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成语大全

成语“疑邻盗斧”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5-14 11:30:02 阅读:36

文章导读:疑邻盗斧,汉语四字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篇。  典故故事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

  疑邻盗斧,汉语四字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篇。

  典故故事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含义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寓意

  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春秋疑邻盗斧
本类热门查看更多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selfinfo order by onclick desc limi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