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成语大全

成语“赴汤蹈火”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3-10 17:09:02 阅读:310

文章导读:【成语】: 赴汤蹈火  【拼音】: fù tāng dǎo huǒ  【解释】: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故事】:  西汉时,晃错曾是太子刘启的老师。刘启即位后,升任晃错为史大夫......

  【成语】: 赴汤蹈火

  【拼音】: fù tāng dǎo huǒ

  【解释】: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故事】:

  西汉时,晃错曾是太子刘启的老师。刘启即位后,升任晃错为史大夫。由于汉景帝非常尊重晃错,对晃错的话是言听计从。晃错主张削弱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使许多诸侯怀恨在心。其中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兵反叛,把矛头直接对准晃错。景帝为了缓和危局,竟把晃错处死了。晃错曾说:对能打胜仗和坚守城池的人要提拔;对攻破敌阵的人要奖励。这样将士才能奔赴汤池,投人烈火也在所不惜。这个成语比喻奋不顾身,不畏艰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汉朝晃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