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成语大全

成语“百折不挠”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1 15:12:01 阅读:465

文章导读:【成语】: 百折不挠  【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故事】: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

  【成语】: 百折不挠

  【拼音】: bǎi zhé bù náo

  【解释】: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故事】: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折:挫。挠:弯曲。

  百折不挠:形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汉朝桥玄
本类热门查看更多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selfinfo order by onclick desc limi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