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6 12:45:02 阅读:480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数学看成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带来更高的水平的概括,用这种“模式”去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人类活动轨迹。同时,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数学而精彩。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课改中的不足。
二、活动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活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开放活动空间,但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间的关系。
2、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原则:数学课题学习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将跨跃时间界限,有短期活动,也有长期活动。
3、主题性原则:各阶段的课题活动必须围绕各单元教学实际开展,且富有层次性,主题鲜明,并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4、合作性原则:各项活动的开展将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四、活动措施: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特成立学校合唱队。
二、活动安排
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一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包括学生学习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吐字、咬字及音高、节奏训练等。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通过排练好每一首歌曲,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三)、参加对象:
在学校的所有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在45人左右。
(四)、活动时间:
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
三、活动过程设计:
a、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中外少儿合唱歌曲。
3、合唱姿态、舞台造型。
b、训练的具体内容
1、声音的训练(呼吸、声音位置、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训练(胸音训练、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连音、跳音、强而有弹性、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7、中外歌曲的学习
1、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简单的算式。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适当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结合活动内容进行思品教育。
二、社团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
2、活动地点:504班
3、活动课题:数学小故事、口算、速算,24点;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训练
4、活动形式:视频、课题授课式、演讲式、竞赛式、课外活动等
四、活动章程
1、每位学员,必须按时参加每节社团活动课,不得随意旷课。如有身体不适,而不能参加,请与各班的负责人联系,作好请假手续。
2、社团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乱走动,乱说话。课堂上作好笔记。
3、社团课要准备的器材一律学生自备。
4、期末评比,选出5位优秀学员。
为增强我校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也为了履行本学期初的教务工作计划,九年级数学组特定于11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具体竞赛方案如下:
九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九年级各数学教师或班主任以从班上抽选或组织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每班至少抽取5名学生参加竞赛。
年级组设置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组织奖每班一名
20xx年11月19日(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
九年级组考场设置在提优教室和提高教室,实行单人单桌考试制度;监考教师务必从严监考,杜绝舞弊现象。改卷教师务必做到公正、公平。
11月20日下午7点前各评卷教师将竞赛试卷交于教务处,请教务处的.同志安排发奖事项。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数学拔尖人才,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
各班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吸纳每次数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入,整个年段成立八个数学兴趣小组,以班级为序分别命名为第一小组…第八小组,由数学科任教师担任该组指导老师。
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实验室
具体安排如下:
1.教师按计划设计专题训练题,学生合作探讨完成训练题,其中存在的的问题应及时请教老师个别辅导。
2.教师根据在个别辅导中发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集中辅导。
3、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全面性和趣味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每次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差别,不能变成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变成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学生当前数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可以讲本学期的课题学习融入其中。
5、数学活动要有讲究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xx
数学社团是由一批热爱数学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的一个群体组织,它为会员提供了一个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平台。下面是有初中数学社团活动
策划方案
,欢迎参阅。数学社团是我们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彰显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
一、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
现在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在兴趣小组中有自己的见解,不需要像正常上课那样拘谨。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好社团活动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数学来源生活”,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社团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厌烦,正常的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比如,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
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
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
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社团小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情感、磨炼意志、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数学爱好者和特长生的队伍扩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趣”字上下功夫。使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
五、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六、活动策略及方法
1、教师按计划设计活动内容,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有机结合;
2、以小组合作为依托,学生合作探讨完成。
3、各个备课组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一、活动目标
1、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和特长。
2、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活动安排
三、目标要求:
通过本社团的活动,吸引社员乐学数学、想学数学,并带动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形成一个新的认识,提高数学学科的影响力。
一、指导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数学看成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带来更高的水平的概括,用这种“模式”去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人类活动轨迹。同时,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数学而精彩。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课改中的不足。
二、活动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活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开放活动空间,但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间的关系。
2、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原则:数学课题学习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将跨跃时间界限,有短期活动,也有长期活动。
3、主题性原则:各阶段的课题活动必须围绕各单元教学实际开展,且富有层次性,主题鲜明,并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4、合作性原则:各项活动的开展将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四、活动措施: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为积极推进各项活动有秩有序的进展,尽快搞好社团建设工作,我们举办此次以“敞开胸怀”大联谊为主题的南山出游活动,让我们在赏欣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通过组织游戏、比赛等趣味活动,使我们社团的人员更加团结,和同盟社团齐肩并进,同步前进,在就业联盟会的共同组织和带领下较好较快的发展。
二、活动目的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心。
2、缓解学生身心疲劳,消除学习压力。
3、增进社团成员友谊,增强社团工作凝聚力。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买零食、饮料、活动奖励物品等。
负责人:王晓伟马锋
2、活动开展前对南山地理做一定的了解,掌握此次春游活动的路线与行程。
负责人:郭卫林侯康康
负责人:王晓伟李亚宁
4、活动前期宣传,通知同盟社团各协会成员,准备春游时的旗帜、口号、数码相机等。
负责人:崔进军吴润芳
5、娱乐活动策划,如猜谜游戏、歌曲大pk等。
负责人:陈多花杨宇
6、后勤人员,维持好当天活动秩序,保证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负责人:郭卫林侯康康
(二)活动当天事宜
1、集合时间:早上7:40准时在旧图书馆门前集合,各社团相关负责人清点实到人数,汇报联盟会处,并强调全体成员出游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安全问题、午餐等。
负责人:王晓伟李亚宁
2、各社团负责人维持好本社团纪律,保证有秩有序集体缓步上山,紧跟队伍,避免掉队。
负责人:李亚宁薛生财张妍妍宋正月
3、摄影留念工作。
负责人:李亚宁薛生财张妍妍宋正月
4、四个社团各协调两人提带零食、饮料、礼品等物品。
负责人:宋正月薛生财
5、半山歇息(8:40——9:00)。
负责人:王晓伟李亚宁
6、抵达山顶,联谊活动(10:20——15:00),如娱乐活动,如做游戏、唱歌等。
1)各社团内部联谊(10:20——11:40),节目自定,各团选举两名主持人,调节活跃气氛,避免活动冷场现象。
负责人:各协会会长
2)吃午饭(自带),11:40——12:00。
负责人:各协会会长
3)午间小歇息(12:00——12:30),自由活动,禁止乱走乱串,以免走散。
负责人:各协会会长
4)就业联盟会联谊,各协会通过内部联谊选出优秀节目,大家分享。
(12:30——14:30);
负责人:王晓伟李亚宁
5)带队老师、联盟会会长对本次活动总结,了解全体成员对本次春游。
活动的满意程度(4:30——15:00);
6)清点人数和自带物品,收起垃圾废物,下山(15:00——16:00)。
7)下山后在华英楼下各社团负责人清点人数,汇报联盟会处。
负责人:王晓伟
(三)后期工作
将本次活动的照片制成纪念册;在博客留言上发心情和感想;做好团讯总结。
1)出发前由负责人做好有关出游安全方面的宣传,提醒成员们不要私自离队,要集体行动。
2)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不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破坏环境。
3)在游玩过程中,注意看护好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避免丢失或者损坏。
4)提醒全体同学们出发前手机充足电,出游全程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联系。
5)出行时由成员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应急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以处理突发状况。
6)期间出现任何突发情况时,要及时上报负责人,负责人及时处理好应变工作。
四、活动时间
__年5月1日8:00——16:00
五、活动地点
南山
六、活动负责人及组员
负责人:王晓伟李亚宁薛生财张妍妍宋正月
组员:联盟会下设四社团成员
七、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招生就业处
承办单位:校友联络志愿者协会
协办单位: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援手创业俱乐部
青年家政协会
八、活动经费预算
零食(三楂、瓜籽等)50元奖品(中性笔3桶)60元
奖状(20张)20元合计130元整
九、应急预案
1、由于天气因素活动不能按期进行,则活动时间改期进行,具体活动时间另行通知。
2、出发前有成员出现因身体不适等情况不能正常参加,则允假休息。
3、出游过程中,若发生崴脚、中暑等突发事件,后勤负责人员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4、活动过程中,若有人员不齐、离散等情况,各协会负责人及时联络,做好负责。
数学社团是我们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彰显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下面是初中数学社团活动的方案,欢迎参阅。
一、指导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数学看成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带来更高的水平的概括,用这种“模式”去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人类活动轨迹。同时,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数学而精彩。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 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课改中的不足。
二、活动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活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开放活动空间,但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间的关系。
2、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原则:数学课题学习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将跨跃时间界限,有短期活动,也有长期活动。
3、主题性原则:各阶段的课题活动必须围绕各单元教学实际开展,且富有层次性,主题鲜明,并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4、合作性原则:各项活动的开展将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四、活动措施: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一、活动目标
1、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和特长。
2、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活动安排
三、目标要求:
通过本社团的活动,吸引社员乐学数学、想学数学,并带动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形成一个新的认识,提高数学学科的影响力。
一、活动目标
1、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和特长。
2、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活动安排
三、目标要求:
通过本社团的活动,吸引社员乐学数学、想学数学,并带动周围同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形成一个新的认识,提高数学学科的影响力。
一、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
现在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在兴趣小组中有自己的见解,不需要像正常上课那样拘谨。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好社团活动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数学来源生活”,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社团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厌烦,正常的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比如,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
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
在社团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
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社团小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情感、磨炼意志、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数学爱好者和特长生的队伍扩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趣”字上下功夫。使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
五、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六、活动策略及方法
1、教师按计划设计活动内容,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有机结合;
2、以小组合作为依托,学生合作探讨完成。
3、各个备课组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七、指导教师:
秦定华王开强莫家辉汪佳陈伶俐
20xx-3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