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成语大全

成语“路不拾遗”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2-28 09:30:01 阅读:450

文章导读:【成语】: 路不拾遗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

  【成语】: 路不拾遗

  【拼音】: lù bù shí yí

  【解释】: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邯郸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裳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着急。这时候,有人劝慰他说:

  “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丢衣裳的人半信半疑。他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

  于是他转身回去,果真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春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