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成语大全

成语“七步成章”该如何理解呢?其中又有哪些故事?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3 15:27:01 阅读:150

文章导读:【出处】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解释】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七步成诗、七步奇才、七步之......

  【出处】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解释】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七步成诗、七步奇才、七步之才

  【同韵词】慈明无双、凿壁偷光、一尺寒光、佛是金装,人是衣装、腹热肠荒、随圆就方、倒海翻江、杖钺一方、浩浩汤汤、极寿无疆。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还嫌七步成章太慢,又要求应声作诗。

  【成语示列】休道是七步成章。  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三国曹植
本类热门查看更多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selfinfo order by onclick desc limi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