定信心、敢于创新、充满激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工作;敢于担当,就要事不避难、正视困难、破解难题,抓早抓紧抓实迅速打开局面;狠抓落实,就要增强纪律意识、树立过硬作风、强化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抓好自身建设。
同志们,新的一年显现蓬勃生机,昭示美好希望。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和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扬“马”吃苦耐劳、忠实勇毅的精神品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好工作,努力营造“万马奔腾”的发展改革新局面,使确定的卫生各项工作目标马到功成,使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目标早日马到成功。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总结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成绩,分析问题和不足,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卫生与健康工作,动员全省上下共同推进健康贵州建设。
8 月19 日至20 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上,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等会,敏尔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到位。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 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推进卫生与医疗健康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省医疗卫生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深化医改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逐步转向系统配套、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全省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5% 以上。20xx 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 元。大力推进健康医疗扶贫,贫困地区保基本、防大病能力普遍增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基本遏制。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增至7 个。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快形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层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形成了余庆、赫章等一批好的典型和经验。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持续加大,大力实施“百院大战”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增长87.6% 、44% 与83.8% ,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是健康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突破50% ,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9 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高于90%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总体上保障了人民吃得健康、用药安全。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安全防护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工程有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蓬勃兴起,“贵州动起来”得到全社会广泛响应,恢复举办全省运动会,精心打造山地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和民族特色精品体育赛事。 四是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医疗服务、医药制造等产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健康科技供给持续增强,59 个省级以上中药民族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创新平台建成投运,154 个民族药品种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健康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75 个大健康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苗药已成为大健康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市场主体活力日益增强,14 家企业跻身全国医药行业500 强,46 家企业年产值突破1 亿元。 五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重大疾病防控防治策略不断优化,多个重大疾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广泛覆盖城乡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初步建立。20xx年,全省传染病总发病率降至411/10 万,孕产妇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4.6/10 万、12.2 ‰、8.7 ‰,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应急救援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协调推动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师、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农村中小学校校医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五个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全面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长期以来,全省各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中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为保障全省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历史欠账比较多,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加快,疾病谱、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我们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从财政投入看 ,我省人均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支出虽然逐年增加,但目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卫生服务供给看 ,卫生与健康服务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省基层卫生机构在岗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48.4% ,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仅占8.7% ,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仅占总数的4.1% ,特别是全科、儿科、妇产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 从疾病谱变化看 ,我省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依然易发多发。20xx年,全省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人数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护理、康复等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从体制机制看 ,部分领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异地横向结算还不够畅通,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亟待提升。医药方面,招标采购机制不够完善,药品流通环节多、价格虚高问题还比较突出。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落实监管“四个最严”,建设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都还需要大力加强,引起高度重视。总体上看,医疗卫生事业仍是贵州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突出短板。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地区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健康贵州,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激发全民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支撑。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方针,坚持基本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着力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面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确保到20xx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
二、紧盯重点任务,推动贵州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是我省的一块短板,要认真贯彻提出的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针对我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能力不强、配置不尽合理等突出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全面提升能力,推进我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一)紧紧围绕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着力推动精准健康扶贫 。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困难人群和病种病因,精准到户到人实施健康扶贫,坚决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决不让一个群众因为健康问题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掉队。目前全省共有386.2 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对象,20xx年至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累计惠及126 万人次,补偿费用16.8 亿元。但因病因伤致贫人口是动态的,要通过扶贫云汇聚数据,把扶贫对象和帮扶措施搞得更加精准。要扎实开展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行动”国家试点工作。 一要对患病农村贫困人口精准施策、跟踪调查、分类救治 。目前已认定的386.2 万医疗救助对象,今年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多少人次,正在治疗多少人次,已出院多少人次,有多少农村贫困人口未纳入“三重医疗保障”,有多少农村贫困人口需要继续治疗、有多少因病返贫等,都要做好调查统计,一一落实帮扶措施。漏掉的该补必须补,不能因为指标限制而落下一人。已经康复并得到保障的,该从贫困人口中退出的就退出。已丧失劳动能力的,要通过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救助等保障政策兜底。需要继续治疗的,“三重医疗保障”可解决的无条件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想办法从其他渠道减轻患者负担。 二要对农村贫困人口新发生病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按照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探索建立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通过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市域内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为解决贫困人口异地就医预付费困难,各市、县要研究制定相关举措,为患者异地就医结算提供绿色通道,决不能人为设卡强迫群众在不具备诊疗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三要对医疗救助等保障政策适时调整不断完善 。目前,我省医疗保障政策从面上看已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但通过调研发现,还有部分贫困人口享受不到政策或者得不到足额保障。比如,按照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大病保险不予报销的范围有九大类上百个科目,其中交通肇事、职业病、工伤、车祸等医疗费用无法报销,一旦当事人没有相应保险又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就得不到及时救治。有关部门要对现有政策分类梳理,对不合理不完善的政策抓紧修订。
(二)大力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要针对我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存在的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我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要狠抓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要求,“十三五”时期我省需新增执业(助理)医师3 万人、注册护士4.1 万人、全科医生4334 人,而20xx年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全科医生比20xx 年分别新增5610人、8926 人、704 人。按照这样的进度, 是完不成预期目标的。与此同时,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空编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情况,人社、教育、卫计部门要会同有关医学院校,对全省医疗机构正在规培的实习生、省内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进行测算,制定增录计划,分年度增补到位,省内人才存在缺口的要开设绿色通道向省外招录,医疗机构缺编的要妥善研究解决。省内院校新的招生计划要聚焦我省紧缺人才进行结构调整。要大力实施“黔医人才计划”,用好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等力量,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和管理人才。要落实下基层医务人员在培训、职称评定、生活补贴等方面的倾斜政策。要制定引导退休老医师发挥余热的政策,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多点执业。确保实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5 人、3.14 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公共卫生人员数分别达到2 人、0.83 人。二要狠抓医疗机构重点学科能力建设。对全省医疗机构科室建设薄弱环节进行认真梳理,抓紧出台我省医学紧缺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以医疗机构、医学院校为主体,逐院逐校列出学科建设计划,加快补齐学科建设短板。要建立对口支援责任考核机制,全面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加快实现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全覆盖。要深入开展“千人支医”计划,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乡镇驻点服务,实实在在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要牢牢抓住国家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对口帮扶机遇,用足用好浙江、上海等地三级医院结对帮扶我省重点贫困县县级医院等资源,按照项目化推进、实物化落实要求,把合作协议落实为一个个具体项目,真正推广一批适宜技术、建强一批重点科室、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 三要狠抓县及以下医疗机构能力建设 。去年以来,我省遴选140 个重点项目实施“百院大战”工程,累计落实资金168 亿元,目前在建项目75个,其中19 个项目争取到国家支持,另外65 个项目处于筹建阶段。对正在筹建的项目,要统筹考虑县域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规划新建或改扩建。要确保每个县建好1 所以上政府办综合医院,加快推进县级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部建设。要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标准化建设。要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提质”工程,用3 至5 年的时间全面改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 四要狠抓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目前我省199 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联通远程医疗网络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要制定实施好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五室一中心”等基层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确保20xx 年底实现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具备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检验等服务能力。要健全远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价廉、便捷、质优、可持续的远程医疗服务。
(三)立足医学人才培养需求,大力推进高等医学院校加快发展 。我省高等医学院校,既是高端人才的集中地,也是人才培养培训的主阵地,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德医风等方面狠下功夫,为我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特别是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要抢抓我省分别与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的重大机遇,加快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自身办学水平。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办好高水平的附属医院,使其成为诊疗、科研、人才培养和优质服务的示范基地。要主动担当,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履行好对基层在岗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学历提升、规范化培训等职责。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帮扶、建立学医联合体等方式,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着力加强疾病防控,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要坚持预防为主、健康促进,突出基层这个重点,继续实施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一要着力建强重大疾病防控网 。我省重大疾病防控任务严峻复杂,每年报告近4 万人感染肺结核;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 ,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要建立重大疾病病情监测网,加强检验检测和生物医学能力建设,每年分类别建立抽检档案,排出攻关项目,确保重大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诊断和快处置,全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核病治愈率达到90% 以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达到90% 以上,基本消除麻疹、麻风、疟疾。要探索创新“互联网+ 慢病管理”模式,以健康档案为依托强化人群健康管理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完善随访服务和康复指导。要严格监控疫苗采购和配送程序,加强疫苗冷链和追溯管理,持续做好常规免疫、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力争20xx 年实现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确保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 以上。要加强精神卫生综合防治、口岸卫生防疫等工作。 二要着力建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网 。我省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亟待加强,要不断提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的服务能力。要抓紧研究制定提升妇幼服务能力办法,加快妇幼健康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产科、儿科规范化建设,巩固爱婴医院、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等创建成果,确保到20xx 年省、市级妇幼健康机构全部达到三级标准,县级妇幼健康机构全部达到二级标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提供规范化孕妇保健、儿童保健服务。我省残疾人总数为250 余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7.3% ,比全国残疾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近1 个百分点;其中,肢体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占比很高。各地各级要高度重视关爱残疾人工作,对致残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此外,老年人、留守儿童等人群的护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研究,谋划构建以村(居)、社区为单位的服务保障网络。
(五)着眼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 , 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健康产业 。我省自然生态优美,生物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打造医、养、健、管、游、食等大健康全产业链,把健康产业培育成我省支柱产业。一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办或兴办养老机构,培育居家老人老年护理、家政服务、签约医疗等业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温泉水疗、生态文化体验、避暑度假、休闲观光等业态,开发具有贵州特色的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大力推动大数据与大健康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智慧健康产业,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科研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应用,加快发展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加强药食材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加快发展保健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各类健康食品,推动食品产业“接二连三”,培育一批种植规模上10 万亩的中药材生态产业大县,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产业发展规划,明年开始进行项目观摩、晒成绩单。二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目前,我省医药健康行业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全省170 家医药企业中,进入全国医药500 强的企业仅有14 家,年产值10 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6 家,医药制药行业上市企业仅有6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仅有7 家。要紧扣“百企引进”工程,加快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健康产业企业,鼓励战略投资者到我省兼并收购大健康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把我省优质资源变成优质资产,做成优势产业。要紧扣“千企改造”工程,充分运用大数据、现代生物技术等改造传统制药、健康旅游、食品加工等行业,提升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对市场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脱贫有成效的企业,要在资金、税收、土地、价格、上市等方面给予实际支持。三要创品牌拓市场。要在继续做大做强以“五张名片”为代表的贵州传统特色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整合产业发展资源,着力打造以杜仲、天麻、灵芝、石斛等为代表的保健食品品牌,以温泉疗养、避暑度假为代表的健康旅游品牌,以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为代表的智慧健康品牌 。要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茶博会、酒博会等开放平台,依托电子商务、新兴媒体等载体,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开展精准化市场营销,不断提升贵州健康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要大力推动贵州中医药民族药振兴发展 。着力加强苗药理论研究,组织力量全面开展苗药资源普查,加强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梳理,建立完善苗药基础理论库、苗药药材库、产品资源库。要建好苗药种植基地,尽快制定“十三五”贵州苗药药材重点发展品种目录、濒危保护品种目录和苗药药材重点种植基地目录,集中力量扶持苗药药材重点基地加快发展。要着力引进培育苗药骨干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招商引资活动,力争20xx 年底前引进10 户以上国内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投资我省苗药产业。制定苗药骨干企业目录,精准扶持若干有效益、有市场的优强企业。要向上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更多苗药品种纳入医保目录,抓紧出台公立苗医医疗机构和苗医药传统特色医疗服务补偿办法,鼓励支持自治州、自治县优先推广应用苗药。
(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大力发展山地体育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365 行动计划,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场所建设运营,促进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发展群众性健身休闲活动,让全民动起来、贵州动起来。要建设一批国家级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山地户外和水上运动基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赛事,带动更多人参与山地运动。要以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体育旅游休闲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体育融合发展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健康运动产业项目,力争“十三五”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450 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立足贵州实际,建立完善山地特色医疗急救和应急网络 。我省喀斯特地形地貌特殊,建立紧急援救网络,是保证人民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全域旅游、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省卫计委要会同省发改委、省交通厅、民航空管局等部门,对全省需要布局多少急救点,建多少支急救队,配多少直升机、水上快艇、山地越野车和飞行员、驾驶员、医护人员等进行研究测算,抓紧制订方案,打造空、水、陆一体化山地特色救援网络,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速救援。特别要聚焦旅游景区、重点城市、自然灾害多发区,逐步建立以直升机救援为主体的立体化救援网。贵阳、遵义、安顺等发展全域旅游的地方要先行先试,边试点边做规划。要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
三、坚持“三医”联动,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为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在公立医院改革上实现重点突破 。要按照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要求,下决心解决事关改革全局的关键问题。要全面履行政府办医职责,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坚决破除逐利机制,让公立医院轻装上阵。要着力破除“以药养医”,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积极推动医药分开,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要理顺服务价格,建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动态调整机制。要建立现代医院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服务新模式,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研究出台以岗位工作量、技术含量和风险等为基准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指导意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改革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方式,把更多精力转到管规划、管评价等宏观层面,把选人用人、科室设定、收入分配等具体管理权更多下放给医院,增强公立医院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二)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体制机制改革 。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区分药品不同情况,通过招标、谈判、直接挂网、定点生产等方式形成合理采购价格。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提高流通企业集中度,打击“过票洗钱”,挤掉药价虚高的水分。要加快出台实施方案,推行向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要推动流通企业联合重组,发展专业快递物流,确保边远贫困地区药品配送及时安全。在生产方面,要推动贵州药品标准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升医药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要着力培育成本可控、稳定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企业,拓展基药供给渠道。在管理方面,要推动“医疗健康云”技术更新和功能升级,建立完善药品信息全过程追溯体系,加快打造招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药品全品种监管、药价全流程监控。要建立商业贿赂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出现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的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取消其供货资格。
(三)不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当前要尽快推进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完善大病保险,防止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要着力解决全省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问题,加强制度研究设计,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异地就医结算报销指导意见,确保用一到两年彻底实现全省医保“一卡通”。要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功能,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复合型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探索以家庭为单位参保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参保,建立缴费标准与居民收入相挂钩、待遇标准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筹资机制,提高资金统筹层次,实现医保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四)积极推进分级诊疗 。要在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要避免在县乡村医疗服务能力还普遍薄弱的情况下,简单执行看病就医不出乡、不出县的政策。要通过实施远程医疗、加强全科医生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同时,要根据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患者需求,建立更加柔性的分级诊疗机制,鼓励城乡居民与基层医生签约,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推广以慢性病等为重点的签约医生服务模式。
(五)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要将符合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研究制定有利于公立医院公益性作用发挥的具体投入政策。 要稳妥化解历史欠账 。20xx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为274.6 亿,资产负债率为47% ,其中公立医院负债总额233 亿元,负债率54% ,负债经营问题比较普遍。要积极探索政府化债,对符合规定的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等长期债务进行审计认定和剥离,锁定存量债务,逐步予以化解。 要着力优化投入结构 。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着力优化投入结构,推动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向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聚焦,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加大对全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关键性领域投入力度。
(六)积极支持社会办医 。社会力量办医是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的有益补充,要在坚持政府主导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同时,鼓励社会办医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着力放宽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和大型设备购入三重限制,实行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
四、切实加强监管,大力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医药卫生领域发现的很多问题,有些是属于发展不够的问题,有些是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少是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针对突出问题,大力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健全医药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监管重心转向行业监管,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一)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 。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生命健康,政府必须履行好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职责,加快构建综合监管体系。要着力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监管。公立医院是政府主办的医院,要树立更高的标准,通过严格的监管和考核,使其在发展、管理、改革方面作出示范。要完善制度,实行常态化监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要着力加强社会办医监管。依法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的从业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按照“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精简优化审批准入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要着力加强互联网医院等新型办医模式的监管。抓紧研究制定互联网医院等新型医疗机构准入审批办法,积极探索对其监测监管办法,把住就诊资质审核关、服务质量关、配药安全关。要创新监管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诊疗行为和费用开展全程监控和智能审核,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全行业、全方位、全天候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切实防范过度医疗、错误医疗,严肃查处药品购销、医保报销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 。对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健全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监管链条,严守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要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和“食品安全云”等手段,尽快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检验检测支撑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生产、加工、经营全过程电子追溯体系。要强化对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的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电商等新业态的监管。建立严格的饮食店、菜市场、药店、超市食品药品抽检制度,坚决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惩治一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让食品药品安全真正成为不敢碰触的红线。
(三)加强健康环境治理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风险评估机制,始终用人民健康这把尺子去审视、评估各种政策、规划、项目,坚决做到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要把健康政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把健康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学校。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单位等创建活动,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要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重点加强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人畜粪便等卫生治理,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要针对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创新监管方式,拓展监管领域,加强对旅游产品、健身设施设备、游乐设施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排除安全风险隐患,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四)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对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实行“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伤医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对标对表,狠抓责任落实。要逐项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工作量、责任人,像抓项目一样层层分工、逐级压实。省卫生与健康事业领导小组要牵头抓总,切实履行好统筹、协调、督促等职责。各市县要成立领导小组,抓紧制定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意见,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卫生与健康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人民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全面小康建设考核指标,确保卫生与健康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把卫生与健康的各项重点工作部署纳入省委、省政府重大督查事项,抓紧研究制定健康贵州建设评估验收办法,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工作滞后的要进行严肃问责。
同志们,卫生与健康事业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出新的贡献!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