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成语大全

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12-26 06:36:01 阅读:157

文章导读:还不知道: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目不窥园的意思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还不知道: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目不窥园的意思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目不窥园的主人公-董仲舒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3、目不窥园的故事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目不窥园汉代